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国际刊号:1000-744X
  • 国内刊号:52-1062/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贵州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获省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贵州医药杂志   2004年12期文献
  • 小儿大肠息肉64例肠镜分析

    我院自1984~2003年用成人型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共检查小儿137人,检出大肠疾病99例,其中诊断大肠息肉64例,共计息肉83颗.在肠镜下治疗息肉45例,共摘除息肉54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庆;陈龙泉;王海波;李红平;方兴国;赵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疾病在产科的分布及其病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在逐渐下降,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先天缺陷的发病率却在增高.为了探索新生儿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现将本院产科四年来出生新生儿及其疾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兴惠;段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国产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明忠;韦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低分次姑息放疗对多发骨转移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骨转移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85%.对于多发骨转移者,往往因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等而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们选择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经联合应用强效镇痛药物治疗无效的54例患者,根据转移部位疼痛剧烈的程度,先后采用局部姑息性放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张宇;李旭;彭东崑;高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65名新训士兵胫骨骨膜增生分析

    武警部队某支队对1999~2003年度新兵1410人中165例由于新训导致胫骨骨膜增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英;段启祥;郝云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邦亭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止血作用

    鼻内窥镜手术出血是术者棘手的问题,也是引起鼻部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手术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除术者必须熟悉手术程序、鼻腔解剖及可能的解剖变异外,围手术期的治疗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消炎药、类固醇激素及止血药的应用.我科自2001年5月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前应用邦亭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晓林;汪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4例报告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将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完成甲状腺腺瘤切除、甲状腺部分切除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峰;陈茂荣;石大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

    计算机X线摄影(CR)由于影像板(Image plate,IP)载体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曝光宽容度大,所以用较小的X线投照剂量就可获得足够的X线诊断信息.再通过对信息读出后重建的数字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边缘增强、灰阶变换等一系列后处理,可使图像更为清晰,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厚度大、组织密度高的部位进行投照时,如果采用较小X线剂量往往不能有满意的效果.为此,笔者选择30例胸廓厚度大的成年女性,使用不同曝光条件进行胸部IP摄影,并对其CR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CR用于胸部检查时能获取满意影像效果的投照条件.

    作者:魏渝清;曹军;付向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荷包钳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吻合器的推广,使直肠癌病人的保肛手术的适应范围扩大,大大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我院肛肠外科从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使用荷包钳缝合直肠残端和管型吻合器作端端吻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3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汝一;鞠冬阳;甄运寰;颜登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数字影像院外会诊在中小医院的初步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贮存与传输系统(PACS)及放射学信息系统(RIS)的推广,影像数字化成为发展趋势,传统影像科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1,2].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小医院特别是西部小医院,要投入巨资引进PACS和RIS系统并进行整合是难以做到的.随着CT、CR等数字设备的引进,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字影像资源,达到患者信息数字化、影像互动、电子报告打印、病例统计、远程会诊、资料保存等目的就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科在贵阳医学院影像科支持下于2003年12月开展了这项工作,该项目投资仅万余元,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是可行的.

    作者:钟小兵;邹习忠;何炽勇;胡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7O例临床观察

    重症胰腺炎是由多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的疾病,并发症多,病情凶险,目前治疗较为棘手.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乃熙;王霞;毛卫;付文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国内临床已推荐应用.我省开展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大多数仅为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气道粘膜活检,有局限性,对周围性病变诊断帮助不大.TBLB可弥补其不足,活检器械可送达周围近胸膜病变部位,为临床提供可靠病理依据.现就我院近年来28例肺部疾病患者TBLB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华;白占斌;刘世联;谢蔷;莫元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甲亢患者血清总睾酮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睾酮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第二性征(如副性器官、前列腺、输精管)的发育.本文对149例甲亢未治病人的血清总睾酮(TT)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甲亢时T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正非;王攀;戴克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意义(附68例报告)

    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有赖于病史、临床症状、直肠指诊(DR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经直肠B超(TRUS)检查.尤其是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终取决于病理检查.DRE引导前列腺活检比较盲目,经直肠活检有感染可能,因此目前很多医院采用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对6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本忠;汪柏林;谷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弱,临床上显著的改变为高血糖[2].血清果糖胺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3],是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增高为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的重要依据.我们对48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应激状态下其变化规律及与病情病种间的关系.

    作者:梁金峰;方颖;李培茂;詹鹏;张泽敏;杨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肺结核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40例未经治疗及20例治疗2个月后肺结核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肺结核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组的sICAM-1水平高于继发型肺结核(Ⅲ型)组(P<0.05).抗结核治疗后,血清sICAM-1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后肺结核患者sICAM-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CAM-1产生增多,可能抑制了机体的抗结核免疫,是导致肺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且sICAM-1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后随sICAM-1水平降低,病情好转.sICAM-1参与了机体的免疫机制,可作为判断肺结核严重程度及疗效判定的一个临床指标.

