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子
(接上期)运动治疗 合理运动不仅有益于母子健康,而且可以辅助降低血糖.因此,除非孕妇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妊高症或者需要保胎(如习惯性流产或先兆流产),均应适当参加户外运动.运动宜在饭后1小时进行,持续半小时左右;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宫缩为原则;运动项目应选择较舒缓不剧烈的,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另外,运动时携带糖块、饼干、点心等,以便发生低血糖时备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读者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您是不是以为我转行做新闻记者了?其实我仍然在做糖尿病教育.今天为什么会提到滴滴打车这个全国很火的APP应用软件呢?我并不是想讲出租车司机从滴滴打车等相应的打车应用软件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而是想说这个糖尿病高危人群从滴滴打车软件获得的健康帮助.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症状或无症状而未被诊断,据报道,在国内将近70%的患者未被早期诊断,而几乎所有的糖尿病前期均被漏诊,不少糖尿病是因健康检查和术前检查而被发现的,甚至一些患者因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变、视力障碍和合并感染久治不愈等)而就诊,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使糖尿病不再“隐形”十分重要.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一、低血糖是老人健康的严重威胁“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更高,后果更严重,是因为老年人机体调节能力差、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发生低血糖后,短时间难以纠正.重视夜间低血糖 自我检查是否发生了夜间低血糖请先回答这几个问题:1.室内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您有没有发现清晨醒来睡衣或者褥子是潮湿的?2.有没有感觉睡得不安宁或者做噩梦?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主料]鸭腿肉500克[配料]沙姜50克、青椒20克、红椒20克、黄椒20克、鲜香菇20克[调料]盐、胡椒粉、料酒、蚝油、生抽、干辣椒(小米椒)各少许[做法]1.把鸭腿肉去骨,用刀背拍至松软后再用刀尖把肉上面的白筋斩断后撒盐、胡椒粉、料酒腌制30分钟.2.不粘锅烧热(不放油)把鸭脯皮朝下放煎盘上中火煎制金黄色后把锅里面的油倒出去,然后煎另一面,同样煎制金黄色后倒出锅里面的油后改小火焗(每翻一面都要把油倒出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食物金字塔被大家所熟知,目的是为了指导大家正确选择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也许您还不知道,其实运动也有金字塔!饮食和运动作为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控糖方式,您在掌握了饮食金字塔的同时,也一定要了解运动金字塔,使自己在控糖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主料]干豌豆100克(或鹰嘴豆)、南瓜50克[配料]墨鱼肉50克、豌豆尖100克[调料]盐少量[做法]1.干豌豆(鹰嘴豆)、南瓜蒸熟用机器打成蓉.2.墨鱼去骨,切成薄片再切成细条.3.锅内把水烧开,放入墨鱼条煮1分钟左右捞出备用.4.把豆蓉加汤、盐烧开,放入豌豆尖煮熟.5.把豌豆汤蔬菜装盘后放入墨鱼条即可食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王奶奶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这都源于王奶奶有个特别好的习惯,那就是只要吃了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就会测下血糖,看这样食物对自己的血糖有多大影响,以后就知道每次吃多少量合适了.这不,近天气炎热,王奶奶就煮了锅绿豆汤降降温,心想不放糖应该对血糖影响不大,于是下午4点左右王奶奶就喝了一大碗不放糖的绿豆,到了晚上6点吃饭前王奶奶测了测血糖,结果竟高达10.0毫摩尔/升,往常的餐前血糖一般都在6.0~ 7.0毫摩尔/升,这让王奶奶非常不解,我明明没有放糖,为什么血糖还会如此高?
作者:张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时,不少人会定期监测空腹血糖,而忽略餐后血糖监测.问题是虽然您经常监测空腹血糖,但是您真的做对了吗?空腹血糖不等于餐前血糖一些新糖友对空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认为早餐、午餐、晚饭前测得的血糖都是空腹血糖,而实际上空腹血糖是指8~10小时内无任何能量摄入而测得的血糖值.
