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陈玲

关键词:糖尿病, 冠心病, 多样性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使用多样性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比对照组(82.50%)高(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7.50%)与对照组(85.0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后,护理效果好,能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 单独尿糖检测的灵敏度为40.00%(4/10),单独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灵敏度为40.00%(4/1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0.00%(9/10),联合检测数据与两种单独检测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与联合检测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王柏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至该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3年5月—2017年5月,依据是否出现医院感染进行分组,对其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600例患者中共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5.33%(32/600),所有感染患者中,以呼吸道作为多的感染部位,共有17例,占比为53.13%,泌尿道感染共有8例,占比为25.00%,口腔感染共有3例,占比为9.38%,皮肤软组织感染共有3例,占比为9.38%,胃肠道感染共有1例,占比为3.13%,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P<0.05);单因素分析得知感染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年龄、空腹血糖值、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并发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与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空腹血糖值较高(P<0.05).结论 严格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曾秀玉;林丽玲;陈夏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预防研究

    目的 探究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中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纳入86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中均纳入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口腔维护,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患者的疾病康复信心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例(4.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3例(30.2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树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到该社区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予以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生期发生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围生期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程度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陈星;陈丽;蔡钱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心功能评估重要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依据患者的射血分数(EF)结果将其分为4组:30%60%3例.记录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内瘘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量血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 IL),并采用辛普森法行心脏彩超测量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内径RVd).结果 30%0.05);30%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动静脉内瘘心功能

    作者:项莹;王秋杰;鲁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与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对比

    目的 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与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接收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21例.予以参照组电汽化术治疗,予以研究组等离子电切治疗.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为71.43%,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5.24%(P<0.05);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中血糖指标等情况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和参照组组间IPSS分、Qmax情况对比,治疗后IPSS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Qmax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行电汽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手术止血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改善患者血糖指标,能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丁华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其血糖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73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照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单一治疗组(n=35)与联合治疗组(n=38),单一治疗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72,P=0.0629),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75,P=0.062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4327,P=0.1026),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211,P=0.0105),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4929,P=0.026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单一治疗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026,P=0.0204).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0,P=0.0692),联合治疗组共计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3%,单一治疗组共计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作者:宋淑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将其中50例合并糖尿病的肾结石患者视作糖尿病组,将另外60例单纯肾结石患者视作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非糖尿病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出现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结石直径大、手术时间长、术中灌注量多.结论 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可行性,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经爽;黄志扬;张文彬;辛军;叶燕乐;吕联辉;周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液体复苏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Ⅰ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Ⅰ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予以研究,依照随机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实验组(n=40).两组患者均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先快后慢补液,实验组患者匀速补液,对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脑水肿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血钾、血钠、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脑水肿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少娟;林新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使用多样性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比对照组(82.50%)高(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7.50%)与对照组(85.0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后,护理效果好,能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低血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分析低血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进展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26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本组患者的低血糖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再采用方差分析模型对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逐年的平均变化值进行计算,进而对低血糖与综合健康状况的变化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对该组患者随访2年,该组患者中有151例(66.81%)患者曾口服降糖药,其HbAlc的平均值为6.37%.在随访期间,有108例(47.7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有低血糖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时长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低血糖组既往吸烟患者的构成比、伴随糖尿病并发症的构成比均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糖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综合预测指标,但是非心血管事件,在没有心脏病史的人群中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退休空勤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和研究

    目的 探讨退休空勤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退休空勤人员年度体检报告时发现了70例的糖尿病患者,将采用随机数学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将服用盐酸二甲双肌片,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饭后嚼服,同时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辅导和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患者持续的治疗3个月,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对比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更接近于正常人水平;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正常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出现了1例腹胀和食欲不振的反应,都已自行缓解.结论 服用阿卡波糖片并且进行心理辅导,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空勤人员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赵贤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实验,探寻有可能引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因素,并能够在以后的治疗中对症下药,做到防护结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对患者的提升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糖尿病病例,通过临床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单一变量对比的方法,对每一项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逐一排查,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其中共有1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0%.其中年龄、空腹血糖指标、病程、并发症、使用药物的时间等因素都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感染,从护理的角度来讲应当重点关切,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护理工作上着重对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相应控制,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该院在糖尿病方面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该院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童阿英;陈丽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初发2型糖尿病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磺脲类+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方案控制血糖,观察组30例,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控制血糖.治疗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3个月后HBA1C、胰岛 β 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HbAlc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胰岛 β 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修复有利.

    作者:林新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糖尿病的用药方法进行总结、探讨,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从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者中,筛选7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各38例,组间可比性充分.对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胰岛素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在胰岛素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二甲双胍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基本保持一致,分组接受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改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基本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二甲双胍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加重患者不良反应,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黄宝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9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还是用了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有3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复发,复发率是6.7%,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的低血糖复发,复发率是17.8%,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优秀,患者的血糖水平受控理想,低血糖的复发率下降,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80例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稳糖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分析自拟稳糖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0.0%,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毅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评价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5例则采取中药治疗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在并发症再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1.11%,和对照组的57.78%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仲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病患给予多元化护理设为多元组,每组各4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患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多元组病患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元组病患的妊娠期高血压、 胎儿窘迫、 剖宫产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作者:陈翠英;丁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