    作者:刘维佳;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大豆异黄酮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切除10月龄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分为己烯雌酚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并灌胃,每日1次,连续3个月;用切除双侧卵巢旁部分脂肪的假手术同龄大鼠作对照(对照组).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形态学指标、血清雌二醇(E2)、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钙磷、骨钙磷、尿钙磷以及子宫系数.(2)用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以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大豆异黄酮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小梁平均宽度、单位面积骨小梁骨细胞数、骨皮质平均厚度、股骨头平均吸光度和股骨干平均吸光度;明显升高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血清BALP值;明显增加血清钙、骨钙含量:明显增加子宫系数.(2)大豆异黄酮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作用、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与利用、促进成骨细胞DNA合成和生长增殖有关.

    作者:张逢春;仝铁;任光友;张贵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活性变化及地塞米松(Dex)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LI+Dex,10只)、模型组(ALI+NS,10只)和对照组(NS,10只)三组,实验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模型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药6 4时后留取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其NF-κBP65、IκB-α蛋白的相对含量,并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ALI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IκB-α表达显著降低.Dex能明显下调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上调IκB-α表达,并能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NF-κBP65活化在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ex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减少了肺组织损害.

    作者: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程代薇;刘强;刘华庆;高振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分型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40例外源性、34例内源性哮喘患者的β2-AR基因多态性.结果内、外源性哮喘组β2-AR基因1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rg/Arg17.7%、17.5%,Arg/Gly 52.9%、42.5%,Gly/Gly 29.4%、4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7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ln/Gln11.7%、52.5%,Gln/Glu 70.6%、37.5%,Glu/Glu 17.7%、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β2-AR基因27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分型相关联,16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分型无关联.

    作者:冯端兴;张湘燕;叶贤伟;余红;刁晓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胚半月板细胞的优化获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应用的纤维软骨细胞的改良酶消化培养法及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胰酶消化的基础上,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消化解离8个月人胚半月板中的纤维软骨细胞,并与胶原酶一次消化法所得的细胞进行对比,同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存活率、生长曲线、形态学改变、细胞周期并进行酸性糖胺多糖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胶原酶阶段消化法所得细胞的存活率高于一次消化法;原代细胞贴壁时间和潜伏期较传代细胞长;细胞于第4代即呈现老化趋势.结论半月板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可减少酶对细胞的毒性,得到细胞活力较高的纤维软骨细胞,原代细胞贴壁时间和潜伏期较长,第2、3代细胞适于作为组织工程用种子细胞.

    作者:叶川;尹培荣;向阳;吴承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EGC)与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蛋白p53和Bcl-2的关系.方法家兔90只,随机分为三组,灌胃法建模,实验组予含50%乙醇的烈性白酒8ml·kg·d-1,干预组给予氨鲁米特25mg·kg·d-1,对照组只给等量生理盐水.1~6个月分批处死,检测血清中EGC浓度、骨细胞凋亡、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清EGC浓度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1).2个月时起实验组骨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但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6个月时,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2个月时骨细胞Bcl-2和p53蛋白阳性细胞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与实验室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6个月时,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过量饮酒后所致的EGC浓度增加使p53蛋白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镇;骆旭东;郭坤亮;安洪;蒋电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幕上低级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及影像学因素与幕上低级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了解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向.方法采用单因素Log Rank检验分析性别、年龄等13项临床及影像学因素与幕上低级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Log Rank检验分析表明,瘤周脑水肿、肿瘤侵润脑叶的范围、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术前有无脑疝、KPS评分5项因素与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对手术疗效有影响.结论术前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KPS评分,在不增加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尽量将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甚至将瘤周的水肿组织一并切除是延长低级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临床因素,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手段.

    作者:高方友;刘健;杨华;韩国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作采用改良十二指肠闭襻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水肿型胰腺炎组,MAP组)和C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SAP组)三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24小时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取胰腺标本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光度定量观察凋亡情况,心脏取血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1)细胞凋亡指数M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TNF-α含量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水肿型胰腺炎细胞凋亡指数比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高,细胞凋亡对胰腺腺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可能受TNF-α调节.

