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林蓉;曾垂应;林小晶

关键词: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糖尿病, 围手术期, 血糖
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取12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值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硬膜外麻醉方法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保证了血压和心率平稳,确保了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稳定性,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温经通络法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经通络法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及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40例,予温经通络中药浴足联合甲钴胺.对照组38例,予甲钴胺治疗.两组均半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监测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经治疗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等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较明显(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温阳通络法联合甲钴胺可以明显改善DPN麻疼、怕冷的症状,从而对DPN起到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雅坤;高颜华;王万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母乳喂养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保护效应观察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保护效应.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GDM患者2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 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每组70例,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收集GDM患者罹患T2DM的相关致病原因.结果 210例妊娠产妇均完成相关的随访观察,并对其进行检测,其中母乳喂养组10例(14.29%)被诊断为T2DM,人工喂养组31例(44.29%),混合喂养组45例(64.29%),母乳喂养组T2DM发病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eibull分布线性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相关混杂因素进行平衡后,母乳喂养组于生产后2年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率为0.42(95%CI:0.22~0.81),与人工喂养组的0.52(95%CI:0.38~0.90)、混合喂养组的0.54(95%CI:0.35~0.9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方式能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性.

    作者:陈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护理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从整体评估、科普教育和心理疏导等角度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完成后,从患者遵医情况自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妊娠结局等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自评得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改善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分2组,73例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73例联合健康教育纳入观察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发现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护行为能力,从而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叶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效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状况.方法 对该院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进行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并将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状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糖尿病98例,非糖尿病2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81.67%.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灵敏度90.82%、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66.33%、68.33%(P<0.05).实施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特异度86.36%与尿常规检验7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0.91%,准确性为94.17%.结论 糖尿病实施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优于尿常规检验,且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友玉;肖方洪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行,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健康教育与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较对照组高,血糖控制较对照组的要好,母婴并发症较对照组的要少,观察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管理,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内分泌内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C肽及餐后2h血清C肽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及1.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静脉血指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盛铭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接受综合治疗、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妊娠结局,子宫各指标以及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年内妊娠率较对照组更高,且自然流产率、妊娠糖尿病率、妊娠高血压率以及FBG、2 hPBG、HbA1c水平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数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以及E2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且LH、FSH、T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糖尿病患者可采用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血糖,提高妊娠几率,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彬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该院为两组患者均采用生化检验与病毒抗体检测,比较其HCMV特异抗人巨细胞病毒、IgG免疫球蛋白阳性率、抗疱疹病毒HSV IgG阳性率、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HCMV IgG阳性率为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抗HSV IgG阳性率为8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hs-CRP、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应注意其炎性反应与微生物感染,避免受到其作用的影响,并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70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胰岛素情况、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重变化低于对照组,血糖变化、胰岛素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显著,胰岛素抵抗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叶永兴;范良月;陆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6月—2018年3月间赴医院就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指标更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曲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院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水平及证候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下降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的内分泌治疗中,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提高证候疗效,具有远期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52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有52例,予以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3%),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8.85%);同时研究组生存质量较高,自我管理水平较优,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十分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江美;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急救护理措施及影响

    目的 结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实施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4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该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所有入选患儿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各项措施实行结束后,对比所有患儿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前后的健康状况,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在综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实行完毕后,所有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酮体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急救前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P<0.05),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范围,进一步恢复后患儿均健康出院,该次护理获得了患儿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论 给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合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使患儿包括血糖水平在内的各项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状态,明显降低了该症患儿的病死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

    作者:苏桂燕;陈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探究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卡维地洛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方法.结果 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方法,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血压及心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下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胡燕娟;卢丽金;杨志远;易仕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3%、9.43%、(10.66±1.80)mmol/L、(82.98±2.67)次/min、3.77%均优于对照组81.13%、26.42%、(12.24±2.42)mmol/L、(92.56±4.68)次/min、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丽珍;詹维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100例,每入选1例对象便抽签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生活管理指导以及中医体质护理,持续3个月.结果 未见退出例.干预后,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郑雪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监测及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血糖监测情况.结果 两种监测方法显示孕妇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孕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明显高于常规监测,患者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出夜间、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血糖监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监测出血糖波动、餐前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干预、控制孕妇血糖,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淑芬;苏雪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临床治疗的58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实验组:甲钴胺500μg肌注,1次/d,前列地尔10μg+0.9%NS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持续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SNCV和MN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利于改善和恢复患者周围神经,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份,共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洪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