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6例

许灌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患者, 胆囊切除术后, 胆囊结石, 饮食结构, 生活水平, 上腹部, 症状, 临床, 疗效, 绞痛, 黄疸, 腹胀, 方法, 发热, 病因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患胆囊结石的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临床上有少数患者术后仍有右上腹部钝痛、腹胀,甚至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其造成的病因很多.笔者对26例本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的磨损退变为主,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的中老年疾病,本组探索用关节镜微孔手术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透明质酸)治疗12例,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周长林;唐良华;易洪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味治疗骨折延期愈合

    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味治疗骨折延期愈合5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大72岁,小20岁;高处跌伤16例,平地滑跌伤10例,车祸伤24例;属开放性者18例,粉碎性的6例;股骨干骨折13例,其中手术切开内固定5例;胫腓骨骨折15例,其中手术切开内固定6例;肱骨干骨折6例;内外踝骨骨折8例;其它骨折8例.病程短4个月,长10个月.X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折线明显,无连续骨痂形成.临床症见:局部肌肉萎缩,伴假关节活动、肢体末梢肿胀、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作者:杜洪刚;刘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古丈词语选释

    笔者从事中医古文教学10多年,加之近年的出版工作实践,深感正确的理解词义对准确地把握中医古籍、学习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特将部分常见的中医古籍词语注释存在的一些不足摘出,不揣浅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作者:刘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的影响

    通过苦碟子注射液对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血管内皮素水平的观察,进一步探寻苦碟子的作用机理.将62例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相对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及血管内皮素的水平;结果显示:血瘀证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指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苦碟子注射液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苦碟子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4.496,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0%,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与血管内皮素水平增高,是导致血瘀证成因之一,而苦碟子注射液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的水平,且与活血化瘀疗效确切的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证实了苦碟子确切的活血化瘀功效.

    作者:卫蓉;林港祥;秦忠明;付汝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针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141例总结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后,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科门诊自1993年3月~1998年5月,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141例,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加中药治疗前臂骨折的体会

    作者15年来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加中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60例,其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长51天,短32天,平均42天;前臂旋转功能,旋前在60°41例,在45°19例,旋后30°39例,在20°21例.

    作者:胡朝富;方明智;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6例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及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总胆红质(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PTA改善较明显,TBiL下降较快.对照组的病死率为49.09%,而治疗组的病死率仅15.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好.

    作者:张红;杨智钢;邓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在眼科应用举隅

    龙胆泻肝汤善治证属肝经郁热、肝胆实火之黑睛、瞳神疾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用该方治疗的眼科疾病举例如下:

    作者:胡大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配合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

    运用中药灌肠配合针刺三合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并设立西药灌肠组(即对照组)35例,共治疗2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P<0.001).结论:中药灌肠配合针刺三合穴治疗本病是一种有效方法,优于对照组.

    作者:何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炮制对党参醇溶性浸出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炮制对党参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影响.方法: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党参及其炮制品浸出物的含量.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党参中的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这对阐述党参的炮制理论和中医用药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靳凤云;田源红;龙安治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温补肝肾益脾、调冲任治愈习惯性流产

    石某某,已婚,30岁,1998年9月2日初诊.主诉:小产1次,自然流产3次,腰疼,小腹坠胀.既往史:患者述6年前曾妊娠6月小产,继怀孕3次,第一次妊娠3+月自然流产,第二次妊娠2+月自然流产,第三次妊娠2-月自然流产,每次怀孕均用黄体酮等安胎无效.已婚7年无子,夫健康.月经史:13岁(5-7)/28,经量中等,色淡无块,无痛经,白带量色质味正常.婚孕史:23岁结婚,婚后同居,孕4产0,小产1次,自然流产3次.末次流产时间1998年8月10日.体查:发育一般,中等身材,神差,面部黯斑,语音清晰,声低,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妇查:(-).诊断:滑胎(习惯性流产),属肝肾亏损、冲任不固型.治法:温补肝肾益脾,调冲任.处方:菟丝子15g,续断15g,巴戟15g,杜仲15g,当归15g,阿胶(烊化)15g,熟地15g,枸杞15g,砂仁5g,党参15g,大枣5枚,白术15g,黄芪15g,甘草6g,鹿角霜10g.

    作者:刁利红;刘维伊;付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凤仙花外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笔者自1986年10月开设骨质增生专科门诊10多年来,一直以凤仙花全草治疗颈椎病上千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陆治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加石膏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52例观察

    三叉神经痛以老年患者为多见,一般多由受寒、精神刺激、口腔牙齿感染等所诱发,病程漫长、病情顽固,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自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大剂量石膏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52例,并与西药组治疗48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6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患胆囊结石的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临床上有少数患者术后仍有右上腹部钝痛、腹胀,甚至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其造成的病因很多.笔者对26例本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许灌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分析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牙体外形逼真、颜色与邻牙协调、生动、舒适、经久耐用、方便、咀嚼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被患者接受.我科自2000年6月起在都匀地区开始开展此项新技术,现将在临床上具有完整资料记载,观察半年至1年的53例148颗金属烤瓷修复体,经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谢雄伟;丁舒;常智玲;李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灵枢》治法临证运用举例

    <灵枢>是早而完整的针灸经典专著,又称<针经>.它详细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卫气营血、流注变化规律,以及人体经络气血与四时阴阳盈虚消长同变化的特性.是经络学说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阐明外邪入侵、七情内伤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体质差异、环境气候的改变是疾病变化发展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较完善的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对疾病的治疗强调先诊察病邪的所在部位、病邪性质.有效利用营卫流注往来的规律,采用不同针灸工具,不同方法,达到调节营卫、去除病邪的目的.在提出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的治疗原则基础上,对诸多病证列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后世针灸临床的重要指南.笔者在临床上常以<灵枢>刺法为依据,使各种病证得到有效治疗.兹举例如下:

    作者:陈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鲁米那配合茵陈汤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疗效观察

    方法:利用鲁米那加茵陈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目的: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结果:提高治愈率24%.结论:鲁米那加茵陈汤可增加胆红素的排泄,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

    作者:张飞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ES简称P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松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随着社会的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列为三大老年性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对POP均非常重视,其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治疗POP的药物亦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刺激剂和骨矿化促进剂等三类,诸如雌激素、氟化物、二膦酸盐、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等(2),但人们发现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如雌激素等),远期疗效不肯定(如氟等)、价格昂贵(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等)缺点.祖国医学从整体出发,发挥辨证论治的特点,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本症的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POP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黎喜平;沈冯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5例小结

    自1999年3月~2001年4月,笔者采用中医分型论治联合西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25例,并与中药治疗的20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水蛭治疗疮疡

    水蛭味咸,性苦平,入肝、膀胱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络功效,凡症瘕积聚、瘀血阻滞或跌仆损伤等症,皆可辨证应用,系活血化瘀佳品,用之得当,疗效尤为显著.近几年来,水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更为广泛,本人治疗疮疡,凡有瘀血指征者在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内治方法的同时加服水蛭3~9g(研末后服或装入胶囊内随中药吞服),从疗效观察与不加服水蛭的类似病例比较,疗效确有提高,疗程缩短.

    作者:周继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