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运芝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治疗参考方法 .方法选取于该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急救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参照组,每组平均有24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治疗,护理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实施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治愈率(95.83%)明显高于参照组(70.83%),而参照组的死亡率(29.17%)明显高于护理组(4.17%),同时护理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脉压、尿糖、HbA1c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急救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具有明显护理效果,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高.
作者:蒋艳萍;宋秀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脾切除术后,伤口并发感染迁延不愈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该院感染科自2017年2月—2018年1月所接诊的64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脾切除术治疗,且出现伤口并发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基础组与干预组,前者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满意度加以分析、观察.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基础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7,P<0.05).结论 对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脾切除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可改善切口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莉莉;王蓉蓉;李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来该中心接受治疗的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治疗的则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00%,相比于对照组的80.00%明显升高(P<0.05).②血糖及血压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③血生化及肾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00%与1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促进肾脏功能改善,值得重视.
作者:徐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共48例,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的分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产生情况及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麻木、角膜炎、脑脊液漏、咀嚼肌功能丧失等并发症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经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术治疗糖尿病合并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减少了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牟壮;盛学东;焦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RBP4(尿中枢视黄醇结合蛋白)、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近侧对孕早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至该院接受产检的孕早期孕妇200例作前瞻性研究,并对200例孕妇随访跟踪至孕中期,次过程经病理性检验出妊娠糖尿病孕妇及耐糖量异常孕妇,并将其与正常孕妇进行对比,分别为妊娠糖尿病组(n=64)、耐糖异常组(n=66)、对比组(n=70),对3组血清RBP4、hs-CRP水平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妊娠糖尿病血清RBP4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耐糖异常组与对比组(P<0.05);耐糖异常组与对比组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RBP4、hs-CRP水平联合检测可对孕早期糖尿病进行有效诊断与预防,属于孕早期糖尿病的重要检验指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于红博;王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曲美他嗪对伴有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探讨曲美他嗪在伴有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伴有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2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扩张冠脉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口服,随访至入组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心绞痛发作次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6例)和14.4%(15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7,P=0.048);心绞痛发生率为15.0%(15例)和26.9%(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7,P=0.037).结论 对于伴有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血脂情况,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足胻消肿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9月50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足胻消肿汤.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2.0%,对照组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血肌酐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胻消肿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幸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50例该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的甲组,随机选另50名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纳入乙组,分别测定其体内的血脂成分含量,包括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以及HDL(高密度脂蛋白).结果 甲组患者的TG、TC、LDL含量均显著高于乙组,而HDL含量甲组却低于乙组(P<0.05).结论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体内可测血脂成分的含量显著增高,这对于判断被检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金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患者中,伴随糖尿病的120例自愿加入该次实验研究,纳入实验后将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Jorg Bubeck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各个时间点出现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HR、MAP、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个时间点的水平相比去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伴随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的麻醉方式会对患者术后感染率和血流动力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无较大改善,采取Jorg Bubeck硬膜外麻醉处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促进血流动力学水平的稳定.
作者:刘刚;田新村;陈家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该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入的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均2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研究组血糖控制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值得应用.
作者:叶瑞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科糖尿病妇女住院期间优质护理注意事项及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该院糖尿病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两组产科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科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4.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产科糖尿病妇女住院满意度,减少不良情绪,同时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燕玲;李浩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良好的饮食控制能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齐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遴选8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跌倒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预计发生跌倒的低风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跌倒专项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研究产科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的危险因素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所造成的产生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照实验法,选取2018年3—8月在该院收治的44例GDM患者进行观测,并且选取了在同一时间收治的66例在孕期没有耐糖量数据异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有GDM的孕妇病情产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这些不良因素造成母婴妊娠结局的原因.结果 作为GDM组患有糖尿病的妊娠期孕妇拥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不良妊娠病史以及身体体质比例失常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的几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家族糖尿病病史和不良妊娠病史的高龄产妇相比于对照组孕妇更容易对新生儿产生不良结局.
作者:王会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糖尿病组),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非糖尿病组),25名健康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68.00%,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36.00%,健康人没有发生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3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FPG、Flns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而ISI明显低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γ=0.332,0.420;P<0.05),与ISI具有负相关性(γ=-0.338,-0.379;P<0.05).结论 与糖代谢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HOMA-IR均较高,而ISI均较低,且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与ISI具有负相关性.
作者:蔡贤惠;叶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症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2)以及探析组(n=32),比对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在此治疗基础上为探析组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探析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6.88%,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的81.25%,其中,比对组病情缓解患者为26例、治疗无效患者为6例,探析组病情缓解患者为31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13%,明显高于探析组患者的9.38%,其中,比对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计9例,探析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计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探析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2组各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5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5.63%,探析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2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够加快其病情缓解、提升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
作者:孙晋华;许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中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胰岛素,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加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5.38%,经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指数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甘精胰岛素增加格列美脲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状况,对其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改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陈颖;刘淑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控制血糖,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沈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妇产科接收并予以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探究组(n=40)与对比组(n=39),分别开展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护理前干预前两组血糖及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探究组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水平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障患者腹中胎儿安全与健康,因而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董翠芳;黄碧英;陈玉;吴国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内科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6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发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控制血糖.对照组73例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73例应用缬沙坦治疗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变化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SBP、DBP、FBG、2 hPG、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FBG、2 hPG、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SBP和DBP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氨氯地平相比,老年新发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采用缬沙坦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指标的效果更优,整体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吕小飞;陈露雨;刘祎婷;范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