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除颤仪使用质量监控及效果观察

张宇平;王正云;周淑珍

关键词:质控小组, 监控,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提升全院护士除颤仪的操作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质控小组每季度对护士进行除颤仪操作考核,发现问题575项,针对护士存在问题,质控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组织实施,实施后对相关人员再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技能操作质控小组的监控,规范了护士对除颤仪的操作使用,提高了除颤仪操作的正确性,进一步提升了护士的抢救能力。结论通过质控对提高护士操作除颤仪的技能有很大的成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医院管理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实践探析

    当前,深化人文关怀思想,建立现代化医院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主题。本文以党建工作为基础,深入探讨医院党建工作中在人文关怀实践的作用,这对“中国梦”时代背景下的医院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运用

    PDCA是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没有应用品质管理手法,没有体现PDCA循环过程,方案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缺乏充分的佐证资料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PDCA管理的评价标准,强调在PDCA循环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中都要充分、合理应用品管手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顾掌生;吴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卫生服务创新与公立医院改革

    本文通过镇江对新医疗保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分析,希望这次医改对将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起到指导作用。镇江的医改目的是针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来改善医疗卫生供需,谋求卫生事业有效和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对镇江医疗改革的分析和讨论来探索医保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路,挖掘领导和管理职能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后,根据镇江卫生改革现状,对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医院科学管理进行了总结,并为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顺利完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仲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Pod Touch在住院病人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口服药物按次包装结合iPod Touch在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妇科住院患者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600例患者,以传统的药盒摆药,统计口服药物11258份;实验组600例,运用自动摆药机摆药,采用一次性透明薄膜袋按次包装摆药,并结合iPod Touch的使用,统计口服药物11310份。对两组在药物安全管理、护理满意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药物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药物按次包装联合iPod Touch的使用能提高药物安全管理,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金园飞;秦银娟;王玲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除颤仪使用质量监控及效果观察

    目的提升全院护士除颤仪的操作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质控小组每季度对护士进行除颤仪操作考核,发现问题575项,针对护士存在问题,质控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组织实施,实施后对相关人员再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技能操作质控小组的监控,规范了护士对除颤仪的操作使用,提高了除颤仪操作的正确性,进一步提升了护士的抢救能力。结论通过质控对提高护士操作除颤仪的技能有很大的成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张宇平;王正云;周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患者留观病房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及分析

    目的了解急诊住院患者在留观病房滞留的影响因素,为加快患者的分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一家地方综合性医院2013年经急诊留观病房收住院患者的信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在留观病房滞留的危险因素。结果(1)全年经急诊留观病房收住院的患者有3116例,留观病房滞留时间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9小时(24~92),有32.1%的患者留观病房滞留时间大于72小时。(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滞留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病情是否涉及多个科室、诊断数、收治科室,其他因素依次为性别、就诊月份、留观方式、收留观时间段。(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收治科室、年龄、就诊月份、留观时间段和性别。结论该家医院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偏长,主要受专科收治科室、年龄、就诊月份等因素影响,患者的主观因素值得重视并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伟英;施欢欢;陈建萍;孙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交通创伤及院内急救体系建设

    目的以北京市交通创伤为例,调查分析其特点,对建立交通医学急救体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北京市120急救数据库中诊断为交通伤的患者资料。结果共收集交通伤患者8251名,以男性患者为主,老年患者约占10%左右,部分患者合并有可疑心肺事件的前驱症状。结论目前交通创伤院内急救模式尚存在不足,应建立新型急救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危害,提高其救治率。

    作者:颜勇卿;张培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胎盘条码化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探讨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胎盘管理中的流程设计及应用。分析传统的手术室胎盘管理流程,参考我院成熟的病理标本条码管理技术,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引用条码化技术优化胎盘管理流程,对840例胎盘进行有序管理,完成从胎盘标签打印、传送、交接、特殊情况反馈等流程设计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胎盘管理的安全性。

