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娥
目的 研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为(40±2.1)岁,观察组7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39±3.2)岁.其中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0.6%).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白蛋白为(1.72±0.02)g/L,要小于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3.32±0.32)g/L,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62±3.27)g,小于对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30.89±3.56)g,两组比较两个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齐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就诊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给予尿糖检验,对实验组给予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100.00%)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0.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糖检验相比,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
作者:张璇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该院实施超声诊断检查的3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该院31名健康体检者视为参照组对象,为两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颈动脉斑块数量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90.32%(28/31)、12.90%(4/31),且研究组患者斑块数量为68块,参照组斑块数量为6块,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明确患者斑块的数量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检出率相对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尹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该院的72例肺癌伴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鼻导管吸氧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值与患者血糖水平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为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值,实现对其血糖的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值得肯定,推荐多在日后实际诊疗中多加应用与推广.
作者:曲文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院就诊的5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群,并将所有人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50例糖尿病患者至观察组,设置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这两组人清晨空腹的血,对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或中性脂肪、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指标含量进行检测,并对这两组人的血脂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进行比对.结果健康人群中的血脂含量要显著低于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血脂含量,特别是TG、TC、LDL这三项指标要比糖尿病患者低得多.通过进行检验后,这两组人经过采血后的血脂数量比较,具有可比性.结论 使用这种方式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及其病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玉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的影响进行探究和试验.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管理组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作为管理模式.在管理后对患者进行了4个月的随访.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LDL-C值均有了一定的降低,但管理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LDL-C值有着良好的降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永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的给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考察,各项目指标分析,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显著改善,研究组的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提高显著,而无效率对比,研究组较对比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安全合理的给药方案,可以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惠萍;郭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病患106例,全部患者均通过问卷调查表统计记录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归纳统计,明确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运动锻炼量低下,糖尿病基础知识不了解,记忆功能衰减,居住环境就医困难,患者独居,经济压力大,自我血糖监测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用药依从性低下;老年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之后,自身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当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入手,实施系统、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确保患者控制血糖的持续性与正确性,督促病患按时定量用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13.7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86.21%(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2%(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5.72±0.44)mmol/L、2 hPG(7.18±0.57)mmol/L、HbA1C(6.31±1.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盛惜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 从该院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36例)和对照组(厄贝沙坦,3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作者:孙琼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于荷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展开研究.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20例鼻窦炎合并糖尿病行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的有55例,疗效一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中临床疗效显著的有41例,疗效一般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取对症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病症痊愈速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临床康复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陈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在手术监护、心理护理以及护理评估等方面的情况,加强患者胰岛素管理与包含管理,做好感染控制、功能锻炼以及引流管护理等方面的工作.结果 患者在完成护理治疗后,出现皮下积液、切口感染、高血糖并发症病例各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等并发症状.结论 为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各种并发症状的概率,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60例,单纯采取二甲双胍肠溶片),将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BG)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结果 研究组56例治疗依从性良好,对照组49例治疗依从性良好,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BG、PBG、HbA1c等指标相对于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黄裕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4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依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采用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11%、63.16%显著优于采用甲钴胺治疗的对照组的80.56%、36.1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 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关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该科初次诊断且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三短一长).治疗前和停止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测定患者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 h和2 h胰岛素(INS1、INS2)、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BG、2 h PBG、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INS、INS1、INS2及Homa-IS、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hs-CRP水平,作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李林;陈晓蕾;杜薇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分析两组相关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6.00%(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和该组相比,血糖均有所改善.就改善幅度来看,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为糖尿病一项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便是新生血管形成.笔者对DR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高妍;王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