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仁晴;欧阳旭红;杨瑞宾
氟桂利嗪(FNZ)又称西比灵(Sibelin)、孚瑞尔或者脑灵,为70年代中期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80年代初期已在国外临床上广泛使用.近年来,我们采用氟桂利嗪胶囊(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在传统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血小板是血栓与止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移植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目前主要采用阻抗法和激光散射法,由于检测原理不同,其影响因素和准确性也不同.本文采用激光散射法、阻抗法和手工法检测血小板,观察激光散射法与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以及小红细胞对计数血小板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坤;胡松元;吴昌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指病理上以纤维组织及衍生的钙化组织取代正常骨组织的一种良性骨病变[1].笔者收集我院1998~2005年收治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和手术效果,以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选择.
作者:黄光磊;罗洪;赵科;陈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为三级综合医院,我们每天要接待很多不同病种的病人,其中也包括传染病.就我院2001~2004年统计,在146万门诊人次中,传染病就诊人次为17 216,平均占门诊人次的1.18%.在总结过去传染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我院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传染病疫情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于下.
作者:杨锦玲;张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补体系统是人和某些动物种属在长期的种系进化过程中获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同时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效应.补体系统及其单个成分的活性与含量,在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检测补体的单个成分及补体的活性测定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评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均有重要作用.补体活性及含量测定一般采用血清标本,可否用血浆标本进行测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用30例志愿者不同抗凝方法抗凝的血液标本,检测其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旁路途径溶血活性(AP-H50)、C4活性与含量、B因子(BF)活性与含量、C3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蜀安;蔡臻林;杨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评价肝功能的灵敏指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症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找到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8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TBIL进行了分析,探讨TBA、TBIL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锦支;简小俊;王莉;胡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和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在卵巢恶性肿瘤分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卵巢癌,30例健康人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用微量法抽提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分析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用ELISA法分别检测PAI-1浓度.结果卵巢癌病例组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PAI-1=37.8±9.1ng/ml;FIGOⅡ:PAI-1=41.8±9.6ng/ml;FIGOⅢ:PAI-1=45.2±12.2 ng/ml;FIGOⅣ:PAI-1=20.7±14.0 ng/ml.PAI-1在卵巢癌FIGO Ⅰ~Ⅲ期浓度持续升高,但在FIGOⅣ期显著下降,与前三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AI-1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AI-1基因分布及4G和5G基因频率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G/4G的PAI-1含量高(39.3±9.6 ng/ml),4G/5G的含量次之(32.2±14.6ng/ml),5G/5G含量低(24.6±10.3 ng/m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I-1与卵巢癌的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可能不是卵巢癌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周旋;夏曙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结核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有1/3的人口受结核杆菌的感染,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肺结核[1].我国卫生部对全国结核病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然相当严峻,并呈上升趋势.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而巨噬细胞与结核杆菌的粘附和吞噬是宿主与病原体作用的第一步,而且很可能是结核杆菌在体内终结局(清除、潜伏感染、原发性结核病或重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有资料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性与机体是否初次接触结核杆菌有关[3],但巨噬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反应性与机体是否预先致敏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用结核杆菌及卡介苗分别免疫小鼠,观察结核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谷俊莹;钟筑宁;胡贤荣;费樱;蒋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应用ADVIA 120作全血细胞计数时可检测到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血小板内容物浓度宽度(PCDW)、平均血小板物质含量(MPM)、血小板物质含有量宽度(PMDW)等重要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再生障碍性贫血(a plastic anemia,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ytopenic purpura,ITP)之间的辅助诊断意义目前探讨较少.为此,我们作了38例AML、39例AA、35例ITP病人的上述血小板各参数,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骆科允;冯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们对14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80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病毒、结核、梅毒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调查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卢光祥;罗建强;陈红;刘小龙;谢淼;肖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淋病是国内外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 transfer disease,STD)之一,由淋病奈瑟氏菌(Neisse^a gonorrhoeae,NG,简称淋球菌)感染所致,多数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主要通过生殖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法查找淋球菌进行确诊,我们采用瑞氏快速染色法检测男性尿道分泌物淋球菌,并和革兰氏染色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凌晓午;刘广宣;安邦权;刘水和;张玲;杨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肾脏病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1],寻找及时有效检测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方法对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发展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的浓度并与临床常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作比较,旨在寻找简便、灵敏并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指标.
作者:费樱;王豫萍;杨红;雷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性,49岁,2000年3月右肾区4 cm× 3 cm脂肪瘤切除术后,2001年5月肝右后叶及下腔静脉间4cm×5cm的转移脂肪肉瘤姑息性切除术.2个月后CT复查见肝右后叶瘤床部复发肿块6cm×5cm,下腔静脉受侵,形成肠粘连及不完全性肠梗阻,无法再手术,在本科行局部病灶的伽马刀治疗.
作者:于湧;夏廷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大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入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明显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使分析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明显下降,由于方法学的改进和标准品质量的提高,测定的准确度越来越高,由实验室自身造成的误差越来越少,相反,由于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产生的误差就越显突出.有人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80%的报告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1].下面就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来自临床的人为过失造成的检验误差及其在实验室的异常表现作一简介,并提出可以预防这些误差的对策或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胡永林;鄢仁晴;闵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尿蛋白的定量对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作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但留取24小时尿标本费时、烦琐且不准确.曾有文献[1]提出可收集晨尿或随机尿来代替24小时尿标本来分析尿总蛋白的排泄量.单次尿标本中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可反映尿蛋白的排泄情况[2].鉴此,本文通过测定多个时段尿肌酐排出量(Ucre),试图找出其与24小时尿肌酐出量(24 Ucre)相关性较好的时间段,并探讨以1小时尿蛋白排出量(Up)代替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24Up)作为临床检测的可行性.
作者:师萍;罗殿熙;陈天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10.7%,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耐药情况和临床资料,就耐药产生的原因做初步探讨.
作者:袁薇;周华;张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是通过菌落的不同颜色和形态对念珠菌进行快速鉴定的一种选择性培养基,为了全面评价这一培养基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94份临床标本同时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和接种沙氏基经ATB鉴定,以探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临床念珠菌鉴定方面的价值.
作者:张碧霞;张彤;朱波;王明光;赵德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治疗方法不一,作者采用贝复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疮46例,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红;岳朝晖;邓玉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但同时,这类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及预防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已成为临床工作中颇受关注的问题[1].许多研究表明,高血脂症(HLP)不仅是肾病综合征(NS)的标志,而且与其进行性肾脏损害、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CHD)密切相关[2].我们对肾病综合征及尿毒症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水平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树辉;李贵芳;杨永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等,为评价联合测定ALT、PChE和PA对临床诊断肝病的价值,我们对609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建英;王凤学;尹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