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凝血功能的影响

舒义竹;向道康;周涛

关键词:体外循环, 凝血功能, 乌司他丁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术中应用乌司他丁30万KIU;试验2组应用乌司他丁60万KIU;对照组除不应用乌司他丁外其它治疗与两试验组相同.动态监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记录3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PB结束和术后6h,试验2组FXI:C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AT-Ⅲ:A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CPB结束至术后24h,试验1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试验2组(P<0.05),且从术后6h至术后72h两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两试验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能较好地保护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期间的输血量.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妇科手术中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随着内窥镜的进步,腹腔镜施行微创妇科手术的机会日益增多,本文报告腹腔镜下妇科手术22例麻醉中呼吸与循环的变化.

    作者:朱昭琼;靳琼瑶;安敏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67例诊治分析

    多发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00万年轻的MS患者,MS作为神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十年来历久不衰.我国MS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文报道了67例MS的临床特点及重要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及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田维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贵阳地区1144例自然流产的遗传学分析

    造成反复流产(指自然流产2次以上,流产时间在妊娠2月左右)的原因与染色体病,内分泌疾病及理化因素等有关,本室自1981~2002年对前来作遗传咨询的流产患者及其配偶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异常检出率12.5%,男性染色体异常率(21.1%)高于女性(5.6%).

    作者:杨雪;文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肠道传染病病原学预防性监测初探

    2002年9月在我市东南方向城郊结合地区暴发了一起小范围的肠道传染病流行.为了有效地控制其疫情的发展和疾病的传播,我们按<霍乱防治手册>要求对发病地区的病人、密切接触者、外环境、周围饮食摊点和附近的农贸市场的卤凉菜摊等均进行抽样监测.还特别加强了对所管辖范围内的21家自备水单位的末梢水和水源水的肠道传染病原学的预防性监测,有效及时的防止了肠道传染病在该地区的发生.现将这次预防监测措施及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周凤兰;辛业学;崔代华;白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C18(250mm×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1.0%醋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以峰面积外标法测定.结果浓度在0.47~9.4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5%,RSD=0.78%.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智;王丽;黄勇;兰作平;杨先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哌替啶制止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寒战80例观察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病人术中寒战的发生率据资料统计在20%~50%之间[1],寒战对产妇主要有严重的生理危害和心理不适而有必要加以制止.制止的方法有用阿片类、可乐定、多沙普伦、酮色林、邻甲苯海拉明、硫酸镁、曲马多等药物;还有用热辐射和加强保暖等方法制止寒战.本文是用哌替啶制止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病人术中寒战,现将80例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谢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我院高护素质教育应重视和强化的几个问题

    贵医护理系成立3周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我系已毕业高护生214名,这批学生在政治、业务、人文、身体素质诸方面,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应重视和强化的几个问题,供护理界同仁借鉴.

    作者:何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受累肌肉选择性及实验室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受累肌肉的选择性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临床确诊DMD31例.结果在上述31例中,表现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与无力,近端肌群重于远端肌群,下肢重于上肢,伸肌重于屈肌.各项血清肌酶检查有不同程度增高,且肌酸激酶(CK)均有增高(100%).肌电图及肌肉活检均为肌原性损害(100%).5例行24小时尿内肌酸含量测定,有4例增高.3例行脑脊液检查2例见蛋白含量增高,且蛋白电泳有前白蛋白增高,γ球蛋白下降.结论肌无力有明显选择性.血清酶学、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检查是诊断DMD重要的辅助检查,CK在血清酶学检查中有价值.

