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丁一凡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修复, 三维有限元模型
摘要:目的:分析三维有限元力学在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全口牙裂教具中右下颌第一磨牙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得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结果: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两种不同的载荷下,模型2应优先选择金合金桩核充填全冠修复和镍铬合金桩核全冠修复,其次选择复合树脂或者银汞合金充填全冠修复。结论:髓室壁牙体组织没有受到破坏的缺损,使用充填全冠修复,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而髓室壁牙体组织部分受到破坏的缺损,建议使用桩核全冠修复,效果较好,并且相对于镍铬合金材料而言,使用金合金材料修复的效果更佳。对于因某些原因无法使用桩核全冠修复的患者,可以使用充填全冠修复,并且相对于银泵合金材料而言,复合树脂的充填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平载荷较大,以上两种修复实施时,都需尽量减轻牙颌力。此外,如果髓室壁牙体组织部分受到破坏,不建议使用镍铬合金桩核全冠修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其追赶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NICU出院的早产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出院跟踪随访,依照不同喂养方式将99例早产儿分为三组,分别为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的甲组、母乳喂养的乙组、足月儿配方喂养的丙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三组早产儿随访后追赶性生长的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时甲组早产儿在身长及体重上大于乙组和丙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时甲组早产儿身长、体重明显大于其它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在出院后进行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相对于足月儿配方喂养和母乳喂养来说,能够明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早产儿在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

    作者:杨仙姬;陈敬国;郑铠军;王凤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兴仁金线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兴仁金线莲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分别优化了检测波长、流动相以及HPLC色谱梯度洗脱条件,标定了20个共有指纹特征峰,确定了以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3个化合物,建立了12个不同批次的兴仁金线莲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方法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为兴仁金线莲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隆林;范红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祛痰调脂汤治疗腹型肥胖伴血脂异常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调脂汤治疗腹型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腹型肥胖且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则采用自拟方祛痰调脂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BMI指数、腰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两组TG水平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MI指数、腰围及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祛痰调脂汤能够有效的调节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患者腹部脂肪的堆积,控制相关症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相比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金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贴片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贴片经皮导入治疗在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片经皮导入给药的方式辅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病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片经皮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疗效好、缩短病程、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茹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130例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性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个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护理模式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伴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用骨搬运术进行临床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92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划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骨搬运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HHS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何学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程益春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举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明显的优势,黄芪在历史文献与现代药理研究中对糖尿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全国名老中医程益春教授拓展前人应用经验结合现代研究,对黄芪的临床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就程益春教授应用黄芪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简略介绍。

    作者:刘继新;赵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鉴定学》课程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授课群体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备受关注。笔者通过在《中药鉴定学》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入问题设置引导自主学习、建立网络课程平台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自主学习动力的方式探索适应于《中药鉴定学》课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盛萍;姚蓝;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臭氧水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水膝关节灌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臭氧水膝关节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WOMAC疼痛评分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臭氧水膝关节灌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卫明;许学猛;刘文刚;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袁伟忠;钟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白族药紫金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紫金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Inert-sil ODS-SP (4.6mm ×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H为7.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采用波长切换,0~40min为230nm,40~90min切换至285nm,进样量10μl;数据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12A)进行处理。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0个峰构成紫金龙药材的特征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苏小军;杨怀镜;曾懿;闻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抑郁症的蒙医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症状的心境障碍。它可由不同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特征。本文对从蒙医学三根理论角度探讨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蒙医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

    作者:胡斯楞;陈英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垂体瘤单侧鼻孔蝶窦方式治疗的护理

    目的:研究单侧鼻孔蝶窦方式治疗脑垂体瘤的护理方式及结果。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脑垂体瘤经单侧鼻孔蝶窦方式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总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方式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脑垂体瘤经单侧鼻孔蝶窦方式治疗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哈尼族药铜锤白花片的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哈尼药铜锤白花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定性鉴别三七、独活和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TLC法能定性检出三七、独活和白芍,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龙血素b,进样量在0.031~0.157μg,龙血素b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平均回收率98.42%(RSD 0.82%)。结论:所建标准简便可行,稳定性好,可用于哈尼族药铜锤白花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开聪;崔明筠;周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IA方案与DA方案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IA诱导化疗方案与DA诱导化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接受IA (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治疗患者42例为IA组,接受DA (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方案治疗患者42例为DA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I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D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IA组血清PLT水平同DA组比较,明显较高,Hb及WBC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IA方案效果明显优于DA方案。

    作者:徐海婵;庞丽萍;冯佳;许蕾;温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刘静君教授治疗稽留流产经验举隅

    介绍刘静君教授治疗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姚玮娜;刘静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金花茶的研究概况

    金花茶是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其叶和花均有药用价值,主治咽炎、水肿、小便不利、痢疾、便血、高血压、高胆固醇症、月经过多等。笔者对金花茶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理作用、毒性、开发利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金花茶产品的开发等提供参考。

    作者:冯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探析

    本文通过对“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的理论进行梳理,认为目前普遍的观点“心肾不交”导致的病证均为阴虚火旺而见五心烦热,但从经络学、腧穴学和卫气学说的观点来看,阳气阻滞导致“心肾不交”引发五心烦热也是临床应当考虑的病机之一。

    作者:王峰;刘国伟;张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65岁的老年人共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社区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跌倒认知相关水平,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健康教育期间,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跌倒人数,比较两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老人关于跌倒的认知优秀率为5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老人跌倒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老人关于跌倒预防知识的认知,并能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简单易行,适合社区服务推广使用。

    作者:谢秀凤;黄昭海;张浩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民族药滇牡丹果皮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索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特色民族植物滇牡丹果皮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提取次数后,以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因素,分别设置三个水平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佳提取工艺。结果:滇牡丹果皮中多糖提取的佳溶剂为50%乙醇,提取的料液比为1∶40,提取方法为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的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温度为40℃;在该工艺条件下,滇牡丹果皮多糖的提取量为(72.73±3.61)mg/g;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滇牡丹果皮多糖提取的贡献率分别是89.256%、7.702%和1.512%。结论: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显著影响滇牡丹果皮多糖的提取,该工艺条件能够有效提取滇牡丹果皮中的多糖。

    作者:施蕊;赵能;夏箐;李彪;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调查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来源,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对14名供应室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和操作演练及理论授课指导,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调查后发现,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的主要来源为工作压力过大、环境恶劣等。在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及加强管理后,供应室人员各项专业知识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管理和培训的得分大幅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人员面临较多的职业危害,主要是工作压力和环境导致的,在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后能提升供应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职业危害影响。

    作者:杨少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