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刘林华;林棱;姚瑾;杨文韬;陈凝

关键词:肺部感染, 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并且寻找预防措施.结果 两组间血糖控制不佳、高胆固醇血症、β2微球蛋白异常及D-二聚体异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血糖难以控制、出现高胆固醇血症、β2微球蛋白异常及D-二聚体异常等因素,成为主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及微球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等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发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冠脉病变的支数、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分析,选择5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其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 胆固醇酯、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冠脉病变支数在3支及以上、冠脉重度狭窄、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且冠脉病变严重,心功能差,在治疗时要考虑积极控制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李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老年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单一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血肌酐以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血尿素氮(5.08±0.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9±1.63)%、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124.52±14.33)μg/min、血肌酐(68.38±0.45)mmol/L、舒张压(103.28±10.35)mmHg、收缩压(136.54±10.23)mmHg的降低水平均劣于观察组[血尿素氮(4.22±0.3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4.35±1.31)%、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105.15±14.28)μg/min、血肌酐(60.12±0.05)mmol/L、舒张压(78.32±10.10)mmHg、收缩压(121.32±10.28)mmHg],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而言,予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血压、血糖水平,而且还对其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3例低血糖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均康复出院;护理前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2.55±0.60)mmol/L,护理后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5.75±0.42)mmol/L,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病情评估、积极抢救、运动、用药和生活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刘永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分析两组相关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6.00%(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和该组相比,血糖均有所改善.就改善幅度来看,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社区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以2015年规范建立社区慢病档案为界,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观察在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措施前后,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控制水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较就诊时均有所下降,2015年始进行规范管理后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2015年以前未实施规范管理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15年规范建立社区慢病档案管理为界,患者心脑血管病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实施社区规范管理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而且还可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值得在社会各界广泛推广.

    作者:杨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的疗效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间所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28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且将护理工作增强,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及护理方案之后,观察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并低血糖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实施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方案,以及将护理工作增强,进而将治疗综合效果提升,将低血糖事件产生率降低,可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性推广.

    作者:于振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展开研究.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20例鼻窦炎合并糖尿病行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的有55例,疗效一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中临床疗效显著的有41例,疗效一般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取对症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病症痊愈速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临床康复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陈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在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评估中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评估中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孕妇胎儿32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进行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指标检测比较.结果 两组胎儿在LVDs、LVDd、IVSd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VDs、RVDd、IVSs、LVEF等指标比较中,观察组胎儿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心脏结构以及功能通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清晰的诊断出其变化.

    作者:范娜;黄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与要点,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整.血压控制、心肌营养支持以及综合护理后,3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陈燕春;苏东泉;林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该科初次诊断且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三短一长).治疗前和停止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测定患者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 h和2 h胰岛素(INS1、INS2)、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BG、2 h PBG、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INS、INS1、INS2及Homa-IS、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hs-CRP水平,作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李林;陈晓蕾;杜薇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的给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考察,各项目指标分析,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显著改善,研究组的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提高显著,而无效率对比,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安全合理的给药方案,可以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惠萍;郭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间进行治疗的80例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成中医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的患者服用相关的西药进行治疗,中医组在服用相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糖尿病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束1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主要表现为中医组优于西药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韩玉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共收治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厄贝沙坦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对其进行氢氯噻嗪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别观察,对比分析患者血压、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5.4%,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22.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对其给予常规治疗之外,对其给予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对其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依从性与围产儿结局

    目的 探讨新诊断标准下妊娠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依从性与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系统产检且终在该院生产的,按GDM新诊断标准门诊确诊为GDM的产妇,随机抽取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好的即管理依从性积分>12分的10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差的即管理依从性评分≤12分的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产儿结局.结果 ①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态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新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管理依从性,可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薛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AG值变化意义探讨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DKA)阴离子间隙(AG)值变化进行追踪观察,探讨AG值变化与尿酮体变化规律.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7例DKA治疗后的AG值及尿酮体单位时间内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G降至正常后尿酮体均转阴或呈可疑阳性,DKA治疗有效.结论 AG值变化早于尿酮体变化,AG值是DKA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之一.

    作者:汪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科6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HbA1c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唐晓霞;张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该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为研究组,选取该科同期收治入院的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非典型心痛(60.2%)、呼吸困难(46.9%)、胃肠道不适(42.5%)、心力衰竭(11.5%)、严重心律失常(18.6%)、并发症发生率17.7%、死亡率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治疗时应快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尽早明确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为(52.33±4.57)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高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4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依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采用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11%、63.16%显著优于采用甲钴胺治疗的对照组的80.56%、36.1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