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秀芬
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前往该门诊接受诊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 70例糖尿病患者经门诊护理干预,平均认知率、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洪霞;张建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间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HOMA-β(84.5±26.4),HOMA-IR(2.8±0.3),空腹血糖(6.1±0.8)mmol/L,餐后2 h血糖(8.6±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相比于单独用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血糖稳定,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成辉;郭芳;何丽芳;肖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依从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7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双轨道互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7.01±2.16)mmol/L、甘油三脂(2.31±0.65)mmol/L、餐后2 h血糖(8.20±2.38)mmol/L、总胆固醇(4.63±1.3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用药(2.96±0.76)分、情绪控制(2.86±0.47)分、规律饮食(2.79±0.75)分、坚持运动(2.76±0.42)分、胰岛素使用(2.38±0.19)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血脂水平,提升依从性.
作者:孙运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针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开展必要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来针对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选择30例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盲选的方式将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于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干预方式,而针对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普通的干预护理方式,针对两种护理方式的终临床效果展开必要的研究以及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患者自身的满意程度整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一步的加强患者自身的围术期护理,从而更好的针对患者预后起到改善作用,对于更好的推进患者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群英;陈联华;徐雪霞;许燕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科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糖尿病妇女103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进行常规人工流产的102例糖尿病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率为100%,宫颈扩张松弛率为8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优于对照组52.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6.8±0.6)mmol/L,较人工流产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妇女进行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患者血糖应激性增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特效三消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8)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二甲双胍,0.5 g/次,口服,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特效三消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效三消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韩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和教育,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控制空腹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辅以三餐时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HbA1c、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时间短,更少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比诺和灵N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云水;徐希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1例(3.33%)、糖尿病足2例(6.67%)、瘙痒1例(3.33%),无化脓,皮肤损伤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3例(10.00%)、糖尿病足4例(13.33%)、瘙痒4例(13.33%)、化脓2例(6.67%),皮肤损伤发生率43.33%(13/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损伤情况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30,P=0.000).观察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21例(70.00%)、一般满意7例(23.33%)、不满意2例(6.67%),满意度93.33%(28/30),对照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16例(53.33%)、一般满意8例(26.67%)、不满意6例(20.00%),满意度80.00%(24/30),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76,P=0.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皮肤损伤,促进其皮肤健康,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田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进行产后母乳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产后人工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后糖代谢情况及BMI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产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42 d的糖代谢水平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前的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时,两组患者BMI指数均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糖代谢水平恢复.
作者:梁世芳;毛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102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实施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合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以及两组孕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应用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可行,有助于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廖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提高眼科手术水平.方法 收集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行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来该院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研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研究组在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术后并发症产生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孔淑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观察组给予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13.4%(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王福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多普勒超声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共8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转化的动脉管径更加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7,P<0.05).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以及重复性高的特点.
作者:王肃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创面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足部溃烂创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lc、足部溃烂创面、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的空腹血糖、HbAlc、足部溃烂创面、不良请见发生情况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患者进行足部溃烂创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娟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全面收集2018年3月以前发表的以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逐一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4.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只有3篇明确描述随机方法.Meta分析结果提示西格列汀组改善空腹血糖优于瑞格列奈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28,-0.10),P<0.0001];西格列汀组改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瑞格列奈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WMD-0.05,95%CI(-0.24,0.15),P=0.64]和[WMD-0.02,95%CI(-0.11,0.07),P=0.68];西格列汀组降低BMI的幅度大于瑞格列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4,95%CI(-1.73,-1.15),P<0.00001].结论 目前资料表明,西格列汀组改善血糖情况非劣效于瑞格列奈组,且对体重影响更小、低血糖事件更少,但此次所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等级不高,对结果的论证强度具有一定影响,建议今后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作者:余亚信;胡鹏里;陈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回顾8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包括各项化验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CR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GCS评分(9.97±2.69)分、血磷(0.71±0.58)mg/L均显著低于存活组的(12.61±1.72)分及(0.97±0.5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23.91±8.73)×109/L、血肌酐(142.14±81.34)μmol/L、CRP(207.74±168.54)mg/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14.17±6.71)×109/L、(89.47±22.51)μmol/L、(127.52±71.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CRP越高,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大.结论 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预后,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CRP是影响患者预后及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
作者:胡鹏里;余亚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8例)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如: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所用时间)进行评价,此外还对比了两组患儿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前糖尿病患儿各项指标发现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林素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7年9月,病例数为128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率差异.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0.94%,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良好,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燕平;谢群英;陈联华;徐雪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74.2%(P<0.05);观察组FPG、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能明显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史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应用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的症状改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来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74例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例)进行单一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3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同时包括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37例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形成终的治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迅速消失,改善肺功能以及血糖指标,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作者:宋秀婧;顾少岩;张尧;杨铁波;刘仁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