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冰;张美心;张祖根;田晓滨;赵筑川;朱文
武警部队某支队对1999~2003年度新兵1410人中165例由于新训导致胫骨骨膜增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英;段启祥;郝云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弱,临床上显著的改变为高血糖[2].血清果糖胺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3],是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增高为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的重要依据.我们对48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应激状态下其变化规律及与病情病种间的关系.
作者:梁金峰;方颖;李培茂;詹鹏;张泽敏;杨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作采用改良十二指肠闭襻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水肿型胰腺炎组,MAP组)和C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SAP组)三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24小时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取胰腺标本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光度定量观察凋亡情况,心脏取血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1)细胞凋亡指数M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TNF-α含量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水肿型胰腺炎细胞凋亡指数比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高,细胞凋亡对胰腺腺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可能受TNF-α调节.
作者:张永宏;周力;黄立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近年来存活心肌即冬眠心肌、顿抑心肌与坏死心肌概念的提出[1],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缺血心肌的发展过程和存在状态,丰富了对受累心肌的理解.现已知缺血心肌表现为非存活和存活两种状态,非存活心肌包括坏死心肌和纤维化心肌;存活心肌由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组成,被定义为由于心肌血供减少导致慢性收缩功能下降且在血运重建后功能可以恢复的一种状态[1,2],属于可逆性的心肌损害.
作者:梅丽;蔡运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及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我院2002年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英;夏贵喜;郭秀秦;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有赖于病史、临床症状、直肠指诊(DR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经直肠B超(TRUS)检查.尤其是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终取决于病理检查.DRE引导前列腺活检比较盲目,经直肠活检有感染可能,因此目前很多医院采用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对6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本忠;汪柏林;谷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上,肩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比较常见.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4年4月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共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段宜强;李江伟;尹培荣;尚显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重症胰腺炎是由多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的疾病,并发症多,病情凶险,目前治疗较为棘手.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乃熙;王霞;毛卫;付文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陈旧性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受累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形体美观的常见髋关节疾患,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翻修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这一治疗手段运用于年轻患者.本文就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获得随访的29例(31髋)青年(年龄<45岁)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手术价值.
作者:胡如印;田晓滨;邱冰;韩伟;罗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应用的纤维软骨细胞的改良酶消化培养法及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胰酶消化的基础上,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消化解离8个月人胚半月板中的纤维软骨细胞,并与胶原酶一次消化法所得的细胞进行对比,同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存活率、生长曲线、形态学改变、细胞周期并进行酸性糖胺多糖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胶原酶阶段消化法所得细胞的存活率高于一次消化法;原代细胞贴壁时间和潜伏期较传代细胞长;细胞于第4代即呈现老化趋势.结论半月板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可减少酶对细胞的毒性,得到细胞活力较高的纤维软骨细胞,原代细胞贴壁时间和潜伏期较长,第2、3代细胞适于作为组织工程用种子细胞.
作者:叶川;尹培荣;向阳;吴承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自1984~2003年用成人型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共检查小儿137人,检出大肠疾病99例,其中诊断大肠息肉64例,共计息肉83颗.在肠镜下治疗息肉45例,共摘除息肉54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庆;陈龙泉;王海波;李红平;方兴国;赵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骨转移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85%.对于多发骨转移者,往往因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等而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们选择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经联合应用强效镇痛药物治疗无效的54例患者,根据转移部位疼痛剧烈的程度,先后采用局部姑息性放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张宇;李旭;彭东崑;高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矿山、建筑作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事故大幅度增加,肢体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对此临床骨科将会遇到两种现实问题:部分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不到有效积极治疗,痛失肢体;部分肢体无保肢条件或价值,经保肢治疗后发生难以控制的慢性骨髓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终导致截肢.
作者:邱冰;张美心;张祖根;田晓滨;赵筑川;朱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踝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为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往采用金属内固定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并发症较多.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免除了再次手术损伤,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部骨折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获得随访的6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向阳;贺侃松;尹培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切除10月龄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分为己烯雌酚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并灌胃,每日1次,连续3个月;用切除双侧卵巢旁部分脂肪的假手术同龄大鼠作对照(对照组).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形态学指标、血清雌二醇(E2)、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钙磷、骨钙磷、尿钙磷以及子宫系数.(2)用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以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大豆异黄酮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小梁平均宽度、单位面积骨小梁骨细胞数、骨皮质平均厚度、股骨头平均吸光度和股骨干平均吸光度;明显升高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血清BALP值;明显增加血清钙、骨钙含量:明显增加子宫系数.(2)大豆异黄酮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作用、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与利用、促进成骨细胞DNA合成和生长增殖有关.
作者:张逢春;仝铁;任光友;张贵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交通、工伤事故增多,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明显增加.由于Lisfranc关节为中足一复杂的复合性结构,处于足弓顶部,在步态中支撑体重,它的损伤、破坏常严重影响步行或致足畸形,此类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其结构复杂,在诊治中易出现失误[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8例,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强;赵滨;陈艺新;贾湘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其发病与年龄、遗传、体质和代谢有关.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本科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建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椎体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是重建脊柱稳定性和恢复序列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且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相当病人存在植骨块吸收、塌陷、高度丢失、骨不连、骨块滑脱等并发症.另外植骨髂骨供骨区也存在很多并发症.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在椎体切除后用钛网植骨支撑,替代传统骨块植骨,经临床165例应用观察,效果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筑川;张美心;田晓滨;李波;邱冰;彭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Livin是IAP家族的新成员,含有一个BIR结构域及一个RING指结构域,在大多数人类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成人组织中少有表达.Livin通过抑制caspase3、7、9的活性,阻碍多种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对Livin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探讨肿瘤的发生、进展、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欣;杨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鼻内窥镜手术出血是术者棘手的问题,也是引起鼻部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手术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除术者必须熟悉手术程序、鼻腔解剖及可能的解剖变异外,围手术期的治疗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消炎药、类固醇激素及止血药的应用.我科自2001年5月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前应用邦亭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晓林;汪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