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娥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科6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HbA1c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唐晓霞;张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24 h尿总蛋白等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24 h尿总蛋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阳;曹迅;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就诊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给予尿糖检验,对实验组给予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100.00%)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0.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糖检验相比,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
作者:张璇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围术期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处理方法 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的46例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基于此采取糖尿病专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经围术期处理后存在的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产生酮症酸中毒、下肢静脉炎、呼吸道、切口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明显减低患者手术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TC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TCSS评分(5.10±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成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设为参实验组,予以肠外营养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后对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相对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工具检验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不仅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姜月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DKA)阴离子间隙(AG)值变化进行追踪观察,探讨AG值变化与尿酮体变化规律.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7例DKA治疗后的AG值及尿酮体单位时间内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G降至正常后尿酮体均转阴或呈可疑阳性,DKA治疗有效.结论 AG值变化早于尿酮体变化,AG值是DKA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之一.
作者:汪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VB与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VB化疗方案治疗.治疗5个周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效果、毒副反应.随访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化疗5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异常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TP化疗方案比较,PVB化疗方案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2年生存率,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吉水;刘成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该研究的354例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77例按照常规治疗、随访、复诊,观察组177例进行自我管理支持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自护行为、授权能力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自我管理支持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优秀、 一般、 不及格分别占40.1%、36.2%、23.7%,优良率为76.3%,观察组依次为62.1%、31.1%、6.8%,优良率为93.2%,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代谢指标体质量、BMI、腰围、HbAlc依次为(85.97±8.45)kg、(94.14±6.59)cm、(7.45±0.87)%,观察组依次为(82.01±9.72)kg、(90.10±8.73)cm、(7.16±0.5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谭淑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餐后2 h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SDSC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吴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敏感性情况.方法 在医院2011年7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一般指标、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FIN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HOM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HOMA-I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并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可借鉴.
作者:古丽努尔?伊斯拉木;李应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术后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减轻对患者造成的额痛苦,值得应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2例,随机分为2组各81例(118眼),观察组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 不良反应发生率12.3%(P<0.05).结论 激光治疗可稳定和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病情,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姚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的影响进行探究和试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管理组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作为管理模式.在管理后对患者进行了4个月的随访.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LDL-C值均有了一定的降低,但管理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有着良好的降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永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胃肠病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2 hPG、HbAlc、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lc、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厌食、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胃肠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45例.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程度、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及饭后两小时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佳,有助于控制空腹血糖及饭后两小时血糖,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工作者应用.
作者:林淑娉;周锦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该院的72例肺癌伴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鼻导管吸氧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值与患者血糖水平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为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值,实现对其血糖的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值得肯定,推荐多在日后实际诊疗中多加应用与推广.
作者:曲文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探究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9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单一降糖药物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药物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血糖以及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得到显著性改善,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对比参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为(40±2.1)岁,观察组7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39±3.2)岁.其中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0.6%).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为(1.72±0.02)g/L,要小于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3.32±0.32)g/L,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62±3.27)g,小于对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30.89±3.56)g,两组比较两个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齐欢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