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措施中临床效果的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80例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依据护理方式进行划分,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效果与满意度数据中发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与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有效控糖,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干预治疗,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方法.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围生儿的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变化,同时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
作者:王晓燕;买里古尼·米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百令片联合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45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及试验组(22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0.6 g/d,试验组给予α-硫辛酸0.6 g/d联合百令片6.75 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SB)、餐后血糖(PS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含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率过滤(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SB、PSB、HbA1c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试验组治疗后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GFR得到改善;两组治疗后24 h尿白蛋白含量、UAER、hs-CRP及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片联合α-硫辛酸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040名21~27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体检,分别测量他们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而调研5年中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1040名测试者当中,分别以空腹血糖5.6~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二者联合作为衡量标准,第一次诊断中糖尿病前期患者数分别为192、78名和34名,5年后发展成为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分别是22、6名和12名.结论 以空腹血糖5.6~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作为标准做出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中应该以将二者联合作为诊断标准.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1月在该院治疗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瑞格列奈组(73例)和西格列汀组(11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FBG)、餐后血糖水平(P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前,西格列汀组患者FBG、PBG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瑞格列奈治疗比较,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减少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洪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并对根除效果进行分析,以降低Hp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收治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中4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Hp感染率,并在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后对比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6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5%;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高,在治疗后Hp根治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作者:张春子;黄震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西格列汀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 血脂、 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HbA1c、FBG、TG、TCH、LDL-C、SBP、DBP及HOMA-IR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能够有效抑制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症状,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应在T2DM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白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入院先后顺序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糖尿病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作者: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涉及到12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CS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优于治疗之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更为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宦宇;杨丹;马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孕妇来分析,其中GDM1组有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2组35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同期选取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均在入院产前行心电图检查,对其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孕晚期心电图异常率为26.0%,GDM1组为34.7%,GDM2组为45.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常见,其次为ST-T改变及短PR间期.结论 妊娠期晚期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比较高,和患者合并症状的程度有直接联系,高龄孕妇以及有和保证的孕妇推介接受心电图检查,保证临床分娩的安全性,确保母婴健康,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王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深入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加中药外洗及点穴联合西药作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中药外洗、穴位点压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ADL)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使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以及中药外洗、点穴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韩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氯沙坦钾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在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氯沙坦钾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2%、70.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氯沙坦钾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慧敏;陈艳平;薛丽娟;王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12周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和出现低血糖的次数等情况.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都起到了显著的降低效果,但是观察组使用胰岛素的量更少,体重指数基本无变化,而且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也更少.结论 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30相联合能够更好地控制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胰岛素的用量更少,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也更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的干预效果及运动类APP对其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人群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类APP应用试验组38例和未使用运动类APP对照组38例,采用中等运动强度的量化运动处方对两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6个月的运动干预,评价两组人群干预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四项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除HbAlc外,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化运动处方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防治糖尿病;使用运动类APP可提高运动处方的干预效果.
作者:时福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眼耳鼻喉科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儿2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复方芦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0%(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治疗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宋桂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吡格列酮、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胰岛素注射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FPG(5.6±1.0)mmol/L,2 hPG(7.7±0.4)mmol/L,HbA1c(6.8±0.7)%,胰岛素平均用量(8.6±1.2)U,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联合使用吡格列酮、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疗效优于单纯胰岛素注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高症(PIH)伴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分娩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3),即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药物使用量差异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胎儿娩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应用麻醉药物剂量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虽麻醉起效慢,但能缩短分娩时间且麻醉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作者:庄保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教育组(n=35),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实施骨折类型及状况实施手术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教育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及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陈芳芳;胡华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胰岛素治疗的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血糖控制情况、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清晨空腹及早餐、午餐和晚餐2 h后各阶段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8.27±1.08)%,达标率为51.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为37.03%,平均低血糖发生(0.35±0.07)次/d,观察组低血糖发病率和发病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口胰岛素诺和灵治疗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国产万苏林胰岛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沈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 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病及慢性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