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53、MDM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杨炳;孙丽君;明祖谦;王东红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癌, Mdm2, P53
摘要:目的 探讨MDM2及p53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7例宫颈鳞癌(SCC)、16例宫颈腺癌(AUC)、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NC)组织中MDM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在NC、CIN、AUC、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6.67%(12/45)、68.75%(11/16)及59.46%(22/37),在AUC、SCC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及CIN组(P<0.01、P<0.01;P<0.01、P<0.01),在CIN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C组(P<0.05);MDM2蛋白在NC、CIN、AUC、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3.33%(6/45)、43.75%(7/16)及43.24%(16/37),在AUC、SCC组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及CI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P<0.01);在CIN和SCC的p53+组中,MDM2+阳性率(41.67%、54.54%)明显高于p53组(3.03%、6.67%)(P<0.01、P<0.01),列联系数分别为0.503、0.610.结论 p53、MDM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癌中的基因事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宫颈癌中p53和MDM2蛋白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食物中毒动物简易毒性试验报告

    2006年2月,贵州省乌江水电开始有限公司职工食堂(职工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当天中午就餐人数为87人,共有77人发病,轻症病人70人,重症病人7人,上述病人全部住院治疗.

    作者:刘佳;高敏;黄培林;魏桂兰;郝森;俞红;卢世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群呈上升趋势,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高龄患者手术的机率也随之上升.为探讨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为此,笔者通过本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43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文淑;张兰芬;陈昌琼;文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eyond冷光美白术对不同着色牙的临床观察

    Beyond冷光美白术是目前新型的一种牙齿美白技术,对不同着色牙(内源性变色牙和外源性着色牙)只需30分钟,就可使牙齿美白,它操作简便、安全、快捷,见效明显.

    作者:汪育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围刺加隔姜灸治疗20例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其与急性带状疱疹一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病人,尤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开展围刺加隔姜灸治疗疱疹后神经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20例PHN患者的疗效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彭丽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n=8):术前给予生理盐水干预;血塞通治疗组(X,n=8):术前给予血塞通注射液600 mg/(kg·d)腹腔注射给药3天;假手术组(S,n=8):术前处理同MIR组.MIR和X组大鼠在结扎左前降支30分钟后行再灌注240分钟.S组所有操作同MIR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分别于缺血再灌注240分钟采血,S组取相同时点采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变化.结果 与X组和S组比较,MIR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P<0.001),MDA、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S组比较,X组血清SOD、MD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清cTnI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血塞通可能通过减少MDA的产生,增加SOD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保林;刘兴德;韦方;袁志柳;常忠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内镜观察(附100例报告)

    胆囊切除后,常有上腹部或右季肋部隐痛,可伴有纳差和恶心、腹胀,常被认为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但我科于1993年开始对因胆囊切除后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等症状的病人进行胃镜检查,检出了较多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付忠;巫祥兰;钱玉蓉;赵容;吴渝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盐酸西替利嗪治疗74例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门诊医生遇到的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不少病例对常规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的效果不佳,为了寻找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志南;黄美;高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解剖重建型钢板治疗21例有移位的Pilon骨折

    Pilon骨折系指胫骨远端关节嵌压和胫骨下1/3骨折,处理较困难,骨折及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预后常不理想.

    作者:龙卫东;吴昌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成像新进展

    导致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原因有多种,根据病因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闫瑞芳;沈桂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2~2005年收治十二岁以下重型颅脑损伤(GCS≤8)144例.本组患者年龄小,损伤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建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完善护理告知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护理告知,是指医疗单位护理人员对护理行为和其他护理事项向患者所负的如实告知义务.自2002年9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医院对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及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告知行为已成为医疗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如何实施告知方面,仍存在许多的问题,由此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成因,使医护人员在医疗纠纷中陷于被动境地.本文就如何实施护理告知,以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进行探讨.

    作者:刘艾;权明桃;周华;谢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AG方案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1)是一种较常见的危及人类生命的血液系疾病,尽管过去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一部分成为难治者,而大部分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在2年内也会复发.

    作者:孙志强;何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妇弓形虫感染78例分析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危害很大.主要是人食用了未被充分煮熟的被污染的肉、蛋或接触猫、狗的粪便而感染.

    作者:郑银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的观察

    目的 根据WHO(2001年)淋巴瘤的新分类,对贵州省部分以往诊断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重新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研究并分类,以探讨新的WHO分类在我省淋巴瘤分类中的适应性.方法 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100例以往诊断的恶性淋巴瘤组织重新诊断分型,并根据新的WHO分类进行分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NHL,B-NHL55例(55%),T-NHL44例(44%),有1例未明确诊断(1%).根据新的WHO分类,在B-NHL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居多,共27例(47.2%).CD20表达94.5%(52/55).未能进一步分类3例(5.5%).在T-NHL,以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居多,共17例(38.6%),其次NK/T细胞淋巴瘤(NK/TCL)13例(29.5%).CD45RO表达86.3%(38/44).单纯HE染色的诊断结果符合率达78%,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率达96%.非霍奇金淋巴瘤Ki-67增值指数平均率为73.7%.结论 在病理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免疫表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绝大多数可明确诊断.WHO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分类是较为统一而又明确的分类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作者:周航;邓飞;刘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11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居消化道畸形首位,虽近20年来手术方式作了不少改进,疗效不断提高,但由于存在着解剖生理、手术方式和手术操作等方面问题,并发症的发生仍较高.

    作者:肖兰福;胡家珍;李俊忠;王文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一起农村学校麻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洛龙镇位于该县东北部,与重庆市武隆县的浩口、三会和黄莺乡接壤,为少数民族杂居地.

    作者:胡显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贵阳市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控对策探讨

    自1994年1月贵阳市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逐年增多,截止2005年12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8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例,死亡10例.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ractures,OVCF)传统方法疗效缓慢,甚至不佳.自1990年Gao1ibert等[1]使用经皮穿刺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来,PVP作为OVCF治疗新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使用,并取得初步效疗.

    作者:梁家龙;施向春;吴锦隆;颜斌;闫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107例分析

    我院内镜中心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个月采用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共107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浩;李红灵;刘杰民;黄涛;杨浩羿;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的原因与防治

    目前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手段之一.非联合行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而发生鼻中隔穿孔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

    作者:蒋正举;刘兆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