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54、CD11a、CD11b、CD18表达的初步研究

崔玉霞;李实光;刘若英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患儿, 变态反应性疾病, 毛细血管, 发病机理, 全身性
摘要: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腕部切割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腕部切割伤,大都由玻璃、刀等锐器致伤,可同时累及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其治疗关键在于要一期修复损伤组织的解剖连续性,否则,将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韩子冀;熊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遵义市0~14岁哮喘儿童患病情况抽样调查

    哮喘是当前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7月至10月对遵义市进行了儿童哮喘问卷调查,以便为今后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娟;张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异丙酚诱导全麻插管期间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局麻或部位麻醉虽较全麻简便,对高龄病人危险性也较全麻小,但镇痛不全及手术时应激反应过剧同样可给高龄病人带来意外.全身麻醉只要掌握得当,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可更安全、有效和平稳.

    作者:王钊;谢冕;刘兴奎;陈慧;靳琼瑶;余志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甲型副伤寒全血象及药敏检测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来,甲型副伤寒杆菌感染已成为我市主要的肠道传染病,特别是在夏秋季发病呈小范围流行趋势.

    作者:苏毅;陈应华;周安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抗生素根管糊剂治疗牙根尖周炎临床观察

    根尖周病治疗是保存牙齿的关键性环节,是体现口腔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1],根尖周炎是口腔的多发病,主要由牙髓病继发或牙髓感染发展而来,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炎的主要方法,本组使用自制的抗生素糊剂进行根管治疗,不需扩锉,操作迅速简便,并用常规根管糊剂进行对照.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胃结核性溃疡并发胃出血一例

    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发热2+月,呕血1天入院,体温37.5℃~4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无其它异常发现.

    作者:夏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注意力测试在儿童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它不仅从学龄前到学龄期影响儿童,甚至可以从青少年持续到成年[1].

    作者:杨惠萍;鲁永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瓣膜替换术的心肌保护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2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3天每天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500ml,手术时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500ml;对照组除不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术毕和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心脏彩超显示二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射血分数(EF)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天,治疗组CI、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患者心内操作完毕后心肌细胞水肿轻,肌纤维完整,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世虞;李正伦;向道康;阎兴治;张大国;张文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髂腹股沟岛状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会阴部局部易被尿、粪便污染,对修复后的外形和功能要求较高.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均一期成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玲;帅霞;王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8例成活、1例坏死,随访6~12月,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为修复前足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世玖;程代薇;韩文杰;蔡玉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心脏起搏电极起搏阻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不同心脏起搏电极植入后起搏阻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49条电极,其中分形涂复电极25条,激素释放电极24条,用配套体外程控仪测定术后1、10、22、30、180及180天的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结果发现分形涂复电极的起搏阻抗逐渐降低伴随相应的电压阈值逐渐升高,阻抗低谷及电压峰阈值约在术后10天左右出现,分别为426±69Ω和0.95±0.21v,然后又逐渐恢复,术后30天以后达到其术后1天的水平并保持至术后180天.激素释放电极的起搏阻抗及电压阈值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整个随访期无明显波动.结论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均能很好反映起搏电极的电性能以及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组织界面处的情况.将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择期进行安全的低能量输出程控.

    作者:张萍;谢贵华;崔长琮;张全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临床综合症,往往病情重笃,至今死亡率仍高达49%~71%[1].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998~2000年贵阳地区成份输血概况的调查分析

    成份输血是临床输血发展的方向.为了更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好宝贵的血液,我中心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督促临床开展成份输血,取得一定成绩.现笔者对贵阳地区1998~2000年临床开展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玉敏;倪洪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与肺功能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有肺功能损害,而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作者:刁晓源;谢亚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991~2000年佛山市集居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纵向分析

    随着疾病谱的逐渐变化,意外损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威胁愈趋突出,在儿童死亡原因中,第一位就是意外伤害[1].

    作者:余新;杨钻英;梁东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与早期自然流产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Ⅱ的水平.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孕3月内20例正常妊娠、20例第一次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15)和15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BSA)妇女血清中的sTNFRⅠ与sTNFRⅡ.结果SA与对照组比较,sTNFRⅠ显著增高(P<0.05);sTNFRⅠ与sTNFRⅡ在RSA中的水平较SA均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sTNFR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水平(尤其是sTN-FRⅠ)的升高就妊娠而言可能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稳定的生理意义.

    作者:孙阳;赵轩;杨敏;刘碧芬;敖竹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和术后放疗对乳房外形的影响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随着临床医生对乳腺癌的认识愈加全面,以及局部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国内也开始展开保留乳房手术的研究.

    作者:吴培新;刘晓渝;向前;朱宁生;江歌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9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MI)患者,包括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Hp特异性抗体(HpIgG、HpIgM)浓度,并同步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栓素B2(TXB2)、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同时与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NC)进行比较.结果AMI组Hp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HpIgM阳性率及OD值明显高于NC组(P<0.05),与OM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未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时,HpIgG阳性与AMI具有相关关系(OR为3.047,95%CI 1.055~8.7%,x224.241,P=0.03),校正后二者仍有相关关系(OR为3.262,95%CI 1.015-10.485,x223.94,P=0.047).AMI组HpIgG、低切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NC组(P<0.05);TXB2明显高于NC组(P<0.01);Fg、血浆粘度明显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NC组((P<0.001);Fg、低切全血比粘度高于OMI组(P<0.001);TXB2、中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迹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OMI组(P<0.05).AMI组中Hp(+)组Fg、TXB2明显高于Hp(-)组(P<0.05)及OMI组中Hp(+)组(P<0.001);并且IgG与Fg、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调整与Fg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IgG与Fg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Hp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Fg、血液流变指标、TXB2也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大男;李金生;赵慧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分别接种肝癌和S180肉瘤细胞,24小时后,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抑癌因子,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七天,第八天处死小鼠,剥离出瘤块称重.结果肝癌和S180小鼠肿瘤平均重量为0.65g和0.64g,相应的对照组小鼠肿瘤的平均重量为1.41g和1.34g,P值均小于0.01,抑瘤率分别为53.9%和52.2%.结论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肝癌和S180小鼠实体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癌机理可能是通过启动细胞凋亡信号传递途径,诱导和加速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郑娅萍;王仁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评价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高功能自主分泌性腺瘤,约占高血压症的0.4%~2%.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该病唯一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共收治9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康复出院.

    作者:周家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