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宗舜;黄象谦
细胞凋亡(Apoptosis,apo)是机体进行生理性细胞代谢,清除细胞的重要途径,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apo使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细胞凋亡而加以清除.PCNA存在于细胞核内,是D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参与DNA的合成,并在细胞周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PCNA的周期性变化与细胞增殖过程有关.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阻碍、细胞过度增殖有密切关系[1-5].我们选取消化道常见肿瘤胃癌标本采用原位TUNEL法和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及PCNA,分析二指标与胃癌组织分化、转移、预后的关系及二指标之间的关系
作者:申兴斌;赵晓明;胡建功;金小平;王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病重要的病原之一.任何年龄的人都可感染轮状病毒,但有症状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3岁以后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到5岁时,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感染过轮状病毒[1-3],而实际上婴幼儿期并非100%患过轮状病毒肠炎.据此推测有相当数量的婴幼儿呈无症状感染.我们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无症状感染分布特点和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为轮状病毒的预防,为我国轮状病毒的疫苗的研制、使用和功效评价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刘作义;赵长安;程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不仅在调节全身血压维持电解质体液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方面,也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RAS的终生理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通过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以及胞内分泌发挥上述各种作用[1,2].近来研究发现,肝硬变患者血浆AngⅡ水平升高,且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故认为AngⅡ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发病的重要递质[3].从而启动了Ang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肝硬变方面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作者:符雪松;白文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简单方便[1-6],其中确保肝细胞的功能是关键[7-12].采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技术包被肝细胞既能阻隔免疫反应,囊内细胞呈球状生长符合肝细胞的生长状态[13,14],是人工肝有应用前景的细胞之一.但微囊内残余海藻酸钠在成囊后不能很快排出,对肝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故进行探讨.
作者:于聪慧;冷希圣;魏玉华;刘继超;杜如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运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如何做到合理选择呢?应该说抗生素在胆汁中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是指导临床医生选出高效、快速、经济而适用抗生素的重要理论依据[1-3].抗生素在血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较多,但胆汁中的抗生素药代参数不易查寻,为获得有关数据,我们以犬为实验动物,分别测定了静脉注射罗氏芬,先锋必,先锋V,复达欣,先锋Ⅵ,西力欣,先锋美他醇后,各药在胆汁中的代谢过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华;赵树进;黄小让;徐本法;詹纯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近年来,经内镜注射抗癌药物、内镜激光、微波、内镜下食管扩张术、内支架留置术等方法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更新,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姑息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尤其是色素内镜的开展,经内镜癌灶切除,内镜激光和癌灶局部注射抗癌药物使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治愈变为现实,因此内镜治疗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决定采用内镜治疗前首先要对食管癌患者的病变特点作出判断,即需了解该肿瘤的分期(早、中、晚期)、肿瘤内镜下形态分型、大小、粘膜下浸润情况(是否环形浸润)食管管腔狭窄的程度(完全或不完全、是否成角)、内镜能否通过肿瘤所致狭窄部位等;以选择内镜下佳治疗方法.
作者:方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氧化酶一1(Heme oxygenase-1,HO-1)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中所起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60 g~180 g,每组8只,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1,3,7 d后用RT-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胃粘膜中HO-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CS;)的表达.同时研究HO-1抑制剂tin mesoporphyrin(SnMP)对iNOS表达、活性及胃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胃粘膜HO-1仅轻度表达,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后,胃粘膜内HO-1表达明显增强.HO抑制剂SnMP处理组大鼠溃疡面积1 d为(72±6)mm2,明显大于对照组(51±4)mm2,(P<0.01);3 d为(51±4)mm2,明显大于对照组(35±4)mm2,(P<0.01);7 d时(27±4)mm2和对照组(24±3)mm2无显著差异.