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30例

杜菡;江洪亮

关键词:健脾祛炎汤, 脂溢性皮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维生素B6及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健脾祛炎汤加减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卡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藏药阿卡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阿卡如进行鉴别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开环异落叶松脂酚的含量,采用菲罗门Synergi TM 4μm Polar-RP (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2∶5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条件下特征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在25.96 ~ 25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8.5501x+8.4724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1.5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

    作者:张国霞;胡春霞;魏学明;张樱山;杨世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30例

    目的:观察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维生素B6及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健脾祛炎汤加减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炎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菡;江洪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孙西庆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颤证经验探微

    临床上用六经辨证治疗颤证疗效颇佳.若为太阳病营卫不和者,多予桂枝汤加减,益卫和营,疏通经脉;若为少阳病少阳不和者,多予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临床用药应结合症状,先辨六经,方可确定治则.

    作者:杜田田;花晓慧;孙西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122例清开灵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的122例清开灵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男性占46.72%,女性占53.28%;多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占73.77%;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常见,占26.45%,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1.80%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15.99%.结论: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剂时应密切观察30min内患者的情况,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二平;周黎;韦敬土;班炳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浅谈中医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较高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治未病中关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思想的相关论述,对现代“治未病”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赵扬;谭艳云;王文平;邓虹;魏丹霞;陆家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目的:观察运动处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及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各40例,4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中医症候积分与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对照组比较(P<0.05);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莫兰;倪洪岗;陈永华;周明波;向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张锡纯治疗淋证用药特点探析

    总结张锡纯治疗淋证的用药经验,分析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淋14方的用药规律,并结合其他医学著作及医家言论对药物功效略加阐述.张锡纯在治疗淋证时所用药物及其配伍独具特色,常用药物为山药、芍药、知母、生龙牡,值得研究借鉴,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孙紫薇;焦安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治疗模式的探索及疗效

    目的:探索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的佳治疗模式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制备离体AD细胞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对照组热疗组、AD模型组、AD模型热疗组,分别置于41.5℃加热30、45、60、75、90min,于600nm处测吸光度(A)值,计算佳热疗时间.造模成AD细胞后置于41.5℃加热60min,加热后继续置于37℃恒温孵育24h,分别于加热后2、4、8、12、24、72h取出,使用流式细胞仪行活细胞膜HSP70表达量,计算佳热疗间隔时间.4组细胞热疗后分别加入20μmol/L的Aβ25-35溶液培养24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评估热疗治疗AD效果.结果:对照组和AD模型组分别给予不同时间41.5℃热疗,两组细胞从加热60min开始细胞增殖趋势与非加热细胞相比开始下降(P<0.05),这种下降趋势在75min达到大,确定细胞加热的安全有效时间为60min,同时对照热疗组与AD模型热疗组对比,两组细胞随温度变化的细胞增殖趋势基本相同,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细胞的佳热疗时间均为60min.AD模型组细胞在热疗后2、4、8、12、24及72h各时间段监测的HSP70表达量均不同,AD细胞在24hHSP70表达量均达到大值(P<0.05),其后HSP70表达量开始下降,表明24h是佳的热疗间隔时间.4组细胞与Aβ作用后加热,MTT检测表明4组细胞活力呈湿度依赖性上升趋势(P<0.05),表明热疗可有效的减少Aβ的聚集,促进Aβ的清除,保护AD细胞.结论: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的佳热疗时间为60min,佳热疗间隔时间为24h,深部热疗可以有效的清除Aβ,促进神经元细胞修复.

    作者:陈剑虹;王小璞;农海宁;鲍晋;卢宜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和中频治疗对照组28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各项肥胖指标(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G、CHOL、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不仅能减少患者的各项肥胖指标,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娅;陆文明;杨建勇;孙文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微波消解AAS、AFS法测定不同产地红花中As、Hg、Pb、Cd、Cu含量

    目的:测定云南4个产地红花的重金属含量,了解4份红花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蓄积情况.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As)、汞(Hg)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Cd)、铅(Pb)的含量,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Cu)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红花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各产地红花药材中砷(As)、汞(Hg)、镉(Cd)、铅(Pb)、铜(Cu)的含量均符合限量标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既可用于质量控制,也可为不同种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符德欢;李学芳;高丽;蒲星宇;周培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番茄籽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番茄籽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肝脏组织抗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0.25g/kg)、番茄籽油低剂量组(1.8g/kg)、番茄籽油高剂量组(3.6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共20d.血糖试纸法测定给药前后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造模20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并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番茄籽油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其糖耐量,且呈一定量效关系.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番茄籽油高、低剂量组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GSH-Px水平(P<0.05).结论:番茄籽油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有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DA、SOD、GSH-Px水平有关.

    作者:刘红梅;万明;吴燕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及健脑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及健脑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智能障碍情况(H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标准(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DS、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改善,研究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总不良反应率为2.22%,与对照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及健脑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及智力均恢复良好,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雷申;冯静静;黑丹丹;岳亚男;朱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概况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等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予以概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药、中药制剂及中成药等治疗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

    作者:张孟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3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炎血尿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22例,治疗组38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尿安胶囊,治疗组给予滋肾止血胶囊.30d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检查两组尿隐血定性、尿红细胞计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尿隐血与尿红细胞计数化验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优于对照组的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止血胶囊治疗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的慢性肾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娜;童安荣;冯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古代医案对黄疸病证治规律研究的现状分析

    黄疸作为临床常见病症,自《黄帝内经》始便有详尽论述,后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黄疸的认识,留下大量关于黄疸证治的医著、医案.为进一步挖掘黄疸证治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当代诸多医家基于古代黄疸医案并运用统计学软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挖掘,取得大量研究成果.文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得到规律性研究结论.

    作者:黄致鑫;丁琦;孙建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电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39例

    目的:观察应用身痛逐瘀汤辅助电针治疗风湿关节痛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风湿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分别给予电针治疗和电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辅助电针治疗风湿关节痛的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并静脉血栓验案1则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肾小球系疾病,其特点之一是常伴发微血管病变,或可因局部血瘀引起较为严重的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举验案1例,以飨同道.

    作者:陈振;焦安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文本挖掘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干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中医药干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相关文献,提取证候与用药规律的高频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模块构建矩阵图.结果: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以阴虚火旺和肾阳亏虚为主,同时兼夹湿热、痰瘀、气阴两虚等证型,常用药物有黄芪、生地、白术、茯苓、丹参等.结论:通过文本挖掘的方法,初步阐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张童童;吴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桂西名壮医杨顺发应用鲜药经验浅析

    桂西名壮医杨顺发教授在壮医药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擅长应用壮医药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颇有心得.临证对风毒、痧毒侵袭引起的气道、谷道、水道急证、表证等病证,喜用鲜药治之,每获捷效.笔者对其应用鲜药治疗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覃文格;赵秀川;罗试计;杨文进;陈鹏;游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广西大果山楂叶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广西大果山楂叶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影响.方法:将大果山楂叶提取物以20 g/(kg·d)剂量(临床推荐剂量的133倍)给雄性大鼠连续灌胃30d,每天观察大鼠外观行为情况、记录体重和摄食量,30d后解剖大鼠,测定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给药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脏器系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液学和生化学个别指标有统计学差异,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的异常.结论:大果山楂叶提取物样品对雄性大鼠无明显毒性作用,临床推荐剂量是安全的.

    作者:尹利君;陈路;刘钰;蒙兰兰;方秀玲;蓝鸣生;吴无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