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均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中医治疗,均治疗1周,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干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运用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治疗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钟水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由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之一,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脱屑,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治疗以抗炎抗过敏为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及治疗感染。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可达到抗病毒、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热毒宁配合中药外洗剂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以清热解毒疗法为主,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芸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不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62例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统计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促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与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吕岚;兰礼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予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稠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安全有效,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康复疗效。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进行有氧运动,B组实施抗阻训练,C组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D组不进行运动干预,对四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优于D组。结论:复合型运动对于促进2型糖尿病康复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菂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红花黄色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87.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红花黄色素,溶栓效果好,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的致残率,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高建华;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补肾益脑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 HPLC法以 Dikma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测定补肾益脑片中补肾脂数和异补肾脂数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44~0.46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5~0.4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68%,RSD%=0.94%;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8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亚辉;李洪泽;韩风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文中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肿块的进行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囊性、实性乳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分析我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数据,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011年共分离G+病原菌1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35.57%;分离G-病原菌452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3%;2012年共分离G+病原菌7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23.2%;分离G-病原菌2130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50.0%,大肠埃希菌对于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COSMZ、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50.0%。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84%,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查培金;杨孝顺;朱鸿杰;李星;李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门诊治疗绝经后取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补佳乐联合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直接取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率以及取环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宫颈软化率以及取环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行取环术,术前应用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疗效确切,减少了绝经后取环的痛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接受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应用生化汤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科行B超检查证实为胎盘胎膜残留的产妇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产后给予催产素肌肉注射和口服产妇康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产后第2天给予生化汤口服,7天后复查子宫B超,检查胎盘胎膜残留情况,恶露排出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5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残留组织及胎膜蜕膜的排出。
作者:曾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采用胃力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胃力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胃力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分析完善病区药房管理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病区药房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完善药房管理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结果:传统的药品供应型药房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必须要转变服务思想,以调剂药品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化为以服务患者为主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提升药房管理和服务水平。
作者:谭作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基本稳定后48h至7d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大限度改善其预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魏冬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香玉;车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塑料食品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方法:选取不同材质的塑料包装320批对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主要为气象色谱-质谱法。结果:320批塑料食品包装中,其中有80批是由聚氯乙烯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96.3%小于法定限制量;有100批是由复合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100%小于法定限制量;有140例是由其它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100%小于法定限制量。在检出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所占比例大,其中有3批次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塑料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超标。结论:塑料食品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暴露水平较低,特别是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塑料食品包装中,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加强监管。
作者:杨勇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体检人员4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每组各210名,对比两组体检用时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体检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满秀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