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勤
目的探讨弥可保联合阿米替林、强的松早期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9)及对照组(n=16).所有患者均给予皮肤科常规治疗、抗病毒、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加用弥可保、阿米替林及强的松.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弥可保联合阿米替林、强的松早期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防止PHN的发生
作者:徐坚;陶陶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消咳颗粒原为贵州省地方标准中成药,原标准无含量测定.上升为国家标准后,质量标准要求应有所提高.原部颁标准中某些药品标准其测定罂粟壳中磷酸可待因含量是采用化学分离提取后照分光光度法测定,由于该法不可能将制剂中其它成份分离完全,在286nm处不是磷酸可待因的唯一吸收,还有大量的背景吸收,所以对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测定专属性不强.我们在参考文献[1,2]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将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作者:孙明玉;李明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式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我科自2003年9月以来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针行60例上肢神经阻滞的正确定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秋;王林;陆巍;杨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是一种无痛苦、不受被检者主观意志及意识状态影响的较为客观的听觉功能检查方法.虽然该方法反映的是1 000-4 000HZ)高频部分的听力,但通过BAEP检查,可以确定被检者听力是否有损伤(即鉴别有无伪聋),通过测定BAEP各波潜伏期(PL)、波峰间期(IPL)、波幅(PA)以及波V反应阈等来判断被检者听力损害的原因、性质、部位,尤其是对波V反应阈的测定,可以作为客观听阈判定的一个指标,在临床诊断、治疗及司法鉴定中有一定的意义,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客观听力检查方法.
作者:张旭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先天性直肠狭窄继发巨结肠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之一.由于长期便秘,结肠内大便堆积,肠管扩张,肠壁肥厚,肠蠕动减弱,导致继发性巨结肠.我院近收治一例8岁男性患儿,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万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探索有效的镇静镇痛药物在胃镜检查时的应用,我院从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采用力月西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银西;杨泉芝;赵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387例乳腺癌细胞及其中40例癌旁组织的DNA含量及倍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测定387例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倍体,以及其中40例癌旁组织的DNA含量及倍体,对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S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8±0.51、76.49%、15.26±6.28,癌旁组织组DNA含量及异倍体率、S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12±0.16、12.5%、3.12±0.86,差异明显(P<0.001),乳腺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乳腺癌组按病理分类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分类不同,其检测结果各有特点.结论流式细胞仪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倍体检测及细胞动力学的分析,对研究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了解疾病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建军;毛大华;罗香香;马莉;李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由于人工材料的不断发展,术后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作者于2002年起开展此项手术治疗90例(101侧)腹股沟疝,现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思星;潘扬;李梦醒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本文收集2002~2004年100例甲型副伤寒杆菌药敏试验,以观察不同类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
作者:陈红;李文珠;丁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开展了臂丛及其他周围神经不同部位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神经电生理(NCV)检测,并在检测内容与方法上作了一定改进.这样直接通过NCV监测结合临床检查判断手术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进;李小裔;吕如峰;李青;张磊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肱骨干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少.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对15例肱骨干中上段骨折病人采用德国确卓公司生产Monachia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经8个月至2年零8个月随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薛向东;陈艺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对贵州省近年来发生的25起可疑剧毒鼠药食物中毒事件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的情况汇总分析,就可疑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基层单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佳;阮海星;俞红;高敏;吴克枫;王雨;黄靖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病肺疾病(COPD)患者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测定70例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抗原,同时用ELISA方法检查血清HCMV-IgG,IgM.结果 COPD组CMV-IgG阳性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OPD组CMV-IgM阳性率为15.7%,CMV-PP65阳性率为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OPD病情加重,CMV-IgM及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率亦逐步增加.结论 (1)在COPD患者中CMV-PP65抗原血症是一个很好地反映CMV活化感染的指标.(2)在中、重度COPD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CMV活化感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赖异;李雯;蔡红;刘志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选AMI患者47例,25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22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结果. 结果溶栓组住院死亡率高于直接PCI组(P<0.05).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52.0%;直接PCI组血管再通率为100%,达到TIMI 3级血流.AMI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44.3±11.6%,直接PCI组为64.5±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成功者其AMI后1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CI组(47.2±9.6%VS 64.5±9.1%,P<0.05).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性PCI者为24.0%,IRA开通率为100%,其AMI后1周及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CI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因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CI的比率高于直接PCI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8.0%VS0%,P<0.05).结论与溶栓治疗比较,直接PCI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降低住院死亡率.补救PCI也能有效地开通IRA,获得TIMI1 3级血流,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心功能.
作者:袁正强;李芝峰;刘霞洪;徐敏;李杰;刘丹;张文辉;聂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有1 770万听觉及语言残疾患者(占总人口的2.04%),且听觉残疾为各类残疾人之首位.听力损失严重影响人们交往和社会发展,因此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项目.在我省参加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项目之际,有必要了解我省耳聋流行病学情况.
作者:王幼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肾脏疾病,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抗凝治疗已成为NS治疗的必要措施.传统肝素不仅有抗凝抗血栓作用,且还有抗炎、抗过敏、利尿、抗补体等作用,但容易引起出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作者:张力;安华松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超排卵技术在我国的普遍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多胎妊娠尤其是3胎以上者,低体重儿,产科并发症如早产、产后出血、妊高征、胎膜早破等发病率明显增加,为了避免高胎数的多胎妊娠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我院对5例通过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后怀孕3胎以上的妇女采用经阴道选择性胚胎减灭术.
作者:黄绘;郭敬芝;潘世春;施晓鋆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常提示冠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冠脉痉挛等[1].积极合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收治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灯盏细辛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余俊;王琼;米晓薇;夏开勇;陈安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经皮穿刺超选择插管行门脉高压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是目前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慢性复发性静脉曲张、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的有效方法.其优点为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疗效好.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应用TIPS技术治疗39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荣惠;熊玉芝;何俊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应用腹腔镜引导置管早期小网膜囊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10例,观察在手术前后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其他与机体全身过度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10例SAP于确诊后24h内行腹腔镜引导小网膜孔置管引流术测定手术前及术后24h 时IL2和IL6的变化情况, 同时观察手术前,术后24h和术后48h时患者体温(T)、脉搏(P)、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0例SAP血清中炎促因子IL6在行腹腔镜引导小网膜孔置管引流术后24h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1); 血清中抗炎因子IL2在术后24h则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患者T、P、R、WBC及PaCO2在术后24h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1), 在术后48h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引导置管早期小网膜囊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有利于抑制机体全身过度反应综合症,并促进机体抗炎反应综合症.
作者:杜吉义;李家辉;黄志刚;赵建勇;刘叔仁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