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65例

杨晓武;刘伟民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 治疗, 脑血管疾病, 血肿周围, 血肿扩大, 水肿形成, 神经细胞, 神经功能, 致残率, 脑出血, 病死率, 轴突, 损害
摘要:脑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其神经功能恶化重要的原因是脑水肿形成、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和轴突的损害以及血肿扩大.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6例报告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作为一种新的、迅速的治疗手段已逐渐在临床普及.笔者采用此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6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宏;娄永忠;李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单独或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20例报告

    硝酸甘油可直接扩张血管用于控制性降压,但心率(HR)常反应性增快.艾司洛尔为超短效、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1-2],与硝酸甘油合用可能起到预防HR增快的作用.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单独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期间血流动力的变化,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科;赵强;陈本然;程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与CT诊断对照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arteri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SA)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病.临床将颈椎病分为6型[1],CSA是其中一型,临床症状较复杂.本文总结我院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与X线平片、CT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与研究,探讨其X线平片、CT影像上的各种表现及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作出评价.

    作者: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异常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疾病筛查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prep cell test,TCT)及伯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是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的一大进步.特别是经TCT检测筛查出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以上阳性病变的预测和准确性,为临床进行宫颈病变的早防早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极大意义.

    作者:魏月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城镇患者与农村患者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比较

    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已引起了人们关注.

    作者:李雅琴;彭世萍;任汝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支架成形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报告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区,但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肿瘤所造成的食管狭窄是导致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内支架植入术现被认为是晚期食管癌恶性狭窄的佳姑息治疗手段.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带膜支架植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政;林世海;罗磊;胡基平;苏云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液体及冻干人用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1]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达4~7万,我国狂犬病的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作者:曾凤秀;冯燕梅;杨桂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开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42例护理体会

    尽管目前胆道外科发展迅速,但是胆管损伤仍时有发生.部分术中未能及时发现会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进而发展为化脓性腹膜炎,若不及时诊断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现将1990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及基层医院转我院治疗的因开腹胆囊切除所致胆管损伤的4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党翠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儿童孤独症31例临床分析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孤独患病率为1‰,男女发病差异显著,比例为4∶1[1],无明显的文化和种族差异.目前贵州省尚无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研究报道.现将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就诊于我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的31例儿童孤独症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艾戎;潘丹丹;孙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消痞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U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组征候群,是一组以餐后上腹部胀满隐痛、嗳气恶心、重则呕吐、纳少食呆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FD虽不至于危害病人的生命,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目前西药对FD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赵琦;何鲜平;游绍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附170例报告)

    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窒息后易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早产儿窒息.本文对170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程度窒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碧珍;王多德;陈丽;蓝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65例

    脑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其神经功能恶化重要的原因是脑水肿形成、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和轴突的损害以及血肿扩大.

    作者:杨晓武;刘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作业疗法训练脑瘫患儿手功能20例临床体会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在日常生活的躯体和精神活动中,从工作或生产劳动中或从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以恢复其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1]. 现将我科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20例手功能障碍脑瘫患儿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剂量善宁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4例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为内科急症,病死率达8%左右.尤其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10%以上.除部分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外,多数大出血需内科治疗,出血能否及时有效被止住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我院消化内科自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68例,应用善宁静脉滴注,云南白药保留灌注,辅以制酸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阳凤涛;李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53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53例CNS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PCT,20例非感染性疾病作为对照.结果 化脑组血清PCT阳性率(100%)明显高于病脑组(8.0%)、结脑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脑组脑脊液PCT阳性率76.9%,病脑组及结脑组阳性率均为0;化脑组血清PCT与脑脊液PCT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向变化关系.血清PCT检测诊断化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达到100%(以PCT≥2.0ng/ml为阈值),脑脊液PCT检测以上各值分别为 76.9%、100%、100%、95.2%(以PCT≥0.5ng/ml为阈值).结论 血清及脑脊液 PCT检测可作为化脑鉴别于病脑及结脑的一项灵敏指标,可用于辅助指导儿童CNS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

    作者:潘丹丹;孙明明;越敏;刘庭英;谢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氟他胺对仔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氟他胺对雄性仔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从孕12~17 d连续6 d实验组每天腹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氟他胺4 492.2、4 882.8、5 273.4、5 664.0、6 054.6 μg/kg,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于怀孕20 d行剖宫术,提取雄性仔鼠睾丸,做电镜检测;并于出生后第2、13、28d观察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的指标.结果 染毒组雄性子代肛殖距除4492.2 μg/kg剂量外,其余各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依次为0、29.00%、63.68%、93.02%、100%;单侧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4.55%、8.70%、13.95%、15.56%;乳晕延迟退化率均为100%;各组前列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电镜检测的结果表明睾酮生成的细胞器受损.结论 宫内暴露于氟他胺可使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异常.

    作者:李岩;张浩;吴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52例

    对于食指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以往多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但存在需多次手术、皮瓣臃肿、无感觉等缺点,现已很少应用[1].而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或足部的微型组织瓣移植,技术要求高[2].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我科采用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5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玲;田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系基底动脉尖部5条血管供血区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以中脑、丘脑、小脑、枕叶和颞叶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的临床应用,极大提高了TOBS的诊断水平.本文收集9例经MRI确诊的病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王璐;乐欢;李德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拔除上颌两颗双尖牙矫治AngleⅡ错(牙合)的临床体会

    AngleⅡ错(牙合)是指临床上表现为Ⅱ类磨牙关系,上前牙前突、覆盖大的一类病例.在恒牙列早期对此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牙及牙槽骨的移动,即通过牙的代偿性重新定位来矫正牙(牙合)畸形或掩饰骨的发育异常[1].

    作者:李棋;杨振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hma,CVA)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是儿童哮喘的一种变异形式,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儿童哮喘认识的提高,近来报道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将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按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1998年修定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36例患儿总结如下.

    作者:武卉;吴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