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巧平
目的 研究CT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6例,其中43例患者为单纯肺结核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影像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双肺受累占比93.02%、肺前部或下叶基底段占比为60.47%、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占比为90.70%、两叶或两叶以上占比为65.12%,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和病变累及范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单发空洞占比为16.28%、并多发空洞占比为18.60%、支气管播散灶占比为74.42%、斑片状大片融合大片状高密影占比为58.14%,两组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杨杰;李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间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HOMA-β(84.5±26.4),HOMA-IR(2.8±0.3),空腹血糖(6.1±0.8)mmol/L,餐后2 h血糖(8.6±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相比于单独用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血糖稳定,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成辉;郭芳;何丽芳;肖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对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96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降糖降血脂、补钙排磷以及贫血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相关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酶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78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分布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感受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为71.7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1例(3.33%)、糖尿病足2例(6.67%)、瘙痒1例(3.33%),无化脓,皮肤损伤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3例(10.00%)、糖尿病足4例(13.33%)、瘙痒4例(13.33%)、化脓2例(6.67%),皮肤损伤发生率43.33%(13/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损伤情况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30,P=0.000).观察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21例(70.00%)、一般满意7例(23.33%)、不满意2例(6.67%),满意度93.33%(28/30),对照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16例(53.33%)、一般满意8例(26.67%)、不满意6例(20.00%),满意度80.00%(24/30),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76,P=0.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皮肤损伤,促进其皮肤健康,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田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联合胰岛素(Ins)对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医院选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实验组患者15例(32个创面),具有慢性伤口的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照组患者15例(29个创面),判断2组4周的创面修复情况,愈合时间及4周内总愈合率.结果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慢性伤口,明显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实验组4周内总愈合率达93.75%,高于对照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与胰岛素联用治疗明显促进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具有临床依据.
作者:刘碧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科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糖尿病妇女103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进行常规人工流产的102例糖尿病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率为100%,宫颈扩张松弛率为8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优于对照组52.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6.8±0.6)mmol/L,较人工流产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妇女进行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患者血糖应激性增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来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糖尿病组(观察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以多支病变及弥漫性长病变为主.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弥漫性及多支病变,血管受累广泛,病变重,预后较差,临床上要提高对该类患者的风险认识,加强管理.
作者:刘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即研究组(n=33)、常规组(n=33),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曹锦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依从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双轨道互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7.01±2.16)mmol/L、甘油三脂(2.31±0.65)mmol/L、餐后2 h血糖(8.20±2.38)mmol/L、总胆固醇(4.63±1.3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用药(2.96±0.76)分、情绪控制(2.86±0.47)分、规律饮食(2.79±0.75)分、坚持运动(2.76±0.42)分、胰岛素使用(2.38±0.19)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血脂水平,提升依从性.
作者:孙运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回顾8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包括各项化验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CR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GCS评分(9.97±2.69)分、血磷(0.71±0.58)mg/L均显著低于存活组的(12.61±1.72)分及(0.97±0.5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23.91±8.73)×109/L、血肌酐(142.14±81.34)μmol/L、CRP(207.74±168.54)mg/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14.17±6.71)×109/L、(89.47±22.51)μmol/L、(127.52±71.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CRP越高,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大.结论 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预后,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CRP是影响患者预后及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
作者:胡鹏里;余亚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高琴;谷沛;仝志超;王娟;史日东;李佳伟;李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床上运用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收住入院并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可比性强,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4 h蛋白尿的含量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过滤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高效安全,临床绩效稳定,考核性强,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提高眼科手术水平.方法 收集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行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来该院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研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研究组在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术后并发症产生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孔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该文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20例,上述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护理方式则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极小,但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佳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一共80例作为该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按照患者手术前血糖浓度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上患者),将两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2.01±1.15)d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浓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应对手术方式和麻醉慎重考虑,患者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伤口愈合时间,而在患者围手术期间应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能降低术后感染情况,改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严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10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围产期与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为9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期及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对围产期与新生儿的相关指标情况有较强的稳定作用,值得实施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探讨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使用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吴超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以2016年6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及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6.47±0.48)mmol/L、致残率为11.36%、死亡率为2.27%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给予甘露醇治疗,实验组38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降低幅度、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脑水肿体积、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现象,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晏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