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髋关节疾患的价值探讨

胡如印;田晓滨;邱冰;韩伟;罗静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治疗, 青年, 髋关节疾患, 股骨头缺血坏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 粉碎性骨折, 逐渐成熟, 置换技术, 应用范围, 手段运用, 年轻患者, 病例资料, 形体美, 股骨颈, 陈旧性, 医生
摘要: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陈旧性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受累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形体美观的常见髋关节疾患,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翻修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这一治疗手段运用于年轻患者.本文就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获得随访的29例(31髋)青年(年龄<45岁)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手术价值.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大肠息肉64例肠镜分析

    我院自1984~2003年用成人型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共检查小儿137人,检出大肠疾病99例,其中诊断大肠息肉64例,共计息肉83颗.在肠镜下治疗息肉45例,共摘除息肉54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庆;陈龙泉;王海波;李红平;方兴国;赵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的应用

    踝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为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往采用金属内固定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并发症较多.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免除了再次手术损伤,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部骨折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获得随访的6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向阳;贺侃松;尹培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

    计算机X线摄影(CR)由于影像板(Image plate,IP)载体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曝光宽容度大,所以用较小的X线投照剂量就可获得足够的X线诊断信息.再通过对信息读出后重建的数字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边缘增强、灰阶变换等一系列后处理,可使图像更为清晰,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厚度大、组织密度高的部位进行投照时,如果采用较小X线剂量往往不能有满意的效果.为此,笔者选择30例胸廓厚度大的成年女性,使用不同曝光条件进行胸部IP摄影,并对其CR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CR用于胸部检查时能获取满意影像效果的投照条件.

    作者:魏渝清;曹军;付向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大豆异黄酮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切除10月龄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分为己烯雌酚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并灌胃,每日1次,连续3个月;用切除双侧卵巢旁部分脂肪的假手术同龄大鼠作对照(对照组).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形态学指标、血清雌二醇(E2)、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钙磷、骨钙磷、尿钙磷以及子宫系数.(2)用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以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大豆异黄酮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小梁平均宽度、单位面积骨小梁骨细胞数、骨皮质平均厚度、股骨头平均吸光度和股骨干平均吸光度;明显升高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血清BALP值;明显增加血清钙、骨钙含量:明显增加子宫系数.(2)大豆异黄酮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作用、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与利用、促进成骨细胞DNA合成和生长增殖有关.

    作者:张逢春;仝铁;任光友;张贵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8例报告

    以往对关节置换主要注重于机械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却很缓慢,手术方式几十年来基本不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丰富,微创关节置换技术亦得到很大提高.我院于2003年8月以来对68例患者行微创全髋置换,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贾湘谦;张云强;袁平;赵滨;王积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氏病17例报告

    特发性震颤(ET)与帕金森氏病(PD)是两种常见的锥外系统疾病,但ET合并PD(ET-PD)很少见.我们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ET-PD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坚;陶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640例刀刺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贵医附院急诊科共收治刀伤640例,现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预防、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邓进;姜华;李青;郭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及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我院2002年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英;夏贵喜;郭秀秦;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AF内固定加伤椎隧道塌陷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AF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它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安全可靠的特点.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AF内固定加伤椎隧道塌陷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2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栾波;张云强;陈艺新;贾湘谦;肖杰;宋开芳;赵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邦亭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止血作用

    鼻内窥镜手术出血是术者棘手的问题,也是引起鼻部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手术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除术者必须熟悉手术程序、鼻腔解剖及可能的解剖变异外,围手术期的治疗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消炎药、类固醇激素及止血药的应用.我科自2001年5月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前应用邦亭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晓林;汪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65名新训士兵胫骨骨膜增生分析

    武警部队某支队对1999~2003年度新兵1410人中165例由于新训导致胫骨骨膜增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英;段启祥;郝云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诊治探讨

    随着交通、工伤事故增多,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明显增加.由于Lisfranc关节为中足一复杂的复合性结构,处于足弓顶部,在步态中支撑体重,它的损伤、破坏常严重影响步行或致足畸形,此类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其结构复杂,在诊治中易出现失误[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8例,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强;赵滨;陈艺新;贾湘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大剂量化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由于大剂量化疗[1]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使其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10%~20%提高到目前的70%~80%[2]左右.但是由于大剂量化疗的药物剂量是以往药物剂量的许多倍,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化疗的并发症增多.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2月间,对34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术前或术后大剂量化疗,并行保肢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本文拟对其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向阳;许光耀;尹培荣;陈劲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低分次姑息放疗对多发骨转移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骨转移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85%.对于多发骨转移者,往往因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等而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们选择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经联合应用强效镇痛药物治疗无效的54例患者,根据转移部位疼痛剧烈的程度,先后采用局部姑息性放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张宇;李旭;彭东崑;高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濒临截肢肢体保肢或截肢病例筛选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矿山、建筑作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事故大幅度增加,肢体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对此临床骨科将会遇到两种现实问题:部分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不到有效积极治疗,痛失肢体;部分肢体无保肢条件或价值,经保肢治疗后发生难以控制的慢性骨髓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终导致截肢.

    作者:邱冰;张美心;张祖根;田晓滨;赵筑川;朱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贵州省织金县中医院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作采用改良十二指肠闭襻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水肿型胰腺炎组,MAP组)和C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SAP组)三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24小时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取胰腺标本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光度定量观察凋亡情况,心脏取血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1)细胞凋亡指数M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TNF-α含量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水肿型胰腺炎细胞凋亡指数比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高,细胞凋亡对胰腺腺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可能受TNF-α调节.

    作者:张永宏;周力;黄立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一例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又名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本病是以口、眼、生殖器先后不同程度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病因较复杂,近年来文献报道国外有为数不少的behcet's syndrome由艾兹病感染引起,而我国30%的behcet's syndrome患者有结核感染证据.现将笔者近年治疗的1例behcet's syndrome(由结核感染引起)报告如下.

    作者:孙君;汪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弱,临床上显著的改变为高血糖[2].血清果糖胺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3],是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增高为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的重要依据.我们对48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应激状态下其变化规律及与病情病种间的关系.

    作者:梁金峰;方颖;李培茂;詹鹏;张泽敏;杨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EGC)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蛋白p53和Bcl-2的关系.方法家兔90只,随机分为三组,灌胃法建模,实验组予含50%乙醇的烈性白酒8ml·kg·d-1,干预组给予氨鲁米特25mg·kg·d-1,对照组只给等量生理盐水.1~6个月分批处死,检测血清中EGC浓度、骨细胞凋亡、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清EGC浓度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1).2个月时起实验组骨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但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6个月时,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2个月时骨细胞Bcl-2和p53蛋白阳性细胞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与实验室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6个月时,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过量饮酒后所致的EGC浓度增加使p53蛋白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镇;骆旭东;郭坤亮;安洪;蒋电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