同时SnMP能显著增强胃粘膜iNOS的表达及iNOS的活性,溃疡诱导1 d SnMP组iNOS的活性为5.6±0.3,对照组3.2±0.3(P<0.01);3 d SnMP组6.4±0.6,对照组4.0±0.3(P<0.01);7 d SnMP组0.6±0.1,对照组0.5±0.1无显著差异(单位,pmol[3H]瓜氨酸@min-1@g-1蛋白).结论在乙酸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中,HO-1对胃粘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HO-1后加重胃粘膜损伤,同时伴iNOS表达和活性的增强.提示HO-1的粘膜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iNOS功能,减少一氧化氮产生所介导的.沈锡中.Heme Oxygenase-1对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锡中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编者按:食管癌是全球性常见病之一,在我国癌瘤死亡率中占第二位.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100%,治疗越晚,死亡率越高,晚期能生存者,寥寥无几.所以早诊早治是人类生命攸关的大问题.诊断重要的是症状,其中具特征性的是吞咽困难,应该一遇吞咽困难,立即内镜检查,若到持续或进行性吞咽困难时,就嫌晚了,可能增加几成的死亡率,所以要争取时间.确诊食管癌实际、准确的手段是内镜检查,绝大多数病例能通过它确定诊断,指导治疗.超声内镜只在少数、疑难情况下用之.钡餐造影仅对较晚病例才能发现,且需内镜的病理证实,有条件时,不用为宜.对食管癌高发区或高危人群,定期内镜检查,亦不失为明智之举.食管癌的治疗,主要的是手术切除肿瘤,早期病例可以完全治愈;非早期病例,可以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内镜治疗、生物疗法和中医治疗等姑息疗法,以期获得可能的佳效果;对无条件手术的病例,只有用姑息疗法,但疗效欠佳,非万不得己,尽量不用.本次焦点论坛广泛讨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旨在展示当前这两方面的现状,并非提倡不分具体情况地全面出击.食管癌的病因学虽不完全清楚,但知其梗概,亦有助于预防,故并述之.1 食管癌的诊断进展…………………………………………………………………………………………10172 食管癌的序列内镜诊断……………………………………………………………………………………10193 食管癌的影象学检查………………………………………………………………………………………1020 4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和实施原则……………………………………………………………………………1021 5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10236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10247 食管癌的内镜治疗…………………………………………………………………………………………10268 食管癌的生物治疗…………………………………………………………………………………………10279 食管癌病因学进展…………………………………………………………………………………………1029
作者:王苑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时急性胰液积聚(acute fluid collections,AFC)相当常见[1],约50%可自发吸收[2],仅部分会演变成局部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组织、脓肿及假性胰腺囊肿[3-6].一旦有局部并发症,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暨成立[2,7,8].我们回顾分析本院1996-01/1998-12共627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结果,旨在了解急性胰腺炎时超声动态观察AFC临床意义.
作者:罗燕;袁朝新;代琳;彭玉兰;李永忠;蒋俊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转基因方法观察自杀基因TK对小鼠胃癌的杀伤作用,并联合mIL-2基因,观察免疫反应在增强TK杀伤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方法转导自杀基因TK,应用脂质体方法转导细胞因子基因mIL-2.通过体外实验观察TK基因对小鼠胃癌MFC细胞的杀伤性和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中首先在615小鼠建立胃癌模型,然后分组将病毒上清注入瘤体内,并结合应用前药和mIL-2基因,分别观察它们对肿瘤的杀伤作用.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局部的聚集情况.结果 TK基因在体外即显出明显的杀伤作用,20%的转基因细胞可以杀伤70%~80%以上的肿瘤细胞.体内实验表明TK基因结合前药GCV可显著杀伤肿瘤,而TK基因本身并无杀伤作用(P=0.046).联合mIL-2后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加强,部分肿瘤完全消退(P=0.005).免疫组化显示CD ,CD 细胞在局部聚集.结论自杀基因TK联合前药GCV对小鼠胃癌产生显著杀伤作用,不仅转基因细胞被杀死,而且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大量周围细胞.细胞因子基因mIL-2可增强TK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郭善禹;顾琴龙;刘炳亚;朱正纲;尹浩然;林言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射频毁损活体肝组织的优化工作方式,了解射频毁损肝组织的病理特征.方法应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及LeVeen电极针,术中对5只实验猪肝脏分别进行了30,50,70及90W,递升式单相(50W起始,每分钟升10W~90W)、递升式双相(单相毁损完成30s以70W继续毁损)几种方式毁损,观察肝毁损灶的范围、形状、温度、术中可能的并发症及HE染色和NADH肝细胞活力染色即刻评定肝细胞坏死程度.结果射频毁损中央区为均匀一致彻底的球形凝固性坏死,外围为大约2mm的出血带,尚存部分活力;以递升式双相毁损产生的毁损灶较大,可达4.0 cm×3.5 cm×3.5 cm,毁损灶中心温度可达132℃.以90W毁损产生的坏死灶较小约1.5cm×1.5 cm×1.0 cm;以30W毁损阻抗始终不上升,但中心温度仍达60℃,产生的毁损灶约0.7 cm×0.5 cm×0.5 cm.术中可见自限性腹腔出血、膈肌或胃灼伤.结论植入式射频以递升式双相毁损方式可有效、理想地毁损肝组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平;彭晓君;任永强;汪毅;谭晓华;龚丽娟;胡大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食管癌有早期扩散和转移的倾向,资料表明即使临床或手术认定为局限性癌肿者(T1~T3,N0~N1,M0)也有40%~75%已发生亚临床转移或邻近器官受累[1-3].