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彦;廖成荣;高碧峰
目的:对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中选取的72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OFA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增加,骨折愈合时间折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踝骨折疾病,临床上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作用,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盛华;刘志军;高翔;饶建波;黄若华;吴豪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要比健康教育前要高(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的参加健康行为的人数要明显比健康教育前要多(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得GDM孕妇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康行为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郝美美;张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18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卡孕栓加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效果、术中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及人流综合征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阴道内放置卡孕栓加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群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外伤性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65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腹部脏器破裂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它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5例病例中,实质性脏器破裂131例,空腔脏器破裂19例,复合性脏器破裂1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157例,且与手术证实相符,符合率95.2%。优于其它检查方法。结论:超声对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为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为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上颌前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30例和观察组(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U1-Y、L1-Y、U6-Y、L1-MP、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后牙前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清代名医徐大椿,一生著作丰富,精通内、外、妇、儿、杂病诊治。通过对其医学全书的分析和整理,对其部分学术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指导。
作者:方雅靖;李知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分析我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数据,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011年共分离G+病原菌1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35.57%;分离G-病原菌452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3%;2012年共分离G+病原菌7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23.2%;分离G-病原菌2130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50.0%,大肠埃希菌对于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COSMZ、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50.0%。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莲花清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辩证属表寒里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表寒里热型急性上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服莲花清瘟颗粒,对照组给服“三九”感冒灵颗粒,观察72h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6.67%;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81.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花清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辩证属表寒里热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孟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8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10例。两组筛查者首先都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进行阳性筛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阳性筛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同时阳性共61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61%,对照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阳性者共116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68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8.62%,两组患者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侨鑫经络通络治疗仪辅以音乐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神经衰弱,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侨鑫经络通治疗仪按摩穴位并辅以音乐治疗手段,比较两组睡眠、情绪、记忆力及头痛等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侨鑫经络通络治疗仪按摩穴位辅以音乐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邹琴娓;高木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不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62例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统计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促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与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吕岚;兰礼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香玉;车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缬沙坦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咳嗽等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给喜古讷-3味汤和诃子-5味汤对小鼠的腹泻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检验腹泻率及腹泻指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灌胃药物后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药物对小鼠有显著腹泻作用,腹泻率及腹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对小鼠的腹泻作用相同,可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康复疗效。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进行有氧运动,B组实施抗阻训练,C组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D组不进行运动干预,对四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优于D组。结论:复合型运动对于促进2型糖尿病康复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菂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补肾益脑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 HPLC法以 Dikma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测定补肾益脑片中补肾脂数和异补肾脂数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44~0.46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5~0.4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68%,RSD%=0.94%;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8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亚辉;李洪泽;韩风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中头孢唑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C18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腈-磷酸氢二钠、枸橼酸溶液(13∶8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头孢唑林在浓度40~200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该法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便于对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风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人工肾配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我院收治的7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0/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人工肾配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鑫;汪华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胆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97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结果: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方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63.27%,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