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毅力;但家立
细胞因子(cytokines)是联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是由蛋白质或糖蛋白质组成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炎症、免疫和修复过程,由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由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释放,在少数细胞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象激素可通过血流到达全身靶器官[1].
作者:胡系伟;闻心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如不及时修复稳定膝关节,则将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构的继发性损害等并发症.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月利用关节镜下髌韧带中1/3重建膝前交叉韧带12例,经随访观察膝关节功能稳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毅;彭笳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ICU在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对31例老年人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微微;袁正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4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每日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g,连续14d)和对照组(n=21,除不应用左-卡尼汀外,其它治疗同实验组),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浆中sI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sICAM-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d,实验组sICAM-1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第14d,实验组sI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浆sICAM-1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左-卡尼汀由于能促进脂肪燃烧氧化,使机体获得足够的能量,降低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此外,左-卡尼汀能降低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其可能的机制是左-卡尼汀阻止了患者体内非酶糖化产物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等的产生.
作者:巴俊强;罗克英;刘波;蔡鸿;陈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技术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150例异常和正常胰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其中包括97例胰腺癌、32例胰腺炎和21例正常胰腺组织)进行P53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1)P53基因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分别为59.8%、3.1%和0%,P53基因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P<0.05),细胞凋亡平均指数分别为13.15±8.3、14.21±9.0和11.67±7.9,三种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P53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和TNM分期相关,而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低分化、转移和TNMⅢ与Ⅳ期肿瘤细胞的P53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未转移和TNMI与Ⅱ期肿瘤病人的胰腺癌细胞P53基因阳性率(P<0.05),P53基因阳性表达胰腺癌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28.7±6.9个月,明显低于P53基因阴性表达患者(39.5±3.4个月),P<0.05.高分化、TNMI与Ⅱ期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低分化和TNMⅢ期与Ⅳ期病人细胞凋亡指数(P<0.05).(3)胰腺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5016,P<0.05).结论胰腺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关,P53可能通过其过度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凋亡形成的机理,参与胰腺癌形成及发展,特别在胰腺癌后期起作用.P53可作为胰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孙诚谊;王百林;彭瑞云;翟淑萍;高亚兵;谷庆阳;王德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造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一次手术切除左侧全部肾脏及右侧2/3肾脏,二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给予川芎嗪60mg/kg,1次/日口服,连续治疗100天.结果川芎嗪可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肾功能,降低该模型肾皮质丙二醛含量并明显增加肾皮质SOD活性,还可增加该模型近曲小管细胞及远曲小管细胞cAMP含量.结论提示川芎嗪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与其增加肾皮质SOD活性、降低肾皮质的脂质过氧化、并增加近曲肾小管细胞和远曲肾小管细胞cAMP含量有关.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王姝;王世全;程锦轩;段金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低钙血症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本文分析140例危重病例血清钙浓度与临床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在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为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8.5岁.住院期间行择期脾切除加贲周血管离断术.选取同济医院同期因外伤性脾破裂急诊入院行脾切除术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31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的表达.结果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α1)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但门脉高压症病人脾静脉壁(α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与非门脉高压症病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Ⅲ型前胶原及胶原可能是门脉高压症时导致血管构形改建的重要细胞外基质,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可能存在着与其他系统血管病变不同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海洋;杨镇;张彤;武小勇;王昕琛;裘法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和脑出血(CH)急性期及恢复期与脑梗塞(CI)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镁钠(PMC、PSC)、红细胞钠镁含量(ESC、EMC)和钠镁交换率,以及与内皮素(E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23例EH、21例CH、34例CI红细胞内钠镁浓度和加镁外流负荷后红细胞在含钾或钠介质中5小时的时间-镁外流总大速率(VTmax)、非钠依赖性镁外流大速率(VNImax)、钠依赖性镁外流大速率(VNDmax),同时测内皮素-1浓度.结果(1)EH血浆钠镁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EMC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VNDmax、VTmax明显增高(P均<0.05),EMC、VNDmax与ET呈明显负相关.(2)CH和CI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ESC明显增高(P<0.05~0.01),而EMC则明显降低(P<0.05~0.001),VND-max、VTmax明显增快(P<0.05~0.01).EMC、VNDmax与ET呈明显负相关,而与红细胞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细胞内外钠-镁转换率加快是造成细胞内钠高镁低主要原因,同时内皮素参与并调节了这个过程.
