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金广艳

关键词:米非司酮, 糖尿病, 围绝经期功血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的糖尿病妇女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E2、LH、P、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糖尿病妇女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依从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双轨道互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7.01±2.16)mmol/L、甘油三脂(2.31±0.65)mmol/L、餐后2 h血糖(8.20±2.38)mmol/L、总胆固醇(4.63±1.3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用药(2.96±0.76)分、情绪控制(2.86±0.47)分、规律饮食(2.79±0.75)分、坚持运动(2.76±0.42)分、胰岛素使用(2.38±0.19)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血脂水平,提升依从性.

    作者:孙运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用药教育分享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病,患者终生服药,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通过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重度肥胖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用药教育进行总结分享,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宁微微;韩景霞;赵宏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全面收集2018年3月以前发表的以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逐一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4.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只有3篇明确描述随机方法.Meta分析结果提示西格列汀组改善空腹血糖优于瑞格列奈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28,-0.10),P<0.0001];西格列汀组改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瑞格列奈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WMD-0.05,95%CI(-0.24,0.15),P=0.64]和[WMD-0.02,95%CI(-0.11,0.07),P=0.68];西格列汀组降低BMI的幅度大于瑞格列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4,95%CI(-1.73,-1.15),P<0.00001].结论 目前资料表明,西格列汀组改善血糖情况非劣效于瑞格列奈组,且对体重影响更小、低血糖事件更少,但此次所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等级不高,对结果的论证强度具有一定影响,建议今后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作者:余亚信;胡鹏里;陈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选定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随机选择33例联合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33例单纯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较高,但HDL-C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单发病灶率低于对照组,多发病灶、腔隙性病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明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定期做好血脂检测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予以科学监控病情,并做相应调整,切实保证患者病情平稳.

    作者:王弘杰;吴迪;冉淑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其围术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取其中125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无差异性的原则将其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保守组患者为保守治疗患者,手术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保守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婚患者与已婚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保守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手术组患者,而患者文化水平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P<0.05).手术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证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患者心理情绪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都是影响其心理情绪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琪;刘豪杰;周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间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HOMA-β(84.5±26.4),HOMA-IR(2.8±0.3),空腹血糖(6.1±0.8)mmol/L,餐后2 h血糖(8.6±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相比于单独用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血糖稳定,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成辉;郭芳;何丽芳;肖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74.2%(P<0.05);观察组FPG、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能明显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史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对糖尿病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以2016年6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及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6.47±0.48)mmol/L、致残率为11.36%、死亡率为2.27%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参与该次研究,并根据治疗所用药物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于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药物,同时还要求采用银杏达莫注射.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参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玉;周承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临床上运用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收住入院并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可比性强,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4 h蛋白尿的含量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过滤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高效安全,临床绩效稳定,考核性强,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且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与分析.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实施常规化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控制血糖的情况以及终妊娠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一直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巨大儿、妊高症以及刨宫产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将患者的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果的几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普遍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给予甘露醇治疗,实验组38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降低幅度、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脑水肿体积、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现象,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晏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奥扎格雷钠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对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将84例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止吐、镇静、降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流速度、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显著改善供血不足症状,加快血流速度.

    作者:盛世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该次护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多样化护理,观察、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干预状况对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饮食状况、运动状况、用药依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对比,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状况比对照组更稳定,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干预效果,能够从饮食、用药依从、运动、血糖控制等各方面发挥干预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巧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特效三消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特效三消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8)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二甲双胍,0.5 g/次,口服,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特效三消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效三消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韩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一共80例作为该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按照患者手术前血糖浓度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上患者),将两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2.01±1.15)d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浓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应对手术方式和麻醉慎重考虑,患者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伤口愈合时间,而在患者围手术期间应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能降低术后感染情况,改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严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低强度运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4.39%,其中保护性约束率12.20%,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48.78%,其中保护性约束率41.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0.24%,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也能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华妹;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加用拜糖平治疗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均为该院慢性病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n=51)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2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2.2%,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率为3.9%,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取拜糖平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糖水平,防范低血糖事件,并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黄元凤;周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提高眼科手术水平.方法 收集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行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来该院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研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研究组在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术后并发症产生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孔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格列苯脲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于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10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围产期与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为9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期及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对围产期与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有较强的稳定作用,值得实施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