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强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可靠方法,从而为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德福韦脂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的 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在HBVDNA转阴率上组间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后12周、24周、48周、7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 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治疗72周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复常率上组间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后12周、24周、48周、7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治疗12周和72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阿德福韦脂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可靠选择。
作者:季登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从我站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76例,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疾病,伊曲康唑具有良好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盛祝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再予亲情护理,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亲情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和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玉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清代名医徐大椿,一生著作丰富,精通内、外、妇、儿、杂病诊治。通过对其医学全书的分析和整理,对其部分学术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指导。
作者:方雅靖;李知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说明了公民有权了解现行各种避孕节育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在专业服务人员帮助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自愿而且负责任地作出决定,选择一项适宜、安全、有效、可靠的避孕措施。要更好的开展避孕节育知情先择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让育龄群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情;然后要通过健全的服务网络,方便育龄群众的咨询并保证避孕药具的充足供应;同时还要帮助不同时期的服务对象选择更适合的措施。总之,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就需要计生、医务人员和育龄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石门县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湘西北土家药“龙胆”的基源植物有四种,即龙胆科獐牙菜属獐牙菜、西南獐牙菜、显脉獐牙菜和紫红獐牙菜四种植物。
作者:熊鹏辉;沈美英;董淼珍;刘学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失衡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失衡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不良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心理失衡护理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上颌前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30例和观察组(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U1-Y、L1-Y、U6-Y、L1-MP、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后牙前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塑料食品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方法:选取不同材质的塑料包装320批对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主要为气象色谱-质谱法。结果:320批塑料食品包装中,其中有80批是由聚氯乙烯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96.3%小于法定限制量;有100批是由复合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100%小于法定限制量;有140例是由其它材质制成,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100%小于法定限制量。在检出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所占比例大,其中有3批次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塑料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超标。结论:塑料食品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暴露水平较低,特别是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塑料食品包装中,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加强监管。
作者:杨勇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分析我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数据,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011年共分离G+病原菌1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35.57%;分离G-病原菌452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3%;2012年共分离G+病原菌7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23.2%;分离G-病原菌2130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50.0%,大肠埃希菌对于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COSMZ、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50.0%。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门诊治疗绝经后取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补佳乐联合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直接取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率以及取环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宫颈软化率以及取环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行取环术,术前应用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疗效确切,减少了绝经后取环的痛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在产科实施新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产科住院等待分娩的300例健康产妇进行分组,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分别给予护理新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前分娩方式及产时自然分娩情况。结果:产前试验组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是90%,对照组是53%,两组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试验组分娩率为8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3%(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护理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的选择率及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接受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侨鑫经络通络治疗仪辅以音乐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神经衰弱,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侨鑫经络通治疗仪按摩穴位并辅以音乐治疗手段,比较两组睡眠、情绪、记忆力及头痛等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侨鑫经络通络治疗仪按摩穴位辅以音乐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邹琴娓;高木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就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和侵入操作例数而言,感染组明显超过未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服用抗菌药物时间短,而感染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且病理学的检查发现真菌比例较高。结论:患者自身情况、侵入操作和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等均属于能引起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感染与治疗的方法存在一定联系,医院可以通过三联疗法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性地照顾易感染患者。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止痛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静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中选取的72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OFA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增加,骨折愈合时间折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踝骨折疾病,临床上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作用,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盛华;刘志军;高翔;饶建波;黄若华;吴豪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体检人员4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每组各210名,对比两组体检用时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体检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满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49例(74.2%),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显效30例(45.5%),总有效率80.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注射用灯盏花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发现不良反映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8例灯盏花素粉针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注射用灯盏花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症状。结果:18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显示,男性患者不良反应率(66.67%)明显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不良反应时间一般在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皮肤、心血管以及变态反应等方面。结论:临床应用灯盏花素时必须加强相关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用药标准和适应症,用药前后需观察、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和慧秋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