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6亿患者饱受煎熬.研究表明有效的容量管理可减轻患者容量相关症状,防止疾病恶化,而在容量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容量管理现状、评估及管理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护理依据.
作者:张明娟;宋长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法配合拉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法配合拉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手法治疗,治疗隔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疼痛等级计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的疼痛等级评分均比治疗前低;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等级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等级评分;治疗前后观察组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值(P<0.01).结论 手法配合拉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疗效较好.
作者:王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5.04-2017.04期间我院诊治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其129例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划分为A组(浅度组)、B组(中度组)、C组(深度组),每组43例患者,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全部患者术中和术后1天,ACTH水平较高于患者麻醉前(P<0.05);术后CRP、IL-6和TNF-α水平较高于患者麻醉前,且A组患者各项指标较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or进行术前和术后对比时,均高于C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ET-1进行术中、术后对比时,较低于A组与B组患者(P<0.05).结论 当老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中度麻醉深度能够对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抑制,且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对每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取立意抽样的方式.结果 单因素分析患者体育锻炼、使用胰岛素、自我控制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P<0.05).多因素分析是患者使用胰岛素合并自我控制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P<0.05).结论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饮食行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需要医务人员分析其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张学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16年玉龙社区老年人(不包括已经参加退管体检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老年人防病、治病,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 分析2016年玉龙社区90名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料.结果 90名老年人体检结果均有异常,常见的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石症.结论 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平衡膳食的营养宣传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宣传、加强社区慢病管理、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工作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作者:魏杰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级两个行政班9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积极实施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教学法.结果 在期末考试中,成绩较上届显著提高,且实验技能考核及临床实习也较上届更优秀.结论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法,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及增强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对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胰岛β细胞功能好于对照组,同时血清GLUT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较高,能够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与加强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相关.
作者:石秀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文献,对于近些年来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论述和介绍,探讨治疗此种病症的优选方案.结果 更有针对性的选用中医中药、针灸、足浴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意性很大,无统一诊疗规范等,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切实有效的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是理想的.结论 单纯应用中药或西药治疗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综合性治疗仍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佳方法.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饮食干预组25例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管理,健康教育组25例患者则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信息方面,饮食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健康教育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饮食干预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44.44%)和总满意率(91.67%)远远高于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27.78%)和总满意率(75.00%).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将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糖控制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患者对其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甘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诊治胸腹部术后并发症三个典型案例,说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是取效的关键,主要抓主证,抓主要矛盾,侧重温化寒湿、理气止痛等治法.
作者:刘铭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肺癌应用中药扶正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肺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41例采用放射治疗,实验组4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制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65.85%(35/41)较常规组43.90%(27/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9-9、CEA、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应用中药扶正联合放射治疗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赵顺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86例待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接生分娩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会阴无保护接收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会阴切开率、第2产程时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从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切开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会阴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及会阴切开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及会阴无保护接生能大大提高分娩安全性降低会阴切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有利于产妇及产儿机体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使用及推广.
作者:钟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宫颈组织DNA定量分析、活检病理诊断与P16蛋白联合检测,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意义,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原因,到细胞内DNA水平的变化,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过程中细胞内物质基础的改变,使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早期得到明确诊断,为临床医师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DNA定量分析是以IOD值≥2.5归为DNA异倍体细胞,当DNA异倍体细胞≥3个时,进行宫颈活检组织检查,在常规病理活检诊断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P16检测,达到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筛查的目的,通过整理2017年我院例经DNA定量筛查后DNA异倍体细胞≥3个的病例,经过随访进行活检同时做免疫组化的病例共例.结果 P16蛋白的表达随着活检病理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呈正相关,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DNA定量指数(DI值)与宫颈病变级别及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DNA定量分析避免了对大多数妇女直接进行常规病理活检时的创伤,三者联合检测又提高了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敏感性和正确性,避免漏诊,结果客观,为临床医师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及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高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惠;成慧;牛俊波;李斐;刘翠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手术在护理中辅以细节护理,在提升该方面护理安全性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病例100例(均为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所接诊),任取组内5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给予细节护理,即观察组.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 统计可知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指标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辅以细节护理,可有效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可长期采用.
作者:杨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童矮小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矮小症患儿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29例患儿为参照组,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29例患儿为研究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比对两组患儿的身高、生长速度、体重和骨龄,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后差异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童矮小症中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妊娠糖尿病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5.5日到2018.3.5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健康教育路径(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妊娠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其各项妊娠结局显示结果理想,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方案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当中,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佳.
作者:郑凌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住院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疾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结膜充血、畏光、眼红等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配合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部队老干部2型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部队2型糖尿病老干部,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治疗45例作为对照组,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4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队2型糖尿老干部在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能提高降糖效果,改善血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及对总胆固醇、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100名,并将2组的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TG(高脂血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PT、APTT、FIB、TT、TC、LDL-C、HDL-C及TG指标均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具有密切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脂等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临床中可依据此指标展开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士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接收的86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病患,平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对照组43例病患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3例病患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护理疗效.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比对照组的要低,且实验组病患心衰和心绞痛发生率等并发症比对照组的低.讨论 针对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的病患,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稳定病患病情,还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状况,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青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