    作者:朱玲珠;厉小丽;余丽辉;杨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信任理论在护患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信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3]。医院护理管理者可从三方面建立护患信任关系。(1)从医院作为被信任方的角度,努力改善医院和护士的感知可信度;(2)从医院作为信任方的角度,积极强化和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3)从规范管理护患信任关系的角度,激励双方的诚信行为和约束双方的背信行为。这三方面的结合将有助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医院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取得社会的好评,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水仙;汪丽春;陶蓓蓓;郎云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成本核算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通过全成本核算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探索,找到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方法。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结果投资回收期法侧重于投资前的简明论证,本量利分析法侧重于使用中的指导管理。结论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能切实指导科学投资,有效地管理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益。

    作者:卢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品管圈在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原因,降低医源性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原因,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手术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医源性非计划再次手术。为提高医院手术病例的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提供依据。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发生率由2.74‰下降到1.27‰,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非计划再次手术(χ2=6.1,P<0.01)。结论品管圈的应用有效减少了非计划再次手术,干预措施可推广借鉴。

    作者:左煌;李红霞;刘欣;吕毅;颜虹;边永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工作模式探讨

    介绍医疗志愿者的现状,阐述综合医院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成立“志愿者之家”组织的意义与目的,建立了符合集团化医院实际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就目前医院志愿者队伍中人员结构的层次进行分析,探讨各层次志愿者在医院提供服务时的优势与劣势,为今后“志愿者之家”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乐燕娜;陈玮臻;江萍;黄进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

    临床实习教育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阶段,其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临床教学医院的管理方法是指导临床实习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探讨规范实习生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和途径。从健全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程序和改革教学方法,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两方面,就临床教学医院如何保障和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白琳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鱼市哲学对护理文化建设的启示

    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护士配比不足的现状,以及在此现状下门诊护理的工作现状,分析了导致门诊护士工作倦怠的原因。阐述医院文化对员工管理的作用,继而在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倡导鱼市哲学,培育门诊护理文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一年的实践,对改善门诊护士执业倦怠,提高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铭霞;杨洁;沈俭;张弛;刘龙秀;虞灵梅;殷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病人正确卧位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骨科病人正确卧位依从性,满足治疗需要,促进病人康复,规范流程。方法骨科7名护士自愿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骨科病人正确卧位依从性”活动主题,对改进前不正确卧位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1)有形成果:经品管圈活动,骨科病人正确卧位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目标。(2)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及和谐度8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优化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骨科病人正确卧位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何会红;朱亚玲;倪菲菲;柯海英;王海平;张杰兰;汪南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岗位设置管理构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目前,关于对医院激励机制的研究多侧重于医护人员,对于管理岗位人员的激励是医院管理者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结合岗位设置中的热点问题,探讨构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对策。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对消除行政人员的职业倦怠,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和能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彩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忠诚度的因素,为提高患者忠诚度,完善医院服务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对2013年5月的诊疗患者或陪护人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完成有效问卷146份。结果按5分级Likert标度法进行分析,该医院门诊调查对象的满意度为74%,忠诚度为78%。结论患者忠诚度与环境设施、流程等待、医生服务、医技服务、服务结果、距离费用等因素有关。

    作者:祖学亮;缪德桥;胡仲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招投标监管问题与对策分析

    医疗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招投标活动非常频繁。如何搞好招投标的监督与管理,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与措施,如何研究新的对策与方法,实施全程同步监督,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方位监督体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解决措施:(1)领导重视是前提;(2)制度健全是保障;(3)科学监督是基础。

    作者:李军;刘冠军;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改:需要社会共识

    算起来,本轮医改已历时五年。五年中,中央和地方都做了诸多尝试,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改革试点。然而,五年后,当我们回顾其间的改革时,发现医改离当初设置的目标尚有不少差距,改革效果也远未达到社会、百姓和医界的期望,当初医改拟重点解决的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公立医院管办不分问题依然未见改善。

    作者:周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DCA循环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硬膜外分娩镇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们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将PDCA循环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管理,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寻找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与施行PDCA循环前(2013年4~5月)相比,施行PDCA循环后硬膜外分娩镇痛质量改进明显,疼痛有效控制率、镇痛满意度评分及产妇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分娩镇痛质量管理,可较好地提高镇痛效果和产妇满意度。

    作者:王晓霞;朱广球;陈玲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院管理论坛杂志

医院管理论坛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