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英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的60例糖尿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5.26±3.11)分,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28.03±2.82)分、(27.79±2.67)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骨折患者应用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曲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门诊收治的52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TC、TG、LDL-C以及HDL-C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2.3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69.2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段玉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毛霉菌病具有较强的致死性,是一种典型的急性霉菌感染类疾病.糖尿病患者是患有该疾病的主要人群,部分存在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也有着较大的患病风险.该文对1例糖尿病合并鼻眶部毛霉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毛霉菌感染的诱因进行了探讨.
作者:侯和梅;董有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择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总结护理结果 .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的SBP无显差异(P>0.05).透析后,观察组病患血压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小,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透析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概率更小(P<0.05).结论 在进行血透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浮动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缩减血压下降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作者:刘庆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诊断标准下妊娠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依从性与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系统产检且终在该院生产的,按GDM新诊断标准门诊确诊为GDM的产妇,随机抽取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好的即管理依从性积分>12分的10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差的即管理依从性评分≤12分的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产儿结局.结果 ①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态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新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管理依从性,可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薛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60例,单纯采取二甲双胍肠溶片),将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BG)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结果 研究组56例治疗依从性良好,对照组49例治疗依从性良好,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BG、PBG、HbA1c等指标相对于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黄裕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在手术监护、心理护理以及护理评估等方面的情况,加强患者胰岛素管理与包含管理,做好感染控制、功能锻炼以及引流管护理等方面的工作.结果 患者在完成护理治疗后,出现皮下积液、切口感染、高血糖并发症病例各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等并发症状.结论 为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各种并发症状的概率,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该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为研究组,选取该科同期收治入院的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非典型心痛(60.2%)、呼吸困难(46.9%)、胃肠道不适(42.5%)、心力衰竭(11.5%)、严重心律失常(18.6%)、并发症发生率17.7%、死亡率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治疗时应快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尽早明确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100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实施支架置入的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靶病变部位情况、介入治疗特点等有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在肥胖、血脂血压异常等指标方面,不足60岁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比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双支或三支血管等高危险型病变发病率也较高.桥血管病变患者相对较少,病变造影结果显示血栓的不足60岁的糖尿病患者相对更多一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疾病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影响范围较广,具有比较明显的高危险型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高国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评价应用网络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沟通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50例糖尿病患者,要求患者年龄在35~60岁之间,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且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设备并愿意配合,并将其按统计学方法分成常规护理干预组和网络护理干预组.两组中,常规干预组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而网络护理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网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评价标准为:在干预前、干预后半年测定患者的血糖值、血脂指标等.结果 常规护理干预组和网络护理干预组中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值与干预前相比均有着明显的变化与差异,其中以网络干预组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应用网络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便捷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糖、脂等代谢紊乱进行有效干预,延缓病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董春英;汤维波;冯琳;邱美玲;王鑫;孙健;赫丽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非药物治疗及其联合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给予非药物治疗,对实验组给予非药物治疗及其联合胰岛素控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72.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68.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非药物治疗联合胰岛素控制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24 h尿总蛋白等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24 h尿总蛋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阳;曹迅;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疗效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所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28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且将护理工作增强,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及护理方案之后,观察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并低血糖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实施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方案,以及将护理工作增强,进而将治疗综合效果提升,将低血糖事件产生率降低,可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性推广.
作者:于振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为(40±2.1)岁,观察组7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39±3.2)岁.其中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0.6%).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为(1.72±0.02)g/L,要小于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3.32±0.32)g/L,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62±3.27)g,小于对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30.89±3.56)g,两组比较两个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齐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期间展开健康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剖宫产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表明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展开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减小分娩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淑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VB与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VB化疗方案治疗.治疗5个周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效果、毒副反应.随访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化疗5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异常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TP化疗方案比较,PVB化疗方案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2年生存率,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吉水;刘成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科6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HbA1c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唐晓霞;张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社区医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n=100)患者实施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并开展专项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n=100)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且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档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该院收治的90例GDM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孕期及产后血糖水平与妊娠期结局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定期复查、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用药、正确运动、正确饮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孕妇生产情况(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例数)及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低血糖、宫内窘迫、新生儿黄疸、巨大儿)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GDM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江惠;游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TC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TCSS评分(5.10±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成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