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蓉蓉
目的 观察与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6年3—11月间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与同时期到院体检的65名健康人为研究主体.分别设定糖尿病组为观察组A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组B组,均给予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结果B组的GLU(空腹血糖)为(5.62±0.82)mmol/L,TG(甘油三酯)为(1.57±0.76)mmol/L,2 h糖耐受为(5.81±1.33)mmol/L,TC(血清总胆固醇)为(4.08±0.75)mmol/L,(FRUC)果糖胺为(1.75±0.55)mmol/L;A组的GLU为(7.34±1.62)mmol/L,TG为(2.99±1.08)mmol/L,2 h糖耐受为(13.52±2.34)mmol/L,TC为(5.38±1.24)mmol/L,(FRUC)果糖胺为(3.47±0.87)mmol/L,A组显著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38±0.72)mmol/L高于B组的(2.65±0.48)mmol/L,A组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2±0.71)mmol/L低于B组的(1.58±0.78)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测定,可以为其临床确诊提供数据支持,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被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进行推广.
作者:韦冬梅;李媛;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清维生素D3的含量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数值,分为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每组患者30例,同时选取45名各项指标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参照.分别检查两组患者血清、血糖、1,25—二羟维生素D、及患者的D3.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两组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3水平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及、β2-微球蛋白有明显影响.结论 血清维生素D3水平越高患者总胆固醇、β2-微球蛋白、甘油三脂等指标越低.血清维生素D3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并有效抑制肾血管因紧张造成固铜,血清维生素D3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该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为研究组,选取该科同期收治入院的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非典型心痛(60.2%)、呼吸困难(46.9%)、胃肠道不适(42.5%)、心力衰竭(11.5%)、严重心律失常(18.6%)、并发症发生率17.7%、死亡率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治疗时应快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尽早明确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饮食护理处方不同进行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饮食规律等护理依从性.结果 60例患者分别给予1个月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BG(6.17±0.18)mmol/L、2 hPBG(8.09±0.35)mmol/L,HbA1c(6.27±1.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患者营养需求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在确保能量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糖类、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小降糖药物剂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该院的72例肺癌伴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鼻导管吸氧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值与患者血糖水平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为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值,实现对其血糖的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值得肯定,推荐多在日后实际诊疗中多加应用与推广.
作者:曲文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疗效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所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28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且将护理工作增强,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及护理方案之后,观察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并低血糖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实施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方案,以及将护理工作增强,进而将治疗综合效果提升,将低血糖事件产生率降低,可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性推广.
作者:于振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病患106例,全部患者均通过问卷调查表统计记录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归纳统计,明确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运动锻炼量低下,糖尿病基础知识不了解,记忆功能衰减,居住环境就医困难,患者独居,经济压力大,自我血糖监测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用药依从性低下;老年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之后,自身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当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入手,实施系统、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确保患者控制血糖的持续性与正确性,督促病患按时定量用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与要点,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整.血压控制、心肌营养支持以及综合护理后,3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陈燕春;苏东泉;林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13.7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86.21%(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振动感觉阈值能够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T2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有影响,尚不完全明确.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糖尿病病程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将年龄匹配的T2D按病程长短分为5组,记录每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和尿肌酐清除率)和振动感觉阈值并进行分析,评估糖尿病病程对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 随着病程的增加,T2D患者足部振动感觉阈值逐渐增加,病程大于6年后,周围神经病变显著加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会随着病程延伸逐渐加重.
作者:赵红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术后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减轻对患者造成的额痛苦,值得应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共收治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厄贝沙坦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对其进行氢氯噻嗪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别观察,对比分析患者血压、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5.4%,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22.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对其给予常规治疗之外,对其给予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对其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而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其健康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于荷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该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加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2%(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5.72±0.44)mmol/L、2 hPG(7.18±0.57)mmol/L、HbA1C(6.31±1.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盛惜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的给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考察,各项目指标分析,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显著改善,研究组的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提高显著,而无效率对比,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安全合理的给药方案,可以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惠萍;郭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评估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孕妇胎儿32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进行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指标检测比较.结果 两组胎儿在LVDs、LVDd、IVSd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VDs、RVDd、IVSs、LVEF等指标比较中,观察组胎儿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心脏结构以及功能通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清晰的诊断出其变化.
作者:范娜;黄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糖尿病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以高达9.7%的百分比成为全球患糖尿病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中的一个.在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肾损害对患者的影响深重,当2型糖尿病一旦发展到肾病,不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且其中会有5%~10%会死于肾功能衰竭,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与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内分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陈湘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