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中敏;温小风
皮肤炭疽是人畜共患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炭疽杆菌主要是从皮肤侵入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与周围组织肿胀和毒血症.我院分别在1998、2000年收住皮肤炭疽患者共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重点介绍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学术会议的情况.该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cy)市举行,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特异性CTL应答、汉坦病毒受体及HLA限制性等方面.现将有关内容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白雪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几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占居该市乙类法定传染病的首位,成为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安丘市自199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后,新发登记率、新发痰涂片结核菌阳性(后简称涂阳登记率)治愈率等均大幅度提高.为评价安丘市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果以及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现将1986~1999年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玲;辛建芬;王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2岁,林业工人.10d前左侧腋下曾被硬蜱叮咬,次日发现后自行拔除.6月24日出现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同时伴剧烈头痛,恶心,周身肌肉酸痛.
作者:李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较高,近年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对该病的不断研究,临床医师对典型的HFRS能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但是由于HFRS的基本病理特点为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而这种血管的损伤在全身各部位并不完全一致,若身体某一部位或器官的血管损伤严重则其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就突出,可能会掩盖HFRS的其他常见症状.患者常以此组症状为主诉就诊,若临床医师对此缺乏了解则容易误诊.下面对几种比较常见的HFRS特殊类型谈几点意见.
作者:张秀珍;张景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感染病分会)举办的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11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邀请了全国感染病学界知名专家作了感染病领域系列的专题学术报告,并就近几年来全国感染病学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
作者:成军;斯崇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收集了我院1995年5月~2000年4月住院的164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探讨其对应措施.
作者:王芳;彭怡纯;江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认为对慢性乙型肝炎应采取综合治疗: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治疗.而抗HBV治疗是关键.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各种原因,如HBV变异、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等,使HBV不能被清除,呈HBV持续感染,同时人体免疫功能对HBV感染的肝细胞呈持续性免疫损伤所致.HBV不仅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发生的启动因子,而它的持续存在,是病变持续发展的主要病因.因此,HBV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发展中起主要的作用.抗HBV治疗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能否治愈的关键.
作者:斯崇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主要感染腰部以下部位,在性传播疾病(下简称性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汕头市人群中HSV-Ⅱ感染情况,收集了部分人群做了HSV-Ⅱ抗体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林祥伟;谢若男;李冬梅;曾嫦;刘兴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医院内真菌感染死亡率高达30%~60%,某些真菌如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播散性感染的死亡率接近100%[1],而早期的抗真菌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2].由于真菌感染早期症状隐匿,与其他细菌、病毒感染间无特异区别,因此,真菌的实验检测方法对真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真菌实验检测方法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田瑛;秦树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检测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陈长寅;朱艳;朱红;王淑萍;覃宗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鼻黏膜出血是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肝病患者由于凝血机制受损,出凝血时间延长,使止血成为难点.如不能迅速有效的止血,往往会引起病人的紧张,并为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
作者:鲍鹤玫;李艳;谢建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肝炎肝硬变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旨在加强肝硬变医院感染的防治,减少治疗费用,延长肝硬变患者的生命.
作者:范冬梅;李克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已转向利用新技术研究生物学、医学乃至动植物领域中基因的功能及调控作用,如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死亡等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尤其是分离和鉴定与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分离、鉴定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为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探索疾病发生机制及寻找诊断及治疗的靶基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张新华;孙立茹;张跃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中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对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力毅;罗光汉;吴继周;江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介入治疗医治22例复治失败的结核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建军;刘继伟;栗涛;刘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双环醇片,英文名为:Bicyclol,商品名为:百赛诺(R).该药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由我和我所著名药物化学家张纯贞教授合作的科研小组历经15年艰辛研制成功,并在世界14个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获得药品发明专利保护.临床试验显示双环醇片具有以下特点:①保肝降酶疗效显著,反跳率较低;②有一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用药6个月停药,3个月后对病毒仍有持续清除作用,未出现反跳现象;③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口服方便,上述结果正在做进一步扩大病例验证.
作者:刘耕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于2000年3月~2000年12月用氧化苦参碱(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治疗组50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在15~56岁,平均32.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在21~49岁,平均35.4岁.
作者:汤中敏;温小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宣传保健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防等相关内容,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达到早日康复.
作者:薛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长期慢性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脏结构的改变,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晚期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67%,其中约1/3的患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1],这种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多数患者伴有腹水、贫血、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使麻醉处理有一定困难.我院自1999年6月以来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脾切除、门奇断流术107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无麻醉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晨;董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