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丽
目的 分析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作为基础,对其中方剂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软件,明确用药规律,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干预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在220首方剂中,208味药物应用频率达到2258次,应用次数较为频繁的为黄芪、当归、白术、川芎、大黄、熟地黄等.补虚类药物应用频次高,清热药物次之,活血化瘀药物位居第3,利水渗湿药物位居第4,理气、化痰类药物在其中应用同样较为频繁,这些结论或者数据能够反映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规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做出参考.结论 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应当注重益气养阴、补脾益肾,还需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明确肝肾间关系,才可对糖尿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引导体验式学习在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2月80例糖尿病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42例采用引导体验式学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实操规范率及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方法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操作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体验式学习可以提高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技能,减少自我注射胰岛素时错误操作事件,有利于患者理解和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缪宇萍;李素娟;周丽娜;邵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月—2017月7月期间该院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发病后的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选择自行入院接受急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选择拨打120电话接受院前急救入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P=0.001,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进行院前急救对策保证治疗佳时机效果显著,优于自行入院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骨折患者,68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采用红蓝球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其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陈蓉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40例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对象,以不同疗法作分组依据,对照组20例行硫辛酸治疗,研究组20例行加巴喷丁联合硫辛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给予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锦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起到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中共选择136例在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份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达美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脂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舒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对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7.12±1.20)mmol/L]、餐后2 h血糖[(8.59±1.35)mmol/L]相比对照组[(8.69±1.13)、(10.08±1.20)mmol/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56%)相比对照组(75.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79.32±2.25)分]相比对照组[(70.32±2.36)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相比对照组(25.0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该院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童阿英;陈丽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在产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该次研究时段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段内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8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将82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样本均41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应用于实验组中,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早产率、阴道分娩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糖水平、早产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阴道分娩率实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既可降低血糖水平、早产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松真;王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病患给予多元化护理设为多元组,每组各4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患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多元组病患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元组病患的妊娠期高血压、 胎儿窘迫、 剖宫产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作者:陈翠英;丁龙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低血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进展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26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本组患者的低血糖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再采用方差分析模型对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逐年的平均变化值进行计算,进而对低血糖与综合健康状况的变化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对该组患者随访2年,该组患者中有151例(66.81%)患者曾口服降糖药,其HbAlc的平均值为6.37%.在随访期间,有108例(47.7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有低血糖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时长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低血糖组既往吸烟患者的构成比、伴随糖尿病并发症的构成比均高于无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糖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综合预测指标,但是非心血管事件,在没有心脏病史的人群中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3%与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作者:蔡燕芳;欧阳丽;陈燕娇;关枫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围手术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0例护理1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另40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护理1组总有效率(97.50%)与护理2组相比(82.5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护理1组心理障碍解除人数明显高于护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C肽(C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验对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PG)、CP、HbA1c水平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分析HbA1c与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FPG(10.79±3.23)mmol/L、2 hPG(13.76±3.42)mmol/L及HbA1c(11.95±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0.59)mmol/L、(3.69±0.29)mmol/L和(5.03±0.47)%(P<0.05),CP水平(0.89±0.0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66)μg/L(P<0.05);HbA1c与CP呈负相关关系(r=-6.653,P=0.041),与FPG呈正相关关系(r=0.445,P=0.037).结论 CP与HbA1c联合检验可为可为医师诊断DM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于澜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退休空勤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退休空勤人员年度体检报告时发现了70例的糖尿病患者,将采用随机数学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将服用盐酸二甲双肌片,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饭后嚼服,同时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辅导和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患者持续的治疗3个月,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对比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更接近于正常人水平;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正常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出现了1例腹胀和食欲不振的反应,都已自行缓解.结论 服用阿卡波糖片并且进行心理辅导,饮食调节及运动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空勤人员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赵贤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中2014年7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中均包括1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优,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依据患者的射血分数(EF)结果将其分为4组:30%60%3例.记录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内瘘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量血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 IL),并采用辛普森法行心脏彩超测量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内径RVd).结果 30%0.05);30%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动静脉内瘘心功能
作者:项莹;王秋杰;鲁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日益增高并持续增长;阿尔茨海默病(AD)以智能损害为主,是目前为止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痴呆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CI)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阶段,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但转化为痴呆的危险性较高.2型糖尿病(T2DM)是MCI和AD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能在MCI阶段进行干预可以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继而减少痴呆的发生.该文重点综述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为AD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吴林秀;覃小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行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尿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尿白蛋白、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肾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林晓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2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韩霏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