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版西红柿炒鸡蛋

雨墨

关键词:创新, 西红柿, 优质蛋白质, 矿物质元素, 营养丰富, 营养搭配, 膳食纤维, 烹饪方法, 鸡蛋, 化学物质, 菜肴, 保健功效, 维生素, 老百姓, 植物, 原料, 易学, 颜色, 口味
摘要:“西红柿炒鸡蛋”可以说是大众菜肴,它的原料很易获得,烹饪方法简单易学,口味宜人,颜色美观,很受老百姓喜爱.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说,这道菜肴营养丰富,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西红柿有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等,还含多种保健功效的植物化学物质.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谁来排解独居老人的寂寞

    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句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你只是把它看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感慨.但这真真切切是对老人晚年的写照.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疏于对老人的理解,我们无法体会和感受那已近暮年的孤独和悲凉.老人,那抹孤寂而祥和的阳光,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而糖尿病老人,又岂止是心灵上的孤独,还有疾病管理上的困难.他们不仅需要儿女的关怀,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倾听老张的心里话老张今年68岁,孙子刚考上了大学,不再需要他和老伴去照顾,完全进入了颐养天年的模式,也终于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糖尿病管理上面.作为已有10年“糖龄”的老人,老张以往的血糖控制马马虎虎,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一年前他来我这里看病,我就建议他改用胰岛素治疗,而他推说因为要接送孙子,打针太不方便,所以我给他制订了三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方案.一个月前,老张打算开始胰岛素治疗,我就建议他住院调整方案,顺便可以把眼部手术做了.

    作者:张涛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空腹血糖监测,您做对了吗?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时,不少人会定期监测空腹血糖,而忽略餐后血糖监测.问题是虽然您经常监测空腹血糖,但是您真的做对了吗?空腹血糖不等于餐前血糖一些新糖友对空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认为早餐、午餐、晚饭前测得的血糖都是空腹血糖,而实际上空腹血糖是指8~10小时内无任何能量摄入而测得的血糖值.

    作者:全明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滴滴打车给出租车司机带来的“红利”

    读者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您是不是以为我转行做新闻记者了?其实我仍然在做糖尿病教育.今天为什么会提到滴滴打车这个全国很火的APP应用软件呢?我并不是想讲出租车司机从滴滴打车等相应的打车应用软件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而是想说这个糖尿病高危人群从滴滴打车软件获得的健康帮助.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帮老父亲限盐的小妙招

    说到限盐这件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盐吃多会升高血压,而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相当多,倡导清淡少盐的膳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我父亲就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他患病已经有十多年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给出居民每日盐的摄入量是不超过6克,然而多少盐是6克的量呢?之前我们社区发过盐勺,一小勺是2克,平时我们用的啤酒瓶盖,一瓶盖就刚好是6克.但这是每个人一天的盐摄入量,也就是说只有中午和晚上需要炒菜放盐的话,每餐只能分配到3克盐,对于我父亲来说,做到这点似乎太难了,每一次我下厨做的饭菜他总是说不好吃,因为盐味太淡.

    作者:侯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加糖的绿豆汤竟然也会升高血糖

    王奶奶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这都源于王奶奶有个特别好的习惯,那就是只要吃了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就会测下血糖,看这样食物对自己的血糖有多大影响,以后就知道每次吃多少量合适了.这不,近天气炎热,王奶奶就煮了锅绿豆汤降降温,心想不放糖应该对血糖影响不大,于是下午4点左右王奶奶就喝了一大碗不放糖的绿豆,到了晚上6点吃饭前王奶奶测了测血糖,结果竟高达10.0毫摩尔/升,往常的餐前血糖一般都在6.0~ 7.0毫摩尔/升,这让王奶奶非常不解,我明明没有放糖,为什么血糖还会如此高?

    作者:张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享您的糖尿病故事——糖尿病患者可以做到工作控糖两不误

    李金锁今年58岁,现在还没有退休的他仍然坚持上班,虽然工作占据了他主要的时间,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血糖控制,曾经空腹血糖高达1 4毫摩尔/升,餐后血糖高达23毫摩尔/升,而如今他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控制得很好.作为一名上班族,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李金锁的抗糖故事.年纪轻轻发现血糖高,竞因精神压力大李金锁说别看我才五十多岁,发现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能够得上糖尿病跟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看上去不善言谈且身形比较瘦弱的李金锁究竟是为何原因得上糖尿病的呢?

    作者:绘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于磺脲类药物的困惑

    北京市朝阳区 夏x 我以前曾看过几篇文章提到,糖尿病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来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重胰岛负担,加速胰岛细胞死亡,好像还有个词叫“鞭打病牛”.可是,近我又看到有文章提出,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新的研究发现与胰岛素治疗相比,磺脲类药物治疗并不会令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得更快.