单纯手术或放射治疗(放疗)虽可消除局部肿瘤,但复发率甚高,约40%~50%由于肿瘤位置高或瘤体过大不能根治,5年生存率仅6%~10%[2,6].单纯化学治疗(化疗)更有其局限性,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因此,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当前食管癌治疗的主流,而放疗和化疗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方儒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胃酸分泌时,来自胃腺壁细胞的信号到达粘膜下层引起胃粘膜血流增加[1],但给予5肽促胃液素促进胃酸分泌时并不能使血流增加呈平行反应[2-4],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之间的变化可以相互分离.近年来内皮来源的舒血管物质NO在调节胃粘膜微循环中起重要生理作用[5-7],但关于胃内生理性刺激因素胃扩张引起胃酸分泌过程中NO对胃粘膜血流影响的作用如何尚不清楚.我们以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观察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L-NAME对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探讨NO在胃扩张引起胃酸分泌作用中对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以及胃扩张过程中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变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闫长栋;李平;祁友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变化在于并发症,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我们对SAP不同手术范围和手术时间的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有术前并发症情况下手术的结果进行总结,初步探讨手术对SAP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龚曾毅;汤耀卿;韩天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湖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HLA-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136例、食管癌组42例患者的HLA-DQB1等位基因.SAS system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结果湖北汉族人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HLA-DQB1*030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0.2976vs0.1875),P=0.046,OR=1.835,病因分数=0.1354);两组间HLA-DQB1其余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比较,HLA-DQB1*0201(0.0833 vs 0.1016),*0301(0.2976 vs 0.1875),*0302(0.0595 vs 0859),*0303(0.2381 vs 0.1875),*0304(0.0000 vs 0.0039),*0401(0.0714 vs 0.0469),*0402(0.0119 vs 0.0156),*0501(0.0357 vs 0.0703),*0502(0.0595 vs 0.0664),*0503(0.0119 vs 0.0195),*0504(0.0000 vs 0.0039),*0601(0.0595 vs 0.0781),*0602(0.0476 vs 0.0742),*0603(0.0000 vs 0.0078),*0604(0.0238 vs 0.0508),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HLA-DQB1*0301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人食管癌正关联,为其易感基因.林军,邓长生,孙洁,周燕,熊平,汪亚平.湖北食管癌HLA-DQB1的基因多态性.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9):965-968
作者:林军;邓长生;孙洁;周燕;熊平;汪亚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女,29岁.因腹痛、腹胀伴消瘦2mo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触及肿块,其分界不清,腹水征阳性.CEA:54.9ng/mL.B超检查:子宫前上方可探及一大小约11cm×10 cm囊实性肿物,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大直径约为4.2 cm,实性部分回声较强、致密.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肝前可见2.0 cm无回声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容积极度缩小,胃壁较僵硬,粘膜皱襞消失,未见明确龛影及充盈缺损.内镜检查:胃腔缩小,壁增厚、僵硬、蠕动差.病理报告:胃粘液细胞癌.妇科手术探查:腹腔内有黄色清亮腹水1000mL,右侧卵巢肿物约17 cm×16 cm×16 cm大小,包膜完整,切面呈囊实性结节状.左侧卵巢大小约6 cm×4 cm×3 cm,其表面光滑,切面呈粉红色囊实性结节状.病理报告:卵巢库肯勃瘤.
作者:浦江;叶剑雄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外科治疗食管癌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始于1940年,由吴英恺教授首次切除食管癌成功[1],其后经过外科医生们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和钻研,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有了多方面的进展.有资料分析[2],到1990年底国内外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病已逾10万例.几个大组报道[3-5]的手术切除率达80%一93%,手术死亡率为2.3%~5.5%,5年生存率为22%~40%,邵令方et al[6 ]报道早期病例(Ⅰ期)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数字显示我国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同期国外的文献报道[7].
作者:王学勤;韩兴鹏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