作者:全明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足部保健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疑惑,不知道是否可以做足部按摩,以及如何进行按摩,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糖友进行足部按摩的好处人体足部贮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人的心、肺、肝、脾、胃、肾、肠等脏器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区,所以全面按摩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各脏器的机能,可起到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
作者:茱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生常常建议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这样有益于控制血糖,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也采取这样的饮食策略,血糖控制尚可,但是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却没有正确理解少食多餐,反而影响了血糖控制.下面就是我遇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名糖尿病患者是怎样“少食多餐”的.[案例]张先生,65岁,2型糖尿病1 0年,目前采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近半年他的体重有些增加,我询问了他的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发现张先生的用药情况和运动量均没有太大变化,体重的问题正是出在饮食上.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说到雌激素,大家并不陌生,而且与女性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如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特征等.其实除了这些作用外,雌激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还发挥着其他非常重要的作用.雌激素的神奇作用很多妇女感觉绝经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其实造成女性身体变化的关键之一就是雌激素减少,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日一则关于“重庆市民穿棉衣坐冰窖里打麻将”的新闻受到热议.新闻还原:近日,重庆连日高温,气温直达40摄氏度,传统的消暑纳凉方式已不能满足市民对凉爽的需求,穿着棉衣在冰天雪地里打麻将成为市民们降温休闲的新方式.据悉,该冰雪馆内平均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而室外气温是近40摄氏度.游客称坐在真冰砌成的桌椅上搓着麻将,要特别小心,稍有不慎麻将就会自己滑走.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句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你只是把它看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感慨.但这真真切切是对老人晚年的写照.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疏于对老人的理解,我们无法体会和感受那已近暮年的孤独和悲凉.老人,那抹孤寂而祥和的阳光,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而糖尿病老人,又岂止是心灵上的孤独,还有疾病管理上的困难.他们不仅需要儿女的关怀,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一、降糖治疗,越早越好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而血糖降至较低水平时所产生的疗效似乎在血糖回升后仍继续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证据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及其后续1 0年随访研究,是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明确严格控制血糖后能否减少其慢性并发症为目的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期间的糖尿病相关终点、微血管病风险、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强身健体离不开运动,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运动的方式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重要,现在向糖友推荐一种新的运动方法——倒走,希望能够适合您.★倒走的好处数一数防治腰背疼痛由于倒走时人体骨盆倾斜方向与正常前行时相反,因此,在倒走时腰部肌肉紧张状态能够得到放松,有利于腰肌劳损的恢复.另外倒走还可以加强背部、膝关节等处的肌肉以及颈椎等处的血液循环,可以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骨的作用,所以说长期坚持倒走可以改善腰背疼痛.
作者:陈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倾听老张的心里话老张今年68岁,孙子刚考上了大学,不再需要他和老伴去照顾,完全进入了颐养天年的模式,也终于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糖尿病管理上面.作为已有10年“糖龄”的老人,老张以往的血糖控制马马虎虎,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一年前他来我这里看病,我就建议他改用胰岛素治疗,而他推说因为要接送孙子,打针太不方便,所以我给他制订了三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方案.一个月前,老张打算开始胰岛素治疗,我就建议他住院调整方案,顺便可以把眼部手术做了.
作者:张涛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主料]鲈鱼650克(鱼肉约300克)[配料]秋葵100克、鲜冬菇50克、鲜冬笋50克[调料]盐、油、胡椒粉、淀粉少许,高汤适量[做法]1.鲈鱼去头尾和鱼骨后切2厘米长方形片,加入胡椒粉并撒少许淀粉腌制备用.2.冬菇、冬笋同样切成鱼片大小的片备用.3.将主料、配料分别穿插摆入盘中上蒸锅蒸熟(开锅放入6分钟左右).4.秋葵切片焯水(水中加少许盐和油).5.把蒸锅里面的主辅料摆在盘中后用秋葵点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说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使是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公众都能说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胆固醇等,却鲜有人知晓另外一个高危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实际上,它与前四者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五大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大“元凶”.1998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对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2004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宣布补充叶酸,每年可挽救4.8万人的生命(减少中风死亡3.1万人,心脏病死亡1.7万人).
作者:黄列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一、加强血糖的监测老年患者的机体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低血糖,可能无常见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悸、饥饿感、头晕等),很快进入嗜睡、昏迷状态,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而对于独居老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低血糖持续超过30分钟,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脑死亡,甚至猝死.所以对于低血糖来说,“防”重于“治”.而做好血糖监测,就是独居老人“防”中重要的一步.
作者:《糖尿病天地》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