    作者:张永宏;周力;黄立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及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我院2002年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英;夏贵喜;郭秀秦;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640例刀刺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贵医附院急诊科共收治刀伤640例,现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预防、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邓进;姜华;李青;郭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Livin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Livin是IAP家族的新成员,含有一个BIR结构域及一个RING指结构域,在大多数人类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成人组织中少有表达.Livin通过抑制caspase3、7、9的活性,阻碍多种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对Livin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探讨肿瘤的发生、进展、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欣;杨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存活心肌的超声诊断

    近年来存活心肌即冬眠心肌、顿抑心肌与坏死心肌概念的提出[1],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缺血心肌的发展过程和存在状态,丰富了对受累心肌的理解.现已知缺血心肌表现为非存活和存活两种状态,非存活心肌包括坏死心肌和纤维化心肌;存活心肌由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组成,被定义为由于心肌血供减少导致慢性收缩功能下降且在血运重建后功能可以恢复的一种状态[1,2],属于可逆性的心肌损害.

    作者:梅丽;蔡运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一例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又名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本病是以口、眼、生殖器先后不同程度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病因较复杂,近年来文献报道国外有为数不少的behcet's syndrome由艾兹病感染引起,而我国30%的behcet's syndrome患者有结核感染证据.现将笔者近年治疗的1例behcet's syndrome(由结核感染引起)报告如下.

    作者:孙君;汪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

    总结1988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35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明;韩国强;孙业忠;刘窗溪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氏病17例报告

    特发性震颤(ET)与帕金森氏病(PD)是两种常见的锥外系统疾病,但ET合并PD(ET-PD)很少见.我们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ET-PD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坚;陶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贵州省兴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贵州省织金县中医院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大剂量化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由于大剂量化疗[1]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使其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10%~20%提高到目前的70%~80%[2]左右.但是由于大剂量化疗的药物剂量是以往药物剂量的许多倍,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化疗的并发症增多.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2月间,对34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术前或术后大剂量化疗,并行保肢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本文拟对其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向阳;许光耀;尹培荣;陈劲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诊治探讨

    随着交通、工伤事故增多,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明显增加.由于Lisfranc关节为中足一复杂的复合性结构,处于足弓顶部,在步态中支撑体重,它的损伤、破坏常严重影响步行或致足畸形,此类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其结构复杂,在诊治中易出现失误[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8例,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强;赵滨;陈艺新;贾湘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其发病与年龄、遗传、体质和代谢有关.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本科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建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AF内固定加伤椎隧道塌陷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AF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它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安全可靠的特点.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AF内固定加伤椎隧道塌陷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2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栾波;张云强;陈艺新;贾湘谦;肖杰;宋开芳;赵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前路椎体切除钛网植骨应用探讨

    椎体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是重建脊柱稳定性和恢复序列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且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相当病人存在植骨块吸收、塌陷、高度丢失、骨不连、骨块滑脱等并发症.另外植骨髂骨供骨区也存在很多并发症.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在椎体切除后用钛网植骨支撑,替代传统骨块植骨,经临床165例应用观察,效果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筑川;张美心;田晓滨;李波;邱冰;彭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锁定钢板加钛网植骨重建颈椎多节段的稳定性的观察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彻底去除颈椎的致压物,恢复颈椎稳定性等,减压彻底否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1].椎体次全切除术是直接的方式,术后用植骨加内固定来重建颈椎稳定性.但传统的植骨存在着植骨的并发症及生理性前凸丢失的问题,尤其是多节段.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对46例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锁定钢板加钛网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取代传统的植骨加内固定,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焯家;赵筑川;李波;韩伟;彭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8例报告

    以往对关节置换主要注重于机械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却很缓慢,手术方式几十年来基本不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丰富,微创关节置换技术亦得到很大提高.我院于2003年8月以来对68例患者行微创全髋置换,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贾湘谦;张云强;袁平;赵滨;王积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濒临截肢肢体保肢或截肢病例筛选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矿山、建筑作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事故大幅度增加,肢体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对此临床骨科将会遇到两种现实问题:部分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不到有效积极治疗,痛失肢体;部分肢体无保肢条件或价值,经保肢治疗后发生难以控制的慢性骨髓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终导致截肢.

    作者:邱冰;张美心;张祖根;田晓滨;赵筑川;朱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青年髋关节疾患的价值探讨

    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陈旧性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受累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形体美观的常见髋关节疾患,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翻修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这一治疗手段运用于年轻患者.本文就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获得随访的29例(31髋)青年(年龄<45岁)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手术价值.

    作者:胡如印;田晓滨;邱冰;韩伟;罗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临床上,肩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比较常见.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4年4月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共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段宜强;李江伟;尹培荣;尚显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的应用

    踝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为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往采用金属内固定材料,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并发症较多.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免除了再次手术损伤,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部骨折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获得随访的6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向阳;贺侃松;尹培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