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升;陈磊;何峰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效果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 ,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 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显著,而且伤口愈合得到有效促进,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芳;崔冬金;朱萍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常规组(n=47),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丹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93.61%;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78.72%;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黏度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连续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2014年2月—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和连续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焦虑、抑郁等变化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有19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3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是94.12%(32/34),对照组有10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度是70.58%(24/34),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连续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血糖水平、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明显,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采取血脂检验的任意45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效果,将患者设为实验组;以同时期采取常规体检的另外任意45名健康人员的诊断效果作为参照,将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了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为(2.65±0.02)mmol/L、总胆固醇(TC)水平为(6.85±0.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4.70±0.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1.76±0.35)mmol/L;对照组健康人员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为(1.58±0.16)mmol/L、总胆固醇(TC)水平为(4.35±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2.83±0.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1.24±0.06)mmol/L.实验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在异常范围内,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的对应指标水平,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有助于医护人员尽早对糖尿病进行确诊,进而实施相应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推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进程.该检验方式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作者:夏淑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开展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FP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FPG、HbA1c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FPG水平与HbA1c水平,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更符合现代患者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接收的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归纳临床护理对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识和护理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临床中实现了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改善心功能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并发症几率降低.
作者:周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联合采用格列苯脲与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该院于2012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众多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该研究样本,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传统组与特殊组)进行针对性治疗.予以传统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特殊组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格列苯脲进行双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差异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围产期和新生儿指标情况.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围产期和新生儿指标中的数据特殊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特殊组)和72.50%(传统组).结论 同时采用格列苯脲与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稳定其围产期指标和新生儿指标,并且还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范培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浅析通过系统、科学的营养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血糖控制和病情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均严格遵照饮食护理指导要求,为每位患者制定糖尿病膳食食谱,以保证患者每餐、每天进食合理热量的食物,对比其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饮食的认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取了更多的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改变了一些原有饮食上的错误观点,血糖控制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指导大限度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减少了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侯月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了研究,共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病例是18例,好转病例是15例,无效病例是1例,临床有效率为97.1%;对照组共有显效病例14例,好转病例16例,无效病例4例,有效率是88.2%.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体征缓解,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用药方式分组:西医组41例主要采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中医组41例采用中药升阳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中医组治疗后FPG(7.38±1.24)mmol/L、2 hPG(8.94±2.77)mmol/L、HbA1c(7.25±1.07)%显著低于西医组(9.93±1.75)mmol/L、(11.35±3.62)mmol/L、(9.42±1.26)%(P<0.05);②中医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3.26±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77±0.84)分(P<0.05);③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西医组78.05%(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西药,升阳益胃汤在脾虚兼证2型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组)和全静脉营养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营养指标(PA、ALB和TP)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的差异.结果 EEN组和TP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治疗前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P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EE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技术性、感染性、代谢性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显著优于全静脉营养.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针对性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24.97±8.32)mmol/L,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24.63±8.41)m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17.12±2.79)mmol/L,观察组患者(14.29±1.36)m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者32例,满意度为64.0%,观察组患者满意者49例,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急诊护理应用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护理,能够加快患者血糖指标恢复速度,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值得院方推广与临床应用.
作者:谭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联合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1、2个月时空腹血糖水平与入院时对比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说明饮食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作者:刘运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其血糖及血压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n=70例)与对照组(n=70例),对照组不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91.43%)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干预方法 .
作者:罗宜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该科自2009年1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为观察组(3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为对照组(32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8、72周观察组组餐后2 h血糖、OGTT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OGTT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取抗病毒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
作者:田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急诊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模式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 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加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依从率为92.67%,较对照组的75.60%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5%,较对照组的80.45%高;观察组患者的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P<0.05).结论 针对急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采用人性化护理加以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还有利于改善其各项血糖指标水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美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切感染发生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是25.00%;观察组术后感染合并发症发生率是5.36%,对照组是23.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9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赵加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2015年4月—2017年3月)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给予腺苷钴胺、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探究2组患者血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分的数值、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 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昶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肾脏损伤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予以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蒋荷萍;蒋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术后切口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3例,给予该组患者格列美脲与阿尔波糖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3例,给予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空腹血糖值.结果 研究组于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比对照组优,对照组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能促使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书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