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68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金香玉;车梅英

关键词:糖尿病, 人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止痛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静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并分析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75例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A组),38例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植骨治疗(B组)。结果: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言,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志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接受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2011~2012年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分析我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数据,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011年共分离G+病原菌1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35.57%;分离G-病原菌452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3%;2012年共分离G+病原菌7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为23.2%;分离G-病原菌2130株,大肠埃希菌分布构成比为27.4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50.0%,大肠埃希菌对于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COSMZ、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50.0%。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1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黄芪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1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口服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天,治疗2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天,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苟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8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10例。两组筛查者首先都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进行阳性筛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阳性筛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同时阳性共61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61%,对照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阳性者共116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68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8.62%,两组患者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黎族通瘀去炎汤的药效学初步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瘀去炎汤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抗炎、止血及化瘀的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测定方法评价通瘀去炎汤的毒性,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测定方法和玻片法分别测定通瘀去炎汤的抗炎作用及凝血时间,采用鸡红细胞吞噬法对化瘀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通瘀去炎汤达到大给药量160g/kg时未见毒性反应;通瘀去炎汤高、中、低剂量组(16g/kg、8g/kg、4g/kg)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能加速小鼠凝血的时间(P<0.05)、显著提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吞噬率与吞噬指数(P<0.05)。结论:通瘀去炎方具有良好的抗炎、止血、化瘀作用,且安全阈值较高。

    作者:张一云;唐菲;高雨;侯世封;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210例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体检人员4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每组各210名,对比两组体检用时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体检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满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68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香玉;车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下颌阻生牙应用微创术拔除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下颌复杂阻生牙需拔除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拔牙法,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断根的发生率。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爱宝疗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方法:使用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并设冷冻治疗100例为对照组。对治疗效果作出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治疗组治疗后无不适感觉,而对照组经常出现阴道大量流液,持续一周左右,也会出现腹痛、尿频易合并感染。结论: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不留疤痕,无不良反应,尤其适合未生育妇女。

    作者:李书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宫血宁胶囊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5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行上环术后即开始给予宫血宁胶囊口服,而对照组行上环术后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下腹隐痛等,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对性护理在3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进行整理分析。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1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31人采用更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康复11例、好转13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发生12例;实验组康复21例、好转9例、无效1例,不良反应发生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的针对性护理策略可以解除发病隐患和并发症威胁,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2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探究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胀痛、跛行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次成功剥脱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住院时间为12~21d,平均住院时间为(16.3±3.8)d。溃疡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4.1±0.8)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从我站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76例,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疾病,伊曲康唑具有良好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盛祝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湘西北土家药“龙胆”基源植物调查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石门县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湘西北土家药“龙胆”的基源植物有四种,即龙胆科獐牙菜属獐牙菜、西南獐牙菜、显脉獐牙菜和紫红獐牙菜四种植物。

    作者:熊鹏辉;沈美英;董淼珍;刘学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应用针灸结合理疗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松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予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稠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安全有效,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X线胸片与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X线胸片与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观察5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同期X线胸片与CT扫描检查结果,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及检查显示的患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结果:5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中,CT扫描检查确诊52例,准确率89.66%,X线胸片检查确诊35例,准确率为60.34%, 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患者的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率分别为84.48%和44.82%,明显高于X线胸片62.07%和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胸片与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都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是CT扫描诊断准确率要优于X线胸片检查,具有分辨率高、扫描层次清晰的优点。

    作者:罗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