    作者:韩江全;黄良国;祝红;李国艳;徐忠祥;詹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基饵0.005%溴敌隆毒饵现场灭鼠效果观察

    为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鼠传疾病的发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效地控制鼠密度,目前化学药物灭鼠还是有效的方法.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因具有毒力强、适口性好等优点,因此连续5年我市灭鼠均选用 0.005%溴敌隆机制颗粒毒饵.近年来调查结果显示颗粒毒饵适口性下降,灭效较差.为提高灭鼠率我们于2002年对遵义市两城区进行春季灭鼠,用2种不同基饵的溴敌隆毒饵对适口性及灭效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姚绍能;赵崇孝;罗任春;李林英;谭红辉;徐毅;刘相伟;杨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附31例报告)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相当数量的初产妇,害怕和恐惧分娩.对经阴道分娩缺乏信心,从而提高了剖宫产率,对于如何降低产痛已成为产科医生及孕妇所关注的问题.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早在80年代已普遍开展产科镇痛.我科从2003年4月开始,对31例足月妊娠的孕妇实施了连续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琼;陈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后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涎腺肿瘤占颌面部肿瘤的20%左右,其中有80%发生在腮腺,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80%[1],在传统的腮腺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重点强调的是面神经的保护,对于耳大神经的损伤与否手术者多不予重视.结果导致许多患者术后出现耳周及耳垂的麻木.为了减轻患者术后因耳垂麻木带来的不适,我科自2001年10月以来在32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采用保留耳大神经后支的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科;罗洪;黄光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用流式细胞仪对多毛细胞白血病作细胞免疫分型(附3例报告)

    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少见,目前国内报道仅数十例.其诊断、分型除依据临床表现、血液和细胞形态学检查外,尚需进行细胞免疫分型,但目前国内这方面资料很少.我们采用三色流式细胞仪(FCM)对3例HCL作免疫分型,报道如下.

    作者:朱红倩;陈琦;邹友琼;罗世惜;陈羽;潘红平;龚芳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贵州省2001年加碘食盐监测分析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我省由于外环境缺碘,在历史上碘缺乏病发病情况相当严重.自1978年起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到1989年全省57个病区县先后达到国家制订的基本控制碘缺乏病标准,没有再发现新的克汀病儿.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达到基本消除.加强食盐加碘的监测工作,是巩固我省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省2001年加碘食盐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喻小青;扬莉;王述全;姚仲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频繁发作使心房肌的不应期逐渐缩短,使房颤更加容易持续,不仅可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影响心功能,而且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李伟;吴立荣;王定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治疗体会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中老年人,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现将32例中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T诊断28例输尿管小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引发腹绞痛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尿路梗阻、肾积水及尿路感染,从而损害肾功能,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因其体积较小,X线平片、B超检查漏诊率较高,笔者通过CT目标扫描,分析2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的CT表现,结合文献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术中应用乌司他丁30万KIU;试验2组应用乌司他丁60万KIU;对照组除不应用乌司他丁外其它治疗与两试验组相同.动态监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记录3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PB结束和术后6h,试验2组FXI:C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AT-Ⅲ:A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CPB结束至术后24h,试验1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试验2组(P<0.05),且从术后6h至术后72h两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两试验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能较好地保护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期间的输血量.

    作者:舒义竹;向道康;周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用硫酸钙作为人工骨替代的实验研究

    在矫形外科的治疗中常遇到由于肿瘤或囊肿切除、创伤、感染、先天性发育不良、手术、骨折不愈合等形成的骨缺损.这些缺损的存在导致病变处生物力学环境改变,功能废用或引起感染,常需要骨移植治疗.

    作者:聂洪崚;陈艺新;尹培荣;陈雄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贵州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患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贵州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对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9例健康者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1)贵州汉族人群β2-AR基因16、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英美高加索人群不同,与国内有关报道结果一致;(2)支气管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杂合子基因型占47.2%,甘氨酸纯合子基因型占35.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谷氨酰胺纯合子基因型占52.7%,杂合子基因型占33.7%,谷氨酸纯合子基因型占13.6%,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贵州汉族人群中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相关联;27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无关联.

    作者:叶贤伟;冯端兴;闻心培;张湘燕;余红;刁晓源;张小润;罗溶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VIG与HD-MP联合治疗极重度ITP32例疗效评价

    极重度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常伴有严重出血倾向,如大量的鼻衄、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极重度ITP需要紧急治疗.我们分别采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HD-MP)冲击治疗及单用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结果如下.

    作者:陈娟;卢蓓蕾;张贵萍;谭君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