作者:李羚;刘廷筑;文美;须伍平;袁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戴冠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戴冠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PCNA在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和不戴金属烤瓷全冠组即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戴金属烤瓷全冠3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有显著性差异(P<0.05);戴金属烤瓷全冠6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A表达与戴冠牙龈组织炎症反应有关;PCNA的表达,不表明戴冠牙龈组织有异常增殖.
作者:陈林;朱国威;杨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性疾病的增多,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逐渐增多,且复杂程度提高.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多采用Bassini法、Halsted法,但这些术式易导致术后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我院从2001年开始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摸索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经过8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就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党翠云;谢燕京;刘金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尿路感染是指细菌在泌尿道直接引起的炎症.本文收集我院2002年4月至2003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疑为泌尿系统感染9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55例,留取病人中段尿作普通细菌培养、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菌落计数和硝酸盐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涂片染色镜检每油镜视野大于或等于一个细菌为阳性,小于一个为阴性;菌落计数≥106CFU/ml为阳性,105~106CFU/ml可疑,<105CFU/ml为阴性;还原硝酸盐为阳性,否则为阴性.92例尿标本检查结果见表1.
作者:杜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疗方式.以前经腹部超声检查是妇科临床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主要手段,但对非典型性宫外孕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易漏诊或误诊.近几年,我们利用TVS-CDFI对其检查,诊断率有明显的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杜毅力;但家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在40~60岁妇女,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超过宫颈癌的倾向.我院2001年10月1日至2003年10月1日收治56例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小23岁,大73岁.其中左乳癌27例,右乳癌29例,均行根治性手术,均未出现患侧功能障碍.
作者:刘金香;党翠云;宋振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损伤性较少、且术后恢复快的甲状腺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3~10月间施行甲状腺手术180例,其中免断颈前肌和颈前静脉的甲状腺手术(改良手术组)150例,甲状腺肿块平均大小为3.5cm,患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28例,次全切除术39例,部分切除术68例,单纯肿块切除术15例;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照组)30例.结果免断颈前肌和颈前静脉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ml,手术时间为50分钟,平均拆线时间为5.5天,无任何并发症,143例切口无肿胀,7例有轻微的切口肿胀.结论免断颈前肌群和颈前静脉的甲状腺手术切口出血少,改善了术后局部的静脉回流,减轻了切口术后的肿胀及瘢痕,颈部肌肉完整,缩短了手术时间,满足了美容要求,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代伟;叶晖;于扬;周彦;徐忠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高位肛瘘是指瘘道走行穿过外扩约肌深层以上的肛瘘[1].肛瘘是一种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的疾病[2],尤其是高位肛瘘,由于其瘘道走行穿过外扩约肌深层以上,外扩约肌深层是构成肛管直肠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肛门的扩约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此肛管直肠环一旦切断损伤,必然导致肛门失禁.
作者:赖象权;肖天宝;姚嵋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淫羊藿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其所含总黄酮类成分为有效部位之一,包括淫羊藿苷等至少六种以上的黄酮类成分,朝藿定C(epimedin C)是其中一种[1].对一种药材进行多种指标物的测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对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已有许多报道[2,3],但用薄层色谱法对淫羊藿中其它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用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淫羊藿中朝藿定C的含量,实验结果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04%.本法对淫羊藿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亦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健;贾宪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假性血管瘤可因受损血管不同分为假性动脉瘤、假性静脉瘤、动静脉瘘并假性动脉瘤.我院从1994年4月至2003年4月经彩色多谱勒诊断假性血管瘤共10例,其中假性动脉瘤8例,假性静脉瘤1例,动静脉瘘并假性动脉瘤1例,已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正兰;谷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面瘫亦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早被临床所肯定.我科采用针刺加神灯治疗,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后遗症,现将近年来治疗的54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黔惠;郭福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体肌层并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血,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及不孕,因此消除异位内膜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11月起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使异位内膜坏死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昆松;谢红梅;罗克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