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叶兴;王晓艳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择该中心接收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体检妇女300例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筛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分析生殖道感染情况,比较生殖道感染与非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1年综合干预,观察生殖道感染控制情况.结果300例妇女滴虫性阴道炎18例,细菌性阴道炎4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108例,混合感染48例.感染组患者年龄﹑教育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水平﹑生殖道感染知晓情况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0例患者生殖道感染率17.67%显著低于干预前56.00%,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殖道感染知晓合格率90.33%显著高于干预前52.00%(P<0.05).结论影响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年龄﹑血糖控制不足为主,而通过加强综合干预,帮助其掌握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并给予正规治疗可控制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控制病情,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赵秀琴;刘萍;张晓霞;郭霞;王晓云;徐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与具体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随机法分观察组43例(针对性护理)﹑对照组43例(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术后排气时长﹑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及痊愈率.结果 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在术后排气时长﹑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及痊愈率各项数据上均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田丽;陈祥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该院所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予以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智力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可对血糖水平加以良好的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救治的62例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对于其中的5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策略,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而治疗无效后,在考虑患者本身的状况后,实施相关手术,然后按标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非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全部完全治愈;患者于7~32 d之间恢复了本身肠道功能,平均是(16.1±0.9)d.6例患者选择手术策略得以全部治愈,平均治疗时长为(15.3±0.7)d.结论术后前期肠梗阻有着显著的特征,在糖尿病患者里面往往易被发觉,且病史较长,在围手术期观察与调节血糖属于整个救治的关键点.
作者:左宏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共8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处理,每组患者41例.对比组实施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药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指数水平相对比对比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想对比对比组产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水平明显要比对比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疾病进行治疗,其能够促使患者自身的糖脂代谢得到有效改善,使得患者的机体炎性反应能够有效减轻,并且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李岩;侯新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8月该院6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34例,单纯应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58.8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8.87±0.69)mmol/L]﹑餐后2 h血糖[(10.12±0.3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16±0.42)%]高于对照组[(7.02±0.93)mmol/L﹑(8.12±0.40)mmol/L﹑(7.0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降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降糖治疗前(即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药物易升高患者血糖水平,因此,为保证安全性,需对患者实施积极降糖治疗.
作者:高炳宗;蔡文杰;辛培玲;陈子龙;陈雅云;陈雪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200例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100例患者;参照组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实验组服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血脂恢复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差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临床应用.
作者:范军;张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88例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应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化疗干预).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77.27%)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70.22±2.61)分]高于对照组[(65.23±2.58)分],且中位生存期[(19.22±1.25)个月]长于对照组[(12.32±1.30)个月](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较化疗更优,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作者:卓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护理干预)与B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①干预后,两组SAS评分(t=15.004,P=0.000),SDS评分(t=8.628,P=0.000);②干预后,两组FBG(t=23.275,P=0.000),2 hPG(t=6.407,P=0.000),HbAlc(t=4.48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刮宫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等血清指标﹑月经量,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为(7.42±0.73)mmol/L﹑空腹血糖为(6.12±0.61)mmol/,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彦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4—10月,医院骨外科收治2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8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4—10月,医院骨外科收治2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91例,纳入观察组,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对比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功能障碍﹑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需要放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上,护理质量改进可以使患者获益.
作者:陈春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开展控制血糖等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以及餐后2h血糖等相关指标情况,并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使用地佐辛对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注射0.1 mg/kg地佐辛,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注射5 mL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0.5 h,手术完毕﹑ 术后2h与术后6h这些时间点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空腹血糖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0.5 h,术后2 h和术后6 h的血糖比麻醉前提升明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6h的胰岛素水平明显提高,对照组在术后0.5~6 h胰岛素水平较实验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在气管插管前注射0.1 mg/kg地佐辛对于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控制有较好效果,能够使术后胰岛素的抵抗效果明显降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幼龄SD大鼠50只,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只.对研究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miR-21真核载体表达质粒,而对对照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空白质粒.两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对选取的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注射4周后,在大鼠背部进行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术后进行3 d后,对上述创面组织进行切除.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I型胶原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纤维结合蛋白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大鼠的皮肤创面组织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其microRNAs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调控糖尿病大鼠的microRNAs对于皮肤创面具有一定的愈合作用,为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梅;曹仁芳;冯海娟;曲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诊的76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缓解疼痛症状,维持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谢巧珍;蔡雪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利用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6月中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痰标本分别应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0份痰涂片经涂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7%,经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8%,经噬菌体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7%,经PCR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9%,涂片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种方法(P<0.05).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相较涂片法和培养法能够更准确﹑迅速完成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可推广用于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诊断中.
作者:游元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患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和循证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及心理健康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循证组患者在静脉炎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78%(44例),常规组患者满意率为84.44%(38例),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宿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给予氨溴索结合抗菌药物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中应用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4月该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溴已新片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医治,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溴索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医治,对比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医治后的疗效情况﹑不良反应及血糖控制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糖控制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药物医治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疗效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徐志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该院6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血糖及甲状腺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护理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FPG﹑2 hPG﹑TSH﹑T3﹑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及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用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甲状腺水平及血糖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爱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常规组,而采用针对性护理的41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BI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针对性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罗梨芳;刘琪希;吴爱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