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杨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该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为研究组,选取该科同期收治入院的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非典型心痛(60.2%)、呼吸困难(46.9%)、胃肠道不适(42.5%)、心力衰竭(11.5%)、严重心律失常(18.6%)、并发症发生率17.7%、死亡率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治疗时应快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尽早明确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析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6例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患者住院时长均≥5 d,根据患者住院时MBG(平均血糖值)的差异来对其实施分组,共分为3组(43例/组).A组:MBG<7.8 mmol/L,B组:7.8 mmol/L≤MBG≤11.1 mmol/L,C组:MBG>11.1 mmol/L.将3组病例的血糖情况和预后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相对于C组,A组与B组的无创呼吸机应用率、气管插管、下呼吸道感染率、住院时长更低,说明血糖较高时会使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预后不良事件的几率上升.将3组患者的病死率展开对比,发现B组的病死率(2.27%)低,其与A(4.76%)、C(19.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若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过度,将会使其病死率升高.结论 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宜将血糖控制于7.8~11.1 mmol/L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玉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餐后2 h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SDSC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吴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2例,随机分为2组各81例(118眼),观察组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 不良反应发生率12.3%(P<0.05).结论 激光治疗可稳定和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病情,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姚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该院实施超声诊断检查的3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该院31名健康体检者视为参照组对象,为两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颈动脉斑块数量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90.32%(28/31)、12.90%(4/31),且研究组患者斑块数量为68块,参照组斑块数量为6块,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明确患者斑块的数量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检出率相对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尹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城市与农村的糖尿病足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城市与农村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82例住院诊治的糖尿病足临床资料,按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市组31例、农村组51例,并按不同Wagner分级进行统计白细胞、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住院天数等7项指标,对比分析其两组间、组内不同级别间的差异.结果 7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在组内不同级别间有差异,其中,Wagner5期与其他级别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的糖尿病足病患较农村病患血糖控制差、肾脏损伤重.

    作者:翁铭芳;吴卫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将其分成低C肽组(空腹C肽低于300 pmol/L)135例、正常C肽组(空腹C肽在300~600 pmol/L)215例、高C肽组(空腹C肽>600 pmol/L)150例.比较3组的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低C肽组与正常C肽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为负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C肽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增加,血清C肽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韦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与要点,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整.血压控制、心肌营养支持以及综合护理后,3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陈燕春;苏东泉;林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VB与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PVB与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VB化疗方案治疗.治疗5个周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效果、毒副反应.随访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化疗5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异常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TP化疗方案比较,PVB化疗方案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2年生存率,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吉水;刘成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己酮可可碱护理指导对糖尿病足病变皮肤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探讨应用己酮可可碱护理指导对糖尿病足病变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1年间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共12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与护理组(采用己酮可可碱进行护理指导),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中治疗前20 min后MPD值为与护理组MPD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两天后MPD值和5 d后MPD值为均低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正确用药及护理指导,其安全性较高,同时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亚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科6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HbA1c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唐晓霞;张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3例低血糖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均康复出院;护理前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2.55±0.60)mmol/L,护理后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5.75±0.42)mmol/L,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病情评估、积极抢救、运动、用药和生活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刘永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糖尿病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以高达9.7%的百分比成为全球患糖尿病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中的一个.在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肾损害对患者的影响深重,当2型糖尿病一旦发展到肾病,不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且其中会有5%~10%会死于肾功能衰竭,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与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内分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陈湘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并且寻找预防措施.结果 两组间血糖控制不佳、高胆固醇血症、β2微球蛋白异常及D-二聚体异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血糖难以控制、出现高胆固醇血症、β2微球蛋白异常及D-二聚体异常等因素,成为主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及微球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等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林华;林棱;姚瑾;杨文韬;陈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率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对肺炎疫苗接种的情况及有关影响原因.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所受治的81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讨群体,并对患者的具体肺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所接受疫苗的患者具体病例文件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疫苗接种的有关原因进一步探讨.结果 该次研究在810例患者中有130例自愿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16.05%,对患者接种产生的原因有病程、年龄、并发呼吸道感染、学历等有关因素,而其中接种高的是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接种率已达76.15%.结论 糖尿病病患对于肺炎疫苗接种的意愿并不强烈,而采取疫苗接种及并发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者占多数,所以应当提升对糖尿病患者其进行肺炎疫苗接种的推广力度,以疫苗接种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湿敷治疗糖尿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湿敷治疗糖尿病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166例糖尿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83例)和中医湿敷组(8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封闭治疗,中医湿敷组患者采用中药制剂熏蒸湿敷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中医湿敷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中医湿敷组患者IL-6、IL-1β含量和疼痛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湿敷对糖尿病性关节炎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期间展开健康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剖宫产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表明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展开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减小分娩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淑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冠脉病变的支数、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分析,选择5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其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 胆固醇酯、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冠脉病变支数在3支及以上、冠脉重度狭窄、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且冠脉病变严重,心功能差,在治疗时要考虑积极控制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李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对原来治疗方案进行调节,二甲双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血糖水平达标的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的差异.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达标的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血糖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均出现轻微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可有效降低血糖,促使血糖达标,且基本不对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45例.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程度、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及饭后两小时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佳,有助于控制空腹血糖及饭后两小时血糖,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工作者应用.

    作者:林淑娉;周锦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