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预防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

黄克勤;何锴

关键词:小剂量,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预防, 全麻拔管, 心血管反应, 现报告如下, 应激反应,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气管插管, 气管拔管, 静脉注射
摘要:与气管插管一样,全麻结束后气管拔管亦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是拔管时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拔管前静脉注射预防这一反应,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2007年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结果分析

    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灾难性疾病,严重者常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寿命缩短、残疾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先后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虽然各地患病率均不相同,但肯定了早期普查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尤其是早期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并能使部分患儿避免手术治疗,对推动当地的青少年儿童保健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贵州省各地区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患病率至今未见报道.2007年10-12月,我们对六盘水市中心城区19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脊柱侧凸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锐;尹小燕;刘国庆;温春秀;张献书;刘玉侠;张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21例临床分析

    本院从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开展了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21例,现将手术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勇;蒋立新;刘晓勤;周启筑;冯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附76例报告)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变,常发生于中青年男性,是一种易复发的自限性眼病,多次反复发作可导致视觉功能的下降.临床上可通过直接检眼镜或裂隙灯三面镜观察到黄斑区水肿渗出,作出初步诊断,而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但FFA是创伤性检查,可重复性差,而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客观定量,非接触无损伤,可重复等优点,特别是对检测较小的神经上皮脱离病变非常敏感,并能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及时有效地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下液增减进行随访观察.

    作者:刘璐;刘静;郑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组织蛋白酶B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喉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的表达,探讨CB在喉鳞癌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喉癌组织标本41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和20例正常软腭粘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测CB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中CB表达阳性率为78.05%(32/41),显著高于正常软腭粘膜组织的阳性率15%(3/20);CB在癌中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未见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CB在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可能在喉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田禾;吴波;陈乾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预防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

    与气管插管一样,全麻结束后气管拔管亦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是拔管时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拔管前静脉注射预防这一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克勤;何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达英-35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附80例报告)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治疗方法的问世,解决了计划外怀孕对人类的困扰,成功率达93%~95%[1].然而,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的问题至今尚未有很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2].本研究在药物流产常规用药的同时服用达英-35,对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云;邓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学表现分析

    血友病性关节病是发生在血友病基础上继发的关节病变.关节致畸、致残率极高,早诊断、早治疗对延迟病情发展,降低致畸、致残率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分析已确诊的11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复习相关文献,阐述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提高其诊断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王勇朋;邓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囊肉瘤样癌伴腺鳞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又称梭形细胞癌、化生性癌,可发生于肺、食道、膀胱、甲状腺、乳腺、肾、喉、胆囊等器官,以肺、乳腺和食道多见[1],发生于胆囊的肉瘤样癌极其罕见,目前国内外仅见少数散在病例报道[2,4].肉瘤样癌由肉瘤样成分和上皮样癌组成,其中上皮样癌成分多为腺癌,罕见鳞癌、小细胞癌等成分[4],而胆囊肉瘤样癌伴腺鳞癌目前还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胆囊肉瘤样癌伴腺鳞癌,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李志义;刘斌;张著学;吴启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胰腺内皮素mRNA表达与肠壁通透性的关系及丹参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内皮素(ET-1)mRNA表达与肠壁通透性的关系及丹参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SAP模型组(SAP组),SAP丹参治疗组(T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15只.SAP组用5%的牛磺胆酸钠复制大鼠SAP模型,T组按SAP组方式复制SAP模型,并分别即刻、8 h及18 h予丹参注射液肌注,剂量2 mL/kg.24 h处死动物.用原位杂交检查胰腺组织ET-1 mRNA表达,检潮血中ET-1、淀粉酶(AML)和内毒素(LPS)以及胰腺和回肠的病理变化;125I-白蛋白测定肠壁通透性.结果 SAP组胰腺和回肠病理损害明显,胰腺ET-1mRNA呈强阳性表达,血中ET-1、AML、LPS含量及腹水量以及肠壁通透性均显著高于C组(P<0.01);与SAP组比较,T组胰腺及回肠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胰腺ET-1 mRNA表达强度较弱,血中ET-1、AML、LPS及腹水量均显著下降(P<0.01),125I-白蛋白测定肠壁通透性降低.结论 (1)SAP时肠壁通透性增加的原因之一是胰腺ET-1 mRNA的过度表达,使血中ET-1浓度升高,造成肠壁通透性增加,(2)丹参可减轻胰腺和肠道损伤,其机制之一是下调胰腺内ET-l mRNA的表达,对SAP及其肠道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石承先;张莹;李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

    为了解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称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出进一步加强地、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依据,2007年5月,对全省地、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述全;吴锡智;谢珊;刁璧;黎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12例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上的普及,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2007年12月,我们对12例全身麻醉手术前发生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经口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章宏;刁晓源;杨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64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溃疡,即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颅脑外伤后AGML发病率在16%~47%左右.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为40%~80%[1].我科1999年8月至2005年8月共救治颅脑外伤病人440例,64例并发了应激性溃疡,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者占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开放性骨折后并发气性坏疽8例护理体会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1],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丰富部位.气性坏疽杆菌在伤口的肌肉中繁殖,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引起肌糖原发酵产生气体,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2].

    作者:潘建兰;刘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肺和脏层胸膜破裂,气体由肺经裂孔进入胸膜腔所致.其原因多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保守治疗以观察、抽气及胸腔引流为主,但复发率高.有文献报道: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复发率为16%~84%[1].经典的手术治疗为开胸直视切除肺大疱,但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自2003年5月至2007年8月,我院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杭庆雨;付强;付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持续性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13例护理体会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占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手术治疗是各型青光眼的有效途径.在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前,原则上先用药物尽量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临床上有些患者在使用局部和全身多种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为保护患者残余的视功能,常常要在高眼压下行滤过手术,然而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很容易引起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出血、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1].

    作者:邓莉莉;潘涵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遗传性共济失调二家系调查报告

    遗传性共济失调(Itereditary ataxia,HA)是一组以共济运动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有家族遗传性[1],现将我们于2005年9月发现的两个家系78人罹患本病的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珏;吕如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造影剂诱发肾病变的研究及预防进展

    随着放射介入诊断技术及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使用日趋广泛.虽说造影剂品种不断翻新,由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由高渗性到低渗型、等渗型,或由单聚体到二聚体,力求减少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常需使用较大剂量的造影剂,加上既往就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老龄化及合并糖尿病等合并症,药物的协同作用等,均使造影剂诱发肾脏病变(Contrast medium induced nephropathy,CMN)的发病率上升,值得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关于CMN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夏碧桦;郑亚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1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发生于脑部的严重疾病,发病率每年50~80/10万人口,好发于中老年人.本文回顾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1例,进行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田斌;吴光明;徐全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T-SPOT.TB快速诊断肺外结核的探讨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病大国.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而目前可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有限,同时又缺乏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技术,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

    作者:金碧祥;贺天辉;吴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分泌性中耳炎中TGF-β的表达和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附40例报告)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各种炎症介质在SOM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

    作者:彭易坤;程永华;李德宏;熊世珍;漆一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