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英;汤维波;冯琳;邱美玲;王鑫;孙健;赫丽杰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择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总结护理结果 .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的SBP无显差异(P>0.05).透析后,观察组病患血压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小,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透析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概率更小(P<0.05).结论 在进行血透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浮动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缩减血压下降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作者:刘庆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97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吉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9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运动、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UAER,NO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UAER为(109.7±13.6)mg/24 h,NO为(21.6±13.1)umol/L,对照组治疗后UAER为(148.5±16.9)mg/24 h,NO为(42.7±15.6)u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出现,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共收治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厄贝沙坦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对其进行氢氯噻嗪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别观察,对比分析患者血压、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5.4%,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22.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对其给予常规治疗之外,对其给予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对其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对肺炎疫苗接种的情况及有关影响原因.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所受治的81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讨群体,并对患者的具体肺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所接受疫苗的患者具体病例文件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疫苗接种的有关原因进一步探讨.结果 该次研究在810例患者中有130例自愿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16.05%,对患者接种产生的原因有病程、年龄、并发呼吸道感染、学历等有关因素,而其中接种高的是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接种率已达76.15%.结论 糖尿病病患对于肺炎疫苗接种的意愿并不强烈,而采取疫苗接种及并发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者占多数,所以应当提升对糖尿病患者其进行肺炎疫苗接种的推广力度,以疫苗接种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分析两组相关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6.00%(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和该组相比,血糖均有所改善.就改善幅度来看,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24 h尿总蛋白等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24 h尿总蛋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阳;曹迅;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6年3—11月间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与同时期到院体检的65名健康人为研究主体.分别设定糖尿病组为观察组A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组B组,均给予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结果B组的GLU(空腹血糖)为(5.62±0.82)mmol/L,TG(甘油三酯)为(1.57±0.76)mmol/L,2 h糖耐受为(5.81±1.33)mmol/L,TC(血清总胆固醇)为(4.08±0.75)mmol/L,(FRUC)果糖胺为(1.75±0.55)mmol/L;A组的GLU为(7.34±1.62)mmol/L,TG为(2.99±1.08)mmol/L,2 h糖耐受为(13.52±2.34)mmol/L,TC为(5.38±1.24)mmol/L,(FRUC)果糖胺为(3.47±0.87)mmol/L,A组显著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38±0.72)mmol/L高于B组的(2.65±0.48)mmol/L,A组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2±0.71)mmol/L低于B组的(1.58±0.78)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测定,可以为其临床确诊提供数据支持,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被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进行推广.
作者:韦冬梅;李媛;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非药物治疗及其联合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给予非药物治疗,对实验组给予非药物治疗及其联合胰岛素控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72.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68.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非药物治疗联合胰岛素控制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6例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患者住院时长均≥5 d,根据患者住院时MBG(平均血糖值)的差异来对其实施分组,共分为3组(43例/组).A组:MBG<7.8 mmol/L,B组:7.8 mmol/L≤MBG≤11.1 mmol/L,C组:MBG>11.1 mmol/L.将3组病例的血糖情况和预后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相对于C组,A组与B组的无创呼吸机应用率、气管插管、下呼吸道感染率、住院时长更低,说明血糖较高时会使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预后不良事件的几率上升.将3组患者的病死率展开对比,发现B组的病死率(2.27%)低,其与A(4.76%)、C(19.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若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过度,将会使其病死率升高.结论 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宜将血糖控制于7.8~11.1 mmol/L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玉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的影响进行探究和试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管理组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作为管理模式.在管理后对患者进行了4个月的随访.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LDL-C值均有了一定的降低,但管理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有着良好的降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永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急诊手术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的30例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因同时患有糖尿病,在围手术期进行周密准备,使患者围术期安全度过,在术后,有2例肠切除肠吻合术患者及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产生切口感染,对症处理后患者都已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在围术期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血糖指标稳定,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显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餐后2 h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SDSC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吴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门诊收治的52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TC、TG、LDL-C以及HDL-C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2.3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69.2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段玉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的3月—2016年的7月我科所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与治疗配合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效果颇为著,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保障其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就诊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给予尿糖检验,对实验组给予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100.00%)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0.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糖检验相比,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
作者:张璇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敏感性情况.方法 在医院2011年7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一般指标、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FIN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HOM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HOMA-I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并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可借鉴.
作者:古丽努尔?伊斯拉木;李应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2%(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5.72±0.44)mmol/L、2 hPG(7.18±0.57)mmol/L、HbA1C(6.31±1.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盛惜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湿敷治疗糖尿病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166例糖尿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83例)和中医湿敷组(8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封闭治疗,中医湿敷组患者采用中药制剂熏蒸湿敷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中医湿敷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中医湿敷组患者IL-6、IL-1β含量和疼痛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湿敷对糖尿病性关节炎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