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王显东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普外疾病,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针对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急诊手术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的30例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因同时患有糖尿病,在围手术期进行周密准备,使患者围术期安全度过,在术后,有2例肠切除肠吻合术患者及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产生切口感染,对症处理后患者都已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在围术期普外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血糖指标稳定,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的影响进行探究和试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管理组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作为管理模式.在管理后对患者进行了4个月的随访.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LDL-C值均有了一定的降低,但管理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有着良好的降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永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3月收治的2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较少.结论 开展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必须控制好患者血糖,然后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徐炳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AG值变化意义探讨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DKA)阴离子间隙(AG)值变化进行追踪观察,探讨AG值变化与尿酮体变化规律.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7例DKA治疗后的AG值及尿酮体单位时间内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G降至正常后尿酮体均转阴或呈可疑阳性,DKA治疗有效.结论 AG值变化早于尿酮体变化,AG值是DKA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之一.

    作者:汪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的初步探讨

    目的 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100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实施支架置入的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靶病变部位情况、介入治疗特点等有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在肥胖、血脂血压异常等指标方面,不足60岁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比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双支或三支血管等高危险型病变发病率也较高.桥血管病变患者相对较少,病变造影结果显示血栓的不足60岁的糖尿病患者相对更多一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疾病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影响范围较广,具有比较明显的高危险型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高国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该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为研究组,选取该科同期收治入院的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非典型心痛(60.2%)、呼吸困难(46.9%)、胃肠道不适(42.5%)、心力衰竭(11.5%)、严重心律失常(18.6%)、并发症发生率17.7%、死亡率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治疗时应快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尽早明确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就诊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给予尿糖检验,对实验组给予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100.00%)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0.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糖检验相比,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

    作者:张璇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期间展开健康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剖宫产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表明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展开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减小分娩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淑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与要点,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整.血压控制、心肌营养支持以及综合护理后,3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陈燕春;苏东泉;林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联合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组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都采取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单用瑞格列奈,治疗组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推荐使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餐后2 h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SDSC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吴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率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对肺炎疫苗接种的情况及有关影响原因.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所受治的81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讨群体,并对患者的具体肺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所接受疫苗的患者具体病例文件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疫苗接种的有关原因进一步探讨.结果 该次研究在810例患者中有130例自愿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16.05%,对患者接种产生的原因有病程、年龄、并发呼吸道感染、学历等有关因素,而其中接种高的是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接种率已达76.15%.结论 糖尿病病患对于肺炎疫苗接种的意愿并不强烈,而采取疫苗接种及并发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者占多数,所以应当提升对糖尿病患者其进行肺炎疫苗接种的推广力度,以疫苗接种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而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其健康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为(52.33±4.57)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高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将其分成低C肽组(空腹C肽低于300 pmol/L)135例、正常C肽组(空腹C肽在300~600 pmol/L)215例、高C肽组(空腹C肽>600 pmol/L)150例.比较3组的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低C肽组与正常C肽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为负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C肽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增加,血清C肽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韦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发生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15年9月—2016年2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糖尿病科276例糖尿病患者和121名非糖尿病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正常人患甲真菌病的情况,及针对糖尿病患者是否患有甲真菌病,采用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方法研究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真菌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患者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体检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是否患甲真菌病进行分析,年龄、病程、甲真菌病家族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CREA、TG、TC、UALB、U-TP、FIB与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患病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性别、BMI、伴高血压病、RBG、HbA1c、C-肽、FINS、LDL-C、HDL-C、UA与患甲真菌病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病程、 甲真菌病家族史、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UALB使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能增加患甲真菌病发病率,同时针对糖尿病患者中,患者病程、甲真菌病家族史、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以及UALB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患甲真菌病的独立因素.

    作者:徐杏;胡菊萍;刘莲;黄江荣;黄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8月—2016年7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均经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受损试验确定血糖控制不佳,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4例,两组均行控制危险因素、使用预防心绞痛发作药物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振动感觉阈值能够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T2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有影响,尚不完全明确.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糖尿病病程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将年龄匹配的T2D按病程长短分为5组,记录每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和尿肌酐清除率)和振动感觉阈值并进行分析,评估糖尿病病程对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 随着病程的增加,T2D患者足部振动感觉阈值逐渐增加,病程大于6年后,周围神经病变显著加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会随着病程延伸逐渐加重.

    作者:赵红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并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的初步探讨

    目的 针对围术期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处理方法 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的46例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基于此采取糖尿病专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经围术期处理后存在的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产生酮症酸中毒、下肢静脉炎、呼吸道、切口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明显减低患者手术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该科初次诊断且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三短一长).治疗前和停止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测定患者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 h和2 h胰岛素(INS1、INS2)、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BG、2 h PBG、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INS、INS1、INS2及Homa-IS、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hs-CRP水平,作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李林;陈晓蕾;杜薇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