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评价

李淑华

关键词:糖尿病,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性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各产程的护理及饮食指导与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平安度过孕产期,未出现患者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妇女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对患者母婴的安全保障.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水平变化,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来该院做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176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h血糖值、服糖后2h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和的空对照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571,P<0.05;r=0.643,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耐量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杜瑞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糖尿病孕妇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

    目的 讨论提高少数民族糖尿病孕妇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4-8月该院妇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60例,进行个体化饮食以及运动的指导,很少有孕妇回来进行复查,找出少数民族糖尿病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率低的原因,并进行对应的措施.结果 实施一系列措施后,少数民族的糖尿病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率(40.0%)高于实施前(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少数民族的孕妇使用相应的措施,能够增加孕妇对医生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慧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患者分组.所有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PACHEII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H评分、血糖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效果确切,辅以整体化护理配合,可更好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血糖达标和渗透压恢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完;杨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综合护理方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与血压达标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提高血压达标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守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当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这3个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之后,观察组患者局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方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家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2组经1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HbA1c、FBG、BMI、2 hPBG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采取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够将体重与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疗效高于单一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胥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ICU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护理措施以及其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酮症酸中毒纠正状况、症状改善状况、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能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玉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该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比较,观察组血糖控制率明显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FINS水平比较,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瑜瑾;杜娜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8月一201 7年8月所接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胰岛素强化法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永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 分析了解该院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4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检查.结果 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病原菌.结论 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红;岳宗相;刘致勤;黄荣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的10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时间段内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抓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100例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联合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和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92.0%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的TC、TG、HDL和LDL值,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各项血脂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传统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取得与西药治疗相当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在改善患者血脂、提高患者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践价值极高.

    作者:廖秋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凤娇;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方式抽取该院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以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个性化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每组47例患者.常规指导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式,个性化指导组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知道后的病情控制状况、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日常健康行为的养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相比,个性化指导组患者评价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指导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病情控制状况对比,个性化指导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病情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率相比,个性指导组在饮食、烟酒、运动、体重、情绪等方面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常规指导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玉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待产妇23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观察组给予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心理护理,比较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9%,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68.1%、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AS评分(40.2±4.5)分、SDS评分(36.8±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肖欣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与动态表现分析

    目的 探究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肺结核不并发糖尿病患者58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24 h动态管理方案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图像状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肺受累、两叶及以上、多发空洞和多发树芽症发病率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病变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在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较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应当由,检查人员对患者的糖尿病和肺结核状况进行判断,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玉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也随之升高,而糖尿病也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防治形式十分严峻.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饮食治疗是其中的重点管理项目,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膳食结构与糖尿病发展、发展的关系密切,而胰岛素抵抗与这一病理环节关系密切.为此,该文对膳食结构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朝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26例糖尿病眼干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当中,多元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多元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酸痛程度、异物感、眼部瘙痒和眼干涩感等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且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多元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55.56%(35/63),满意率为39.68%(25/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24% (60/63),常规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为31.75% (20/63),满意率为42.86%(27/63),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60%(47/63).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护理结束后均有所改善,但多元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更大.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干眼症,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兴香;周秀霞;何茂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常伴随着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严重影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具有独立遗传物质及遗传体系.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导致ATP的合成减少,活性氧产生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糖尿病或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该文就线粒体DNA基因的相关突变位点与妊娠糖尿病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曹小艳;杨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高密度脂蛋白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值比对照组高外,血糖值、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值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中成药相比,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