    作者:纪立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夏天坐冰窖里打麻将,糖友千万不要学

    近日一则关于“重庆市民穿棉衣坐冰窖里打麻将”的新闻受到热议.新闻还原:近日,重庆连日高温,气温直达40摄氏度,传统的消暑纳凉方式已不能满足市民对凉爽的需求,穿着棉衣在冰天雪地里打麻将成为市民们降温休闲的新方式.据悉,该冰雪馆内平均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而室外气温是近40摄氏度.游客称坐在真冰砌成的桌椅上搓着麻将,要特别小心,稍有不慎麻将就会自己滑走.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创新版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炒鸡蛋”可以说是大众菜肴,它的原料很易获得,烹饪方法简单易学,口味宜人,颜色美观,很受老百姓喜爱.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说,这道菜肴营养丰富,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西红柿有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等,还含多种保健功效的植物化学物质.

    作者:雨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让糖尿病患者终身受益的三大早期治疗

    一、降糖治疗,越早越好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而血糖降至较低水平时所产生的疗效似乎在血糖回升后仍继续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证据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及其后续1 0年随访研究,是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明确严格控制血糖后能否减少其慢性并发症为目的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期间的糖尿病相关终点、微血管病风险、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带您认识神奇的雌激素

    说到雌激素,大家并不陌生,而且与女性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如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特征等.其实除了这些作用外,雌激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还发挥着其他非常重要的作用.雌激素的神奇作用很多妇女感觉绝经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其实造成女性身体变化的关键之一就是雌激素减少,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易被糖尿病患者忽视的心脑血管疾病杀手——同型半胱氨酸

    说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使是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公众都能说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胆固醇等,却鲜有人知晓另外一个高危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实际上,它与前四者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五大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大“元凶”.1998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对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2004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宣布补充叶酸,每年可挽救4.8万人的生命(减少中风死亡3.1万人,心脏病死亡1.7万人).

    作者:黄列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给独居老人的五点健康提示

    一、加强血糖的监测老年患者的机体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低血糖,可能无常见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悸、饥饿感、头晕等),很快进入嗜睡、昏迷状态,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而对于独居老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低血糖持续超过30分钟,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脑死亡,甚至猝死.所以对于低血糖来说,“防”重于“治”.而做好血糖监测,就是独居老人“防”中重要的一步.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脂肪肝和糖尿病竟然这么近!

    脂肪肝和糖尿病竟然这么近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脂肪肝筛查该研究纳入近2500例糖尿病患者,几乎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了可靠的肝脏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超过72%的患者存在脂肪肝,17.1%的患者存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研究者总结说,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者有较高的脂肪肝发病率和肝纤维化的进展,这类患者需考虑进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筛查.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友做足部按摩好处多多

    足部保健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疑惑,不知道是否可以做足部按摩,以及如何进行按摩,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糖友进行足部按摩的好处人体足部贮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人的心、肺、肝、脾、胃、肾、肠等脏器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区,所以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各脏器的机能,可起到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

    作者:茱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古法秋葵麒麟鱼

    [主料]鲈鱼650克(鱼肉约300克)[配料]秋葵100克、鲜冬菇50克、鲜冬笋50克[调料]盐、油、胡椒粉、淀粉少许,高汤适量[做法]1.鲈鱼去头尾和鱼骨后切2厘米长方形片,加入胡椒粉并撒少许淀粉腌制备用.2.冬菇、冬笋同样切成鱼片大小的片备用.3.将主料、配料分别穿插摆入盘中上蒸锅蒸熟(开锅放入6分钟左右).4.秋葵切片焯水(水中加少许盐和油).5.把蒸锅里面的主辅料摆在盘中后用秋葵点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豆捞时蔬墨鱼条

    [主料]干豌豆100克(或鹰嘴豆)、南瓜50克[配料]墨鱼肉50克、豌豆尖100克[调料]盐少量[做法]1.干豌豆(鹰嘴豆)、南瓜蒸熟用机器打成蓉.2.墨鱼去骨,切成薄片再切成细条.3.锅内把水烧开,放入墨鱼条煮1分钟左右捞出备用.4.把豆蓉加汤、盐烧开,放入豌豆尖煮熟.5.把豌豆汤蔬菜装盘后放入墨鱼条即可食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运动金字塔,您了解吗?

    食物金字塔被大家所熟知,目的是为了指导大家正确选择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也许您还不知道,其实运动也有金字塔!饮食和运动作为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控糖方式,您在掌握了饮食金字塔的同时,也一定要了解运动金字塔,使自己在控糖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谨记加餐不加量

    医生常常建议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这样有益于控制血糖,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也采取这样的饮食策略,血糖控制尚可,但是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却没有正确理解少食多餐,反而影响了血糖控制.下面就是我遇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名糖尿病患者是怎样“少食多餐”的.[案例]张先生,65岁,2型糖尿病1 0年,目前采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近半年他的体重有些增加,我询问了他的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发现张先生的用药情况和运动量均没有太大变化,体重的问题正是出在饮食上.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