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综合导致的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其检查和治疗费用高.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皮肤氧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经皮氧分压测试(TcPO2)可以直接反应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并直接反应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可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学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该院100例早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操作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人院前及出院时血糖控制水平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前1 d FPG、FINS水平及HOMA-IR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 dFPG水平与HOMA-IR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桂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23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心理护理,比较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9%,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68.1%、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评分(40.2±4.5)分、SDS评分(36.8±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肖欣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共取得94.87%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共取得74.36%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共出现25.64%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共出现51.28%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汲萍萍;郑成娟;郑成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探讨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阐明发生避孕失败的原因,为临床节育环避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来医院节育的糖尿病女性患者200例,其中50例使用输卵管结扎的方式节育,50例使用宫内节育环的方式节育,50例使用口服避孕药方式节育,50例使用皮下埋植药物避孕,分析其节育措施,并统计其节育期内再次怀孕的几率.结果 50例使用输卵管结扎的方式节育,节育期内有5例患者再次怀孕,再次怀孕几率为10%;50例使用宫内节育环的方式节育,节育期内有39例患者再次怀孕,再次怀孕几率为78%;50例使用口服避孕药方式节育,节育期内有20例患者再次怀孕,再次怀孕几率为40%;50例使用皮下埋植药物避孕,节育期内有7例患者再次怀孕,再次怀孕几率为14%.结论 该文通过阐明糖尿病女性避孕通过节育环节育后再次怀孕的几率很大,说明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作者:金美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血糖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两组,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其血糖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在该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等治疗依从性显著低于试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够使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王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选择随机的方式对该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结痂时间(3.02±1.03)d;疼痛缓解时间(2.98±1.23)d;痊愈时间(10.56±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值得研究.
作者:王萍萍;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64例需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调查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围手术期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充CO2气腹时与手术结束时的血糖值相对更平稳,变化波动不大,而对照组患者3个时段的血糖值则波动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4h血糖、24h血糖值、胰岛素用量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影响更小,胰岛素用量更少,属于此类特殊病患的首选麻醉方式.
作者:叶文成;黄娟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1 1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存在神经病变,即DPN组(n=58)与不存在神经病变,即无DPN组(n=52),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观察两组患者的MCV差异、DPN组的MCV与SCV异常率及上下肢NCV异常率.结果 经检测得知,在DPN组中,有症状DPN患者共37例;无DPN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明显快于DPN组;有症状DPN组与无症状DPN组的SCV异常率高于MCV,并且下肢NCV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有效的确诊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昭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性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各产程的护理及饮食指导与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平安度过孕产期,未出现患者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对患者母婴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CU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护理措施以及其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酮症酸中毒纠正状况、症状改善状况、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能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玉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2组经1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HbA1c、FBG、BMI、2 hPBG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采取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够将体重与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疗效高于单一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胥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胰岛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合并糖尿病,经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卓信斌;常贵建;林德新;曾岳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对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45例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资料,研究过程中患者的感染程度均有不同,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术后,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死亡.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11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 在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治疗也应被重视,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总体提升.
作者:曹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该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PICC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邀请患者加入PICC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0.2±6.1)d和(95.1±3.3)分,常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16.3±5.4)d和(85.1±5.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vs 15.0%)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PICC置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已办理糖尿病门诊类专病的患者74例确定为研究对象,干预之前需检测全部患者的情况,检测的内容既包括血脂四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空腹血糖与相关牙周检测,后得出的结果要记载于健康档案.观察组实施口腔健康内容宣教,对照组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清洁.结果 干预之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甘油三酯数值都明显低于干预之前;观察组干预之前与之后的牙周状况与甘油三酯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选择牙周非手术疗法,正确的口腔治疗维护干预,能使其牙周状况得到好转,牙周干预对于大部分特别是糖尿病且伴有较严重牙周炎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0周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使用量较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