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洪梅珊

关键词:保妇康栓, 雌激素软膏, 老年糖尿病, 阴道炎, 疗效,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实施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3例,仅采用雌激素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6%,与实验组的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情况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对老年糖尿病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胃癌术后康复及护理探讨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共21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随机纳入观察组(n=104)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并给予监测血糖﹑胰岛素治疗等常规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术后康复情况: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32);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27);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806).两组血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胃癌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糖和机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海燕;蒋永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6±1.3)kg/m2,空腹血糖(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6)%,空腹胰岛素(10.3±2.2)mI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采取一般干预手段之外,还可联合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总体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蔡舒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对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使用针对性护理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与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早﹑午﹑晚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水平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妊娠结局:泌尿感染﹑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胎盘前置﹑高血压等发生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改善妊娠结局,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林秀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许敬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3月—6月在南昌市各大社区中选取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于一年后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与代谢控制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一年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代谢控制状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T2DM患者自我效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目的 是为了研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方法 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的血糖动态监测对受试者,其一天一夜血糖平均水平观察并计算﹑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分析餐后血糖波动以及日内血糖波动的独特之处.结果 病例1 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10.45±1.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各自是15.56 mmol/L·d和6.25 mmol/L·d;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2.7 mmol/L·d和0.4 mmol/L·d.病例2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8.45±3.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分别为15.35 mmol/L·d和4.15 mmol/L·d,各自发生于中午吃饭后和夜里;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1.95 mmol/L·d和0.75 mmol/L·d.结论 24 h动态血糖仪虽然给我们临床上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许多的方便和快捷,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不能在临床上大量采购和使用.

    作者:魏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疗观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74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化疗期间配合系统的血糖控制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化疗效果和血糖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治疗,6例血糖升高,尿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治疗时间有所延迟,4例血液不良反应表现,停止化疗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接受血糖控制治疗,有助于血糖水平的降低,巩固化疗效果.

    作者:吴明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定期运动﹑定时服药﹑按时复查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419﹑17.560﹑23.378﹑16.689,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1.529﹑0.39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41.519﹑47.040﹑72.538,P<0.05).结论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姚婷;涂思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25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率﹑总满意度率均大于对照组(88.00%>64.00%;96.00%>68.00%);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均大于对照组[(94.21±1.48)分>(81.47±1.64)分;(88.47±2.97)分>(72.54±2.13)分](P<0.05).结论 与常规服务护理干预相比,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更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对该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莲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为76.0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和血糖.

    作者:王海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术前访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35.7±6.5)分,FPG(5.9±0.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状态,降低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刺激,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付大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三凤;杨惠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围手术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30),比较分析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以及术中术后平均血糖平均血糖相对于对照组较好,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骨科 2 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雷秀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瑞格列奈和西格列汀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及具体的中药等诸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丰光斌;贾琼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析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月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研究中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围术期新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拆线时间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新式护理较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优势更为突出,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该组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当中,7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11.29%.该类患者服药多的是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主要包括24 h甘油三酯﹑血糖﹑血压以及总胆固醇升高.结论 给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中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10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急救后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各项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急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扬眉;陈霞;肖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该院ICU收治的60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该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经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餐前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清风;余涵;李芸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该院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