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预防研究

林树庆

关键词: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 糖尿病足, 护理模式, 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中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纳入86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中均纳入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口腔维护,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患者的疾病康复信心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例(4.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3例(30.2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观察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lc、BMI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爱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观察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是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肾病,酮症酸中毒,白内障的并发症率分别为6%、2%、0%,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分别为1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发病率,对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 单独尿糖检测的灵敏度为40.00%(4/10),单独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灵敏度为40.00%(4/1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0.00%(9/10),联合检测数据与两种单独检测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与联合检测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王柏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7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另67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各个时间窗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血糖升高,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加巴喷丁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40例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对象,以不同疗法作分组依据,对照组20例行硫辛酸治疗,研究组20例行加巴喷丁联合硫辛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给予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锦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 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有效维持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妇体重,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接收的750例孕妇中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5例孕妇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该院85例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分组,根据孕妇24周到分娩前孕妇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5.41±0.3)kg/m2显著高于A组(2.46±0.3)kg/m2与B组(3.84±0.3)kg/m2,妊娠终止时间(37.8±1.0)周短于A组(39.5±1.0)周与B组(40.2±1.0)周;3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并发症发生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窘迫并发症发生显著高于A组;3组围产儿窒息、湿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并发症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提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临床需要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有效治疗,维持正常血糖,控制体重增长,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择期引产干预与自然临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择期引产干预与自然临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择期引产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自然临产)与实验组(80例:择期引产).结果 实验组患者终止妊娠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给予择期引产干预可有效降低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以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玲;陈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初发2型糖尿病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磺脲类+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方案控制血糖,观察组30例,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控制血糖.治疗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3个月后HBA1C、胰岛 β 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HbAlc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胰岛 β 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修复有利.

    作者:林新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化白蛋白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糖化白蛋白水平和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大于等于150 mL/24 h,称为观察组;另外再在同时期选23例早期2型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的患者作为该次的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都进行糖化白蛋白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化白蛋白水平,并对各项化学指标(三酰甘油、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进行对比研究,后得出结论.结果 据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糖化白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种化学指标都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糖化白蛋白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糖化白蛋白水平和尿蛋白的水平呈线性关系,据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可知,糖化白蛋白会影响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以及会诱导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结论 糖化白蛋白水平是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还可以使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析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的血统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情况.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观察组患者接受皮下持续泵注射,对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是(17.66±5.31)mmol/L,对照组是(16.99±6.54)mmol/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 h平均血糖是(7.78±1.22)mmol/L,对照组是(9.25±2.26)mmol/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风险事故发生,发生率是6.67%,对照组有37例风险事故发生,发生率是82.22%.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护理风险,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潘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引导体验式学习在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引导体验式学习在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2月80例糖尿病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42例采用引导体验式学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实操规范率及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方法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操作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体验式学习可以提高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技能,减少自我注射胰岛素时错误操作事件,有利于患者理解和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缪宇萍;李素娟;周丽娜;邵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安达唐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安达唐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4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包括48例患者,和对照组包含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安达唐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G、2 hPG和HbA1C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FPG、2 h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胰岛素剂量、hormer胰岛素抵抗指数均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胰岛素剂量、hormer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MI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BM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安达唐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既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又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质量,是当前临床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列为观察组,将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内分泌情况和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 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和 HOMA-IR 普遍高于单一 2 型糖尿病患者, 易导致病症加重并引起多种并发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有效根治,可稳定患者的内分泌和糖类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对稳定病情和延缓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童颖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退休空勤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和研究

    目的 探讨退休空勤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退休空勤人员年度体检报告时发现了70例的糖尿病患者,将采用随机数学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将服用盐酸二甲双肌片,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饭后嚼服,同时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辅导和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患者持续的治疗3个月,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对比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更接近于正常人水平;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正常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出现了1例腹胀和食欲不振的反应,都已自行缓解.结论 服用阿卡波糖片并且进行心理辅导,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空勤人员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赵贤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预防研究

    目的 探究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中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纳入86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中均纳入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口腔维护,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患者的疾病康复信心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例(4.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3例(30.2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树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与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治疗前后的HbA1c、FPG、2 hPG、血浆黏度、TC、TG、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FPG、2 hPG以及血浆黏度、TC、T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bA1c、FPG、2 hPG均优于治疗前,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TC、T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A1c、FPG、2 hPG以及血浆黏度、TC、T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抗抑郁治疗在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应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17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其按照自主意愿选择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PI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时的N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对空腹血糖及HbA1c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许盈盈;叶励超;蔡乾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围手术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0例护理1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另40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护理1组总有效率(97.50%)与护理2组相比(82.5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护理1组心理障碍解除人数明显高于护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观察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5.7±0.6)mmol/L、2 hPG(7.9±0.7)mmol/L、HbA1c(6.50±0.4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行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尿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尿白蛋白、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肾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林晓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