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容整形缝合技术在202例面部清创术中的应用

吴安荣;何祖波;王雪洁;姜福贵

关键词:美容整形, 缝合技术, 面部外伤, 清创术, 现代社会, 物质生活, 人类活动, 交通工具, 形象, 时尚, 人口, 气质, 处理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各种交通工具发达,人类活动的增加,各式外伤日益增多,当然面部外伤自然增加.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追求更加完美形象与气质成了一种社会时尚与需求,面部外伤的处理使得更受人们的重视.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初探

    C型根管是一种较特殊的根管形态,其髓底根管口的排列是一个连续的C型,2个、3个或更多根管口相连成C型,常见于下颌第二磨牙[1].C型根管形态复杂且不规则,其多根管之间由细窄间隙连接,或存在大量管间交通,给根管预备、充填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章锦花;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该病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我科于2004年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建;熊德高;李林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00例诊治体会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高空作业的增多,事故所致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它可以累及腹壁,也可以累及腹腔内脏器,可能并发腹腔内实质器官或大血管损伤而引起大出血,或空腔脏器破裂引起的腹腔感染,容易误诊和漏诊.

    作者:刘贤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贵州省施秉县2006年伤害监测数据分析

    伤害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序第五位[1].

    作者:刘涛;李凌;陈敏;熊美华;刘露霞;郭裕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艾氟隆膨胀止血海绵用于鼻腔鼻窦术后的临床观察

    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止血,传统上多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其优点是经济实用效果可靠,但凡士林纱条填塞也有许多缺点,如填塞后鼻腔局部或头部疼痛及眼胀痛,鼻黏膜反应较重,抽取纱条时还会出现再次出血等,给手术后的患者增加痛苦.

    作者:吴欣华;漆一飞;程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26例疗效观察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多数属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结果,也可作为癌症病人的首发临床表现.

    作者:王春峰;柏玉举;杨卫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28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该病死亡率和未孕患者保留患侧输卵管有重要意义.随着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并使其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江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进展性脑梗死68例危险因素分析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的原发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是脑梗死的一种亚型,致残率、死亡率均比一般脑梗死高,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作者:陈岚;李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右上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是少见的实体瘤,是肿瘤性牙骨质母细胞产生的牙源性良性肿瘤,是真性牙骨质瘤[1],多见于青少年,文献上少有报道.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主要由牙骨质和纤维基质构成,有未钙化的前期牙骨质和牙骨质母细胞[2,3].

    作者:童英;卢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2例椎体转移瘤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而脊柱转移瘤(Spinal metastasis)是常见的骨转移瘤,多表现为溶骨性破坏[1],转移部位多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及骶椎,再次为颈椎[2].

    作者:贺纯静;章建平;庞尊中;张丽梅;聂浩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治疗结直肠疾病6例报告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腹部外科的手术治疗已经近20年,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切除术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建军;王俊;田清明;吴锡;杨政杰;田雾;胡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苗药枳稿倒水提物对大鼠UC模型SOD MD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苗药枳稿倒水提物(Polygonum bistortaL, (PBL) enema)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并用枳稿倒水提物(PBL)和生理盐水干预.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内二醛(MDA)含量以及病理学检查,并与正常及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作对照.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枳稿倒水提物(PBL)治疗组的SOD活性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P<0.01).病理学示枳稿倒水提物(PBL)治疗组结肠炎症有明显好转.结论 枳稿倒水提物(PBL)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永杰;曹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以急性白血病(AL)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机体防御、免疫、造血功能明显减退[1].加之大剂量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更加重了这种状态,化疗后骨髓不同程度的抑制,中性粒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所以感染发生率很高,并成为AL患者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袁钟;杨敏;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左室致密化不全的研究进展

    随影像学的进步及普及,学者们发现有一类心脏病人的部分心肌持续停留在胚胎发育的初级阶段而不能致密化,称为左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LVNC).

    作者:蔡运昌;张陈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检查和治疗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基层医疗单位已逐步推广.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雷德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麻下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价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n=20).分别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前于侧腹壁皮下注射0.4ml生理盐水(C组)和0.4ml低分子肝素钙(LMWH组),采集两组患者麻醉前(T0,基础值)及注药后60min(T1)、120min时(T2)的血液作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RBC电泳指数等)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同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LMWH组患者T1、T2时点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RBC电泳指数显著降低(P<0.05);APTT显著延长且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的状态,降低血液粘度,虽使APTT显著延长但并不增加术中失血量和输液量,安全有效.

    作者:杨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1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椎管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手段[1].我科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高颈段椎管内肿瘤14例,均经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治疗继发性不孕症6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育前人工流产的增多,不孕症患者比例明显升高,继发性不孕症又以输卵管堵塞导致的不孕常见.

    作者:郭静;罗克燕;谢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金双歧联合古拉定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58例分析

    随着母乳性喂养的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母乳性黄疸的早期干预治疗很重要.我院儿科5年间共收住院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天兰;邹永丽;刘开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塑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药物治疗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 对41例AMI患者分别予强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n=22例)和在此基础上予择期PCI治疗(PCI组,n=19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AMI发病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以47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药物组和PCI组各时点亚组PICP及PCⅢ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治疗组的6月亚组PICP较1周及3月亚组均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ICP均较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3月亚组PCⅢ均较1周亚组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CⅢ均较3月及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PCI组3月、6月亚组PICP以及3月亚组PCⅢ与药物组同时点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AMI后6个月内择期PCI在抑制胶原重塑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至12个月时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相飞;吴强;张静;张雪松;周小泉;黄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