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硕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施以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94例心肌梗死病患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评估2组急诊抢救效果、临床恢复状态、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急救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临床恢复状况更好,复发情况更少(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5.74%vs.78.72%)(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急诊诊断与抢救时间,加速患者恢复速度,减少日后复发几率,提升护理满意比,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席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 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6.67%明显较低,且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0%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且P<0.05.结论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即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以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对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回顾性分析可以得出不合理用药的患者中,主要的原因有用药观念的不科学、用药方式方法不科学两种.针对于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在对糖尿病患者经治疗时要在了解药物的治疗机制的同时对患者普及科学的用药观念,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结论 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的频率较高,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解决相关的问题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剑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祛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11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入院登记簿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肾功能改善情况均呈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祛瘀汤可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扼制肾功能缺损进展,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改善患者肾功能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何俊侠;艾俊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农村高血压患者115例进行护理,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给予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农村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农村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宝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109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3.04±0.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9±0.4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4.74%也高于对照组8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淑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本院接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传统治疗的同时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其治疗后的血气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为93.33%,两组相对比差异显著.同时,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和传统治疗相结合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其有效率优于单一传统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翟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三维超声应用于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诊断过程中,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探讨,构建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过本院临床检查拟诊为子宫畸形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这9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之后对子宫三维容积图像进行子宫冠状面的重建、测量分析与分型诊断,在对比宫腔镜诊断的结果.对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总体符合率进行计算,构建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结果 对本次论文所研究的96例患者进行三维超声诊断,有33例患者诊断为弓形子宫,所占比例为34.4%;有54例不全纵隔子宫,所占比例为56.2%;9、完全纵隔子宫,所占比例为9.4%;大部分弓形子宫的子宫内膜凹陷深度占子宫底部浆膜层50%以下.结论 应用三维超声波诊断子宫畸形,对于不同的子宫畸形,其诊断准确率不同,应用三维超声定量指标辅助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三维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纵隔子宫的准确率.
作者:贾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元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抽签结果分为对照组及探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探究组给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总不良反应率20.66%较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51.71%,探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作者:曹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是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发展而来的一种在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基础上以发生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为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e抗原阳性和HBeAg阴性的CHB者,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8%-17%和13%-38%.肝硬化失代偿期的5年内累积发生率约为20%,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为14%-35%.因此肝纤维化/肝硬化是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应及时进行监测和有效干预[1].
作者:王光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心理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彭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妇科临床教学查房是实习带教中的中心环节,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思维碰撞和纽带,对实习同学的临床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怎样规范教学查房,保证实习同学更好的从中获益成为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宋倩琳;戴红;雷萍;贾海军;黄士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不同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急诊科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式治疗方式,即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开展临床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急诊科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31.8±10.9)h,明显短于对照组(55.2±20.5)h;观察组尿酮转阴时间为(10.8±4.2)h,明显短于对照组(38.6±11.2)h;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2±1.8)d,明显缩短与对照组(33.6±3.2)d.结论 将胰岛素应用在急诊科中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式治疗方式,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西医治疗,后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肾内科患者当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特征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其各方面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 70例患者当中疾病原因主要包括肾功能衰竭、顽固性水肿以及大量蛋白尿,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为胰岛素治疗以及降糖药物口服治疗,患者还会出现较多类型的并发症反应等.结论 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特征较为明显,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相关特征进行把握分析,以确保其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具体效果.
作者:谢长英;朱广斌;李栎梁;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慢性乙肝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医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Ⅰ组)、代偿期肝硬化(Ⅱ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Ⅲ组)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均行HBsAg、HBV DNA定量检测,分析慢性乙肝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价值.结果 治疗前,Ⅲ组患者HBsAg、HBV DNA定量水平低于Ⅰ、Ⅱ组(P<0.05);三组治疗后12周、24周、48周HBsAg定量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且肝病分级越高、肝硬化程度越重,治疗后HBsAg定量水平越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HBsAg定量水平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性(r=-0.807,P=0.001),与HBV DNA定量水平在Ⅰ组呈正相关性(r=0.358,P=0.001),在Ⅱ组、Ⅲ组无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肝治疗中HBsAg定量检测能起到判断病毒复制及疾病进展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谈宗男;朱宏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之一,发生率为25%~87%;长期的高血糖引起自主神经病变,膀胱括约肌功能不全及膀胱张力低下是其主要致病因素[1]主要表现为膀胱平滑肌麻痹,排尿功能异常,以致尿潴留或尿失禁.由于本病起病隐匿,病情复杂易反复,临床疗效多不见佳,笔者近一年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破壁饮片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DNB患者90例,根据收治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45~72岁,平均(65.21±2.13)岁;糖尿病病程5~17年,平均(9.5±5.2)年;DNB病程4~27个月,平均(11.7±5.7)个月.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1岁,平均(65.24±2.19)岁;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9.7±5.6)年;DNB病程4~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采取介入杂交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80例患者,按照其采取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2D DSA检查,研究组采取3D DSA检查,比较两组的动脉瘤检出率、成像情况和介入栓塞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的动脉瘤检出率和介入栓塞成功率虽然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在空间关系、外形以及瘤颈显示情况上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可以确保动脉瘤被检出,保证患者介入栓塞成功,但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显示状况,临床应为患者优选3D DSA检查.
作者:黄风雷;李淑丽;尹立刚;付金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内镜下ESD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镜下ESD术治疗的7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SAS、SDS)显著降低,要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镜下ESD术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8月选取521例骨折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2013年1~8月选取686例骨折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7d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RS)评分,于患者出院前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术后7d时,观察组SAS、VRS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1.3)%、(9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有效缓解了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乃至其他专业患者的护理照顾均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作者:任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