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欣
目的 观察择期引产干预与自然临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择期引产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自然临产)与实验组(80例:择期引产).结果 实验组患者终止妊娠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给予择期引产干预可有效降低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以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玲;陈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观察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5.7±0.6)mmol/L、2 hPG(7.9±0.7)mmol/L、HbA1c(6.50±0.4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列为观察组,将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内分泌情况和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 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和 HOMA-IR 普遍高于单一 2 型糖尿病患者, 易导致病症加重并引起多种并发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有效根治,可稳定患者的内分泌和糖类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对稳定病情和延缓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童颖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病患给予多元化护理设为多元组,每组各4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患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多元组病患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元组病患的妊娠期高血压、 胎儿窘迫、 剖宫产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作者:陈翠英;丁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使用多样性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比对照组(82.50%)高(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7.50%)与对照组(85.0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后,护理效果好,能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的血统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情况.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观察组患者接受皮下持续泵注射,对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是(17.66±5.31)mmol/L,对照组是(16.99±6.54)mmol/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 h平均血糖是(7.78±1.22)mmol/L,对照组是(9.25±2.26)mmol/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风险事故发生,发生率是6.67%,对照组有37例风险事故发生,发生率是82.22%.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护理风险,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潘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低血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进展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26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本组患者的低血糖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再采用方差分析模型对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逐年的平均变化值进行计算,进而对低血糖与综合健康状况的变化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对该组患者随访2年,该组患者中有151例(66.81%)患者曾口服降糖药,其HbAlc的平均值为6.37%.在随访期间,有108例(47.7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有低血糖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时长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低血糖组既往吸烟患者的构成比、伴随糖尿病并发症的构成比均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糖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综合预测指标,但是非心血管事件,在没有心脏病史的人群中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应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17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其按照自主意愿选择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PI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时的N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对空腹血糖及HbA1c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许盈盈;叶励超;蔡乾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该院6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满意占比;下肢骨折愈合时间、糖尿病控制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指标、下肢行走功能、独立生活指数、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骨折愈合时间、糖尿病控制时间、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糖控制指标、下肢行走功能、独立生活指数、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控制指标、下肢行走功能、独立生活指数、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在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下肢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时间缩短,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冬梅;陈宝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依据患者的射血分数(EF)结果将其分为4组:30%60%3例.记录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内瘘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量血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 IL),并采用辛普森法行心脏彩超测量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内径RVd).结果 30%0.05);30%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动静脉内瘘心功能
作者:项莹;王秋杰;鲁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皮肤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行直肠癌根治术且合并糖尿病的78例患者为研究目标,纳入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将其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直肠癌根治术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皮肤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9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评价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加强术中皮肤护理,有助于减少术中压疮,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则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治疗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缩短控制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腰围、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I、WC、HbA1c、2 hPBG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TC、TG、LDL-C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将其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于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初发2型糖尿病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磺脲类+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方案控制血糖,观察组30例,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控制血糖.治疗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3个月后HBA1C、胰岛 β 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HbAlc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胰岛 β 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修复有利.
作者:林新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早期规则抗结核运用到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在2015年10月—2017年9月这一段时间之中该院接收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4例,并凭借不同治疗方式施行分组,组一52例患者辅以常规的治疗,组二52例患施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康复时间、痰菌转阴率、空腹血糖、病灶减小率.结果 组二患者的治疗疗效、康复时间、痰菌转阴率、空腹血糖、病灶减小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 早期规则抗结核在运用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行治疗后,能够促使患者的各类表现获得好转,提升治疗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孙爱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探讨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80例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稳糖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分析自拟稳糖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0.0%,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毅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起到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中共选择136例在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份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达美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脂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舒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7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另67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各个时间窗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血糖升高,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有效维持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妇体重,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接收的750例孕妇中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5例孕妇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该院85例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分组,根据孕妇24周到分娩前孕妇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5.41±0.3)kg/m2显著高于A组(2.46±0.3)kg/m2与B组(3.84±0.3)kg/m2,妊娠终止时间(37.8±1.0)周短于A组(39.5±1.0)周与B组(40.2±1.0)周;3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并发症发生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窘迫并发症发生显著高于A组;3组围产儿窒息、湿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并发症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提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临床需要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有效治疗,维持正常血糖,控制体重增长,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将其中50例合并糖尿病的肾结石患者视作糖尿病组,将另外60例单纯肾结石患者视作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非糖尿病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出现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结石直径大、手术时间长、术中灌注量多.结论 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可行性,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经爽;黄志扬;张文彬;辛军;叶燕乐;吕联辉;周金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