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罗宜仁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 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糖, 血压控制,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其血糖及血压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n=70例)与对照组(n=70例),对照组不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91.43%)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干预方法 .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肾结石合并糖尿病用经皮肾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剖析该院从2014年9月—2017年2月接诊的75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试验组(n=38)采取经皮肾取石术治疗方案,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耗时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耗时为(98.57±21.42)min、术中出血量为(364.21±53.29)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8.96±41.38)min、(538.64±65.1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经皮肾取石术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其手术耗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

    作者:时适;赵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现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评价患者的早产预防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早产、晚期流产、剖宫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巨大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稳定产妇妊娠期血糖水平,预防早产,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雪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探讨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均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小于9%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恢复慢.结论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晋成岗;李淑平;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分析联合采用格列苯脲与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该院于2012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众多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该研究样本,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传统组与特殊组)进行针对性治疗.予以传统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特殊组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格列苯脲进行双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差异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围产期和新生儿指标情况.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围产期和新生儿指标中的数据特殊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特殊组)和72.50%(传统组).结论 同时采用格列苯脲与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稳定其围产期指标和新生儿指标,并且还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范培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组)和全静脉营养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营养指标(PA、ALB和TP)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的差异.结果 EEN组和TP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治疗前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P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EE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技术性、感染性、代谢性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显著优于全静脉营养.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评价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效果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 ,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 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显著,而且伤口愈合得到有效促进,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芳;崔冬金;朱萍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通过对两组患者随访统计显示,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自我症状感受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血糖指标,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晏长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常规组(n=47),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丹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93.61%;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78.72%;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黏度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金水宝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联合金水宝组(治疗组)、金水宝组(对照1组)、厄贝沙坦组(对照2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予以金水宝胶囊3粒/d,3次,联合厄贝沙坦片0.15 g/d,1次口服.对照1组金水宝胶囊3粒/d,3次口服,对照2组予厄贝沙坦片0.15 g/d 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均显著改善(P<0.01),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片联合金水宝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胱抑素.

    作者:张延姝;张昕;张雷;陶贵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有其独特的理论,作用温和持久,疗效确切.中药治疗糖尿病特点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运用到临床,笔者总结了中药降糖效果较好的单药、对药、角药,从降糖机制、降糖活性成分、中医配伍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作者:周小建;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5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和护理,另外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清创换药治疗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创明清洁、并发症、创面愈合、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护理中临床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病症回复,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26例绝经期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期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并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例绝经期糖尿病合并妇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与实验组患者年龄相仿的26例绝经期非糖尿病妇科病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开裂、切口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切口开裂率、切口感染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85%,3.85%,0.00%;实验组患者的各个参数分别为3.85%,7.70%,3.85%.两组患者的切口开裂率、切口感染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不影响妇科手术的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对绝经期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患者可以安全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影响因素,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5例,其中罹患糖尿病患者56例纳入病例组,未罹患糖尿病的患者239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结果 合并率18.98%(56/295),均为2型糖尿病.病例组男性、50岁以上、60岁以上、饮酒、吸烟、合并感染比重、年龄、病毒性肝炎病程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病毒复制控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WHR、BMI、SBP、DBP、TC、HDL-C、C-P、2h-CP、AST、ALT、GLB、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OR=1.284,95%CI(1.305~4.737)]、合并感染[OR=1.772,95%CI(1.986~6.875)]、病毒复制控制[OR=0.875,95%CI(0.453~0.9852)]、WHR[OR=5.68,95%CI(1.985~24.57)]、TC[OR=1.974,95%CI(1.875~9.472)]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高于普通人群,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肝病、血脂的管理,控制体重.

    作者:汪金兰;谢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就接收的60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数字抽取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几率是3.33%,有1例并发症病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6.67%,有5例并发症病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血糖水平要比对照组低,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苏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患者使用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8月该院对60例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维生素β1、腺苷钴胺注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针灸治疗,两组均接受了30 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7%,两组结果 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更加突出,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积分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临床中导致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病因众多,中西结合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对预后效果起到提升作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孔晶;潘雪;解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切感染发生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是25.00%;观察组术后感染合并发症发生率是5.36%,对照组是23.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9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赵加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腹胰岛素、C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肾脏损伤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予以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蒋荷萍;蒋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该院接收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 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综合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3.3±1.0)d、治愈时间(4.3±1.2)d、排液时间(5.3±1.1)d,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4.6±1.4)d、治愈时间(5.3±1.6)d、排液时间(7.2±1.7)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6.0%,对照组复发率2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应用于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先梅;张爱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应用,并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该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在该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25例)、实验组(n=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的血糖、血钾、血钠等含量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儿症状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糖、血钾、血钠的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2.00%,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具有积极意义,加快了症状恢复